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藉由对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缘起入手,对中国生态文学特别是西部生态文学的创作及批评现状,西部文化语境中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价值,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体系的重建,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和批评家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透视《刺猬歌》《炸裂志》《狼图腾》《中国虎》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倚,荣辱与共的关系,对文本凸显的生态理念在当下境遇中重新进行反思审视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在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失衡导致疾病传染源日益猖獗的今天,这种现代性反思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世人应具有生态主义的整体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纠正社会生态的片面化发展,使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失衡得以全面的恢复和纠正;人类要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树立、普及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创造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人类生态文化和生存发展新模式;生态文学还要走出创作与批评的瓶颈,为生态批评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构建二十一世纪全新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在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生态足迹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生态足迹方法,估算了2002年北京市城市交通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私家车的总生态足迹是公共汽车的总生态足迹的5.67倍.说明私家车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压力最为严重.从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明;各类交通工具的林地生态足迹和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在总生态足迹中居主导地位,分别约占50%.据此得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限制发展私人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型投入产出表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关系是投入产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对生态经济型投入产出关系和生态化产业结构界定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一个生态经济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重新检视中国知青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通过对过往的知青小说进行重新检视,揭示出从自然的角度审视知青生活,既是20世纪中国知青小说的一个缺失处,这一缺失导致了审美价值判断上的某些明显失误;也是今后知青小说的一个突破点,借助这一新的视角,曾经改写或严重影响过一代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就会随着话语立场的转变,在作家的笔下得到深度再现和更具创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交通规划的反思.在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交通规划的新理念——生态整体交通规划,这是与传统交通规划截然不同的三维层面结合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公路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促进了沿线经济的繁荣,但也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产生局部植被和地貌破坏.景观或生态敏感区受到负面影响等诸多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用于生态环保方面的费用增加,建设投资更大;但同时,山区公路的收益差.通过收费偿还贷款的能力相对较差.部分公路无法在预定的回收期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8.
首次将污水处理与大棚种植相结合,提出了污水处理回用生态大棚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保.充分利用了青藏高原充足的太阳辐射资源为生态大棚的正常运行提供能量,并采用ANSYS软件对大棚内的空间温度场进行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棚内影响蔬菜生长和污水处理的空间区域内温度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合理的大棚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模拟结果证明实验所采用的大棚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增温和节能的作用,能够满足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蔬菜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生态批评与文学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不少人文知识分子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在这方面,文学的生态批评自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以来已经逐步被"本土化",并演化成了一种文学的生态环境批评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在西方文学中古已有之,在中国文学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这些均为本文作者建构一种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基本的保证.这里应当注意的是,人们在消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后有可能滋生出一种新的"生态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这也正是本文作者所要消解的.因此提倡一种亦此亦彼的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学倒可以确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进而确保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今中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政治学是一门用生态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政治问题,注重对生态与政治作综合分析.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很广的学科。生态政治学通过对影响政治发展诸多因素的分析,寻求政治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揭示政治与生态循环互动的奥秘。生态政治学研究要讲究方法。生态政治学的方法主要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时期文学批评理论关注的主要对象,是独立于艺术家思想的外部真实,而对艺术家本身的兴趣则相对缺乏。朗吉努斯打破了这种局面,第一次把关注的目光从外部真实投向艺术家本身。他关于艺术家的思想可以从两种关系里揭示出来,其中不乏矛盾之处。其一,在艺术家的自然天性与后天艺术训练的关系方面,他反对同时代人重自然而轻艺术的观点,试图在两者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坚信创作具有崇高风格的作品,两者缺一不可。其二,在艺术家与古典作家及其作品的关系方面,他为没有天赋者指出了一条成就伟大作品的道路,即摹仿古典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不同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的摹仿论,他所指的是艺术家对古人的一种精神性摹仿,摹仿概念由此获得全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德"、"礼"为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把"性相近,习相远"视为仁政、德礼教化的理论基础,强调重德礼、轻政刑,反对不教而诛。道德教化是一种精神的约束和激励力量,它是调节以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诸种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稳定并使之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手段。孔子的教化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并维系其可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宠儿》作为托妮.莫里森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在小说中,不仅女性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自然与社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宠儿》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有助于提倡男女平等,消除种族与阶级歧视,同时也为解决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了良方.  相似文献   

14.
知识改变岗位,素质成就未来,中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自主学习提升自己,实现工作业绩的提升、工作岗位的提升、工作职位的提升,实践打通理论、强化理论,项目细化任务、优化实践环节,构建终身学习的工作过程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应用操作性与理论指导性。企业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主导,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完善人才培养成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小说《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晚年的一部杰作。小说主要叙述了老渔民圣地亚哥出海捕鱼的故事。人们欣赏它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而站在当今时代,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矛盾的多维生态关系尤为凸显。文章细致展示小说中人,自然(大海)及海洋生物之间的对话和交锋,分析坚毅的渔夫不能如愿从大海深处带回巨大的马林鱼的根本原因,引领人们对小说潜在生态批评的认识,同时延伸人们正确的生态认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析了方方《树树皆秋色》中华蓉的形象,指出小说主人公华蓉这一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在热爱大自然的生活表象下埋藏的精神困境,以及产生这种精神困境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宁东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28(1):107-110,116
借助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主人公汉德森是一个有着自卑情结的人物,而他的非洲之行是其超越自卑和走向自我完善的精神成长之旅.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精神界战士,以杂文作为匕首与敌人进行战斗。但是他的杂文不全是表现血腥与残酷的斗争史,还传达出他的一种从容、淡定、通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域。鲁迅在杂文中指出在生活中要保有余裕之心;提出在文学创作上要坚持余裕精神;强调只有拥有余裕观才能收获真实的人生。解读鲁迅杂文里的"余裕"观,对全面认识鲁迅"立人"的人学思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精神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知识分子群体本身独立的社会立场的特点.造成精神明建设问题的复杂性,本从西方知识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两个角度,试图找到如何在社会转型中摆好知识分子与精神明建设的关系。本的结论是,知识分子在传承和发扬传统资源的化工作中应该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充分理解和运用知识分子独立的社会立场,为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精神明建设的总体推进提供良好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