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丰田皇冠3.0轿车装用2 JZ-GE型发动机,采用的是多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进气系统、供油系统、电子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介绍了怠速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怠速转速的检查与调整及怠速混合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丰田皇冠3.0轿车装用2JZ—GE型发动机,采用的是多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进气系统、供油系统、电子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介绍了怠速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怠速转速的检查与调整及怠速混合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设计以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扩展片外存储器和I/O口,增加了通信电路,设计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采用H桥TLE6209芯片实现了电机的可逆控制。分析发动机怠速工况特点,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电控节气门的发动机怠速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能很好的满足怠速工况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运转工况包括怠速、中速和高速。汽车行进中,发动机的转速多在中速和高速范围内。发动机怠速运转大多是在启动预热升温与短暂停驶时。如果长时间的停车而在怠速运转,燃油会被白白浪费掉并使排放污染增加。对此,欧洲很多国家对长时间停车而不熄火的车辆会处以高额罚款。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CNG发动机上研究怠速工况条件下,点火提前角(θi)和过量空气系数(λ)对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节气门全关,参数调节时,步进电机自动调节,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800 r/min。θi在上止点前40~10°CA BTDC变化,λ=1.1时指示热效率和燃烧速度最高;随着λ增加,最高指示热效率所对应的θi越大;θi过大或过小,都会加剧循环变动;λ1.3,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CoVimep)明显增加;λ=1.1时,NOx排放最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先怠速法、自由加速法.再强制装置法.最后实施工况法。即:第一步,从控制污染较为严重.但测试方法却相对简单的怠速和自由加速工况排放入手.制定并实施汽油车怠速排放标准和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第二步.颁布实施汽油车曲轴箱通风控制和燃油蒸发控制排放标准.规定汽油车必须采用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和安装燃油蒸发排放控制装置-炭罐.  相似文献   

7.
汽车怠速停止与起动模拟试验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内燃机车辆怠速工况燃油经济性差等相关问题,分析了汽车怠速停止与起动系统的工作机理;开发了汽车怠速停止与起动系统的模拟试验系统。通过对行驶车辆工况参数进行测控,判断车辆处于怠速、制动、停止或起动(再起动)的工作状态,利用自行研制的控制逻辑部件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对发动机停止和起动工作测试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模拟试验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在城市循环工况NEDC下对车辆再生制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燃油经济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奥迪 10 0 2 2E型轿车 ,装有德国生产的五缸顶置凸轮轴、机械式、多点连续喷射汽车发动机。其燃油供给系统采用德国波许公司生产的K型机械式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奥迪 10 0 2 2E型轿车在使用中易出现怠速不稳 ,熄火现象 ,仅从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常见故障来谈一下发动机怠速不稳的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9.
H201型化油器是492型(或495型)发动机供油系中最为关键的部件,本着重研究其怠速调节螺钉结构对发动机双怠速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后的怠速配剂能有效地控制高怠速时的排放污染物的含量,改进后的怠速螺钉结构使怠速时的排放污染物的含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动力分配控制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的核心技术,其动力分配是否合理、灵活以及精准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汽车各方面性能表现。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不同运行工况的道路试验测试,研究混合动力系统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不同电池SOC值和不同加速踏板开度时,混合动力系统如何分配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试验表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根据驾驶人的驾驶意图,在保证驾驶人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发动机稳定工作在最优工作区域,实现既可以有效节省燃油,又不会因为考虑燃油经济性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11.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100台营运的出租车在月度维护保养前后的废气排放进行双怠速、怠速测试,研究维修保养对排放水平的影响,分析车龄与排放的关系以及发动机燃油供给方式与排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不断上升,石化燃料消耗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汽车节能问题引人关注。为找出车辆运行工况和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对油耗的影响。文章通过OBD检测仪获取车辆运行状态参数,即怠速比例(I R)、匀速比例(C R)、加速比例(A R)、减速比例(R R)、平均速度(v A)、平均转速(N A)、热车时间(T H)、平均节气门开度变化率(P A)、平均节气门开度(T A)和平均油耗(F A)等行程片段的数据,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平台,使用K-means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使用轮廓系数法和手肘法确定聚类数,根据聚类结果可分析出车辆在市区内运行时,在车辆运行工况一组聚类中,处于怠速比例高的簇中,匀速比例较少,频繁地加减速行驶以致于一部分能量以加速阻力或制动时的热能形式消失,导致油耗较高。在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一组聚类中,油耗高的簇是由于其平均车速较低,发动机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所致。  相似文献   

13.
文中研究了VOLVO B230F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通过改变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电压的大小,并且实时监测发动机功率、油耗、废气等相关数据的变化,从而研究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满足排放法规的条件下,能大大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在传统燃油喷射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位置控制和时间控制两种主要形式构成。柴油机高压燃油共轨技术被公认为20世纪3大突破之一,将成为21世纪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主流。分析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类型及应用,着重介绍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5.
点火提前角对CNG发动机燃氢怠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点火提前角θi对CNG发动机燃氢怠速性能的影响,在一台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了燃氢怠速性能试验.固定转速800 r/min,过量空气系数λ=2,θi从上止点前20℃A到0°CA变化.结果表明:随着θi减小,火焰发展期减小而快速燃烧期增加.当θi>16°CA,大部分燃料在上止点前燃烧,负功增加,指示热效率低;θi=1...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现阶段柴油机的控制技术,重点讲述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数控电子调速器及电控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在与传统的控制设备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国内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满足排放法规的条件下,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与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有许多共同之处,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技术及难点为柴油喷射电控执行器。分析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对分配泵供油技术和位置式电控分配泵控制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对电控柴油喷射技术有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程度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飞轮处的瞬时转速信号来间接估计柴油机的各缸工作不均匀程度,结合基于电磁阀的时间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实现了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程度的闭环反馈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台架试验分析了各缸工作不均匀程度和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的大负荷工况下,各缸工作不均匀程度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和烟度排放影响显著,从而验证了实现柴油机分缸均匀性实时检测和闭环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速闪光摄影技术,对高压喷射喷雾体空间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一个计算高压喷射喷雾体发展的数学公式.在正确描述高压燃油喷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预测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准维燃烧模型.此模型改进了燃油喷射模型以及碳烟的生成与氧化模型,考虑了燃烧区的区间传热和缸内工质的对流辐射传热,由此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燃烧与排放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缸内各区的燃烧与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