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和西南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目前,重庆水运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6800万人次,货运吞吐能力达到6600万吨。80%以上的进出外贸物资和集装箱通过水路运输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社会总量的46.3%,其中30%以上为川、黔、陕、滇等周边省市货物中转。重庆水运在服务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中,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2.
正"长江黄金水道"曾因运量大、能耗少、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对促进重庆及长江上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也成为长江水运的"肠梗阻"。为推动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应尽早决策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以缓解长江航运瓶颈。2011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后,船闸拥堵日益严重。船闸拥堵已造成重庆市船舶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周转效率下降。尽快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瓶颈提升长江航运有效供给能力,是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丁纯 《中国水运》2007,(7):15-15
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三峡成库后航道条件的改善,以长江为主的重庆内河水运得到了长足发展。水运货运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的比重由97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65%,外贸进出口90%以上的物资通过水运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从不久前贵州省发布的"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中获悉,贵州将从明年起开展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打通"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水路"大动脉"。到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00 km以上,水运能力达2 000万t以上,港口码头吞吐能力突破3 000万t。未来几年,将推进乌江、红水河航道规划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打通贵州"北入长江、南下珠江",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两条出省水运主通道。同时将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08,(4):66-66
重庆将投资280亿元,全力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过去5年,重庆累计完成水运投资85亿元,是“九五”期的43倍:截至2007年底,全市航道总里程由2002年的3004公里增加到目前的4337公里,高等级航道由2002年的775公里增加到目前的824公里,航道通过能力显著提高。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也由2002年底的4900万吨增加到2007年底的74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由2002年底的5.5万标箱增加到2007年底的56万标箱。  相似文献   

6.
珠江     
《珠江水运》2013,(20):66-67
贵州将打通“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水运“大动脉” 贵州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提出2014年至2016年,全省将完成水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到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达到700公里以上,水运能力达2000万吨以上,港口码头吞吐能力突破3000万吨。  相似文献   

7.
1984年8月27日重庆航海学会在重庆市正式宣告成立。重庆航海学会成立是大力发展我国西南地区水运事业的需要。重庆地处西南经济中心,又是长江上游水陆联运的枢纽。四川省有大小河流540条,目前通航河流67条,重庆境内长江通过能力为3400万吨,远远超过铁路的运力。中央领导同志在视察西南、重庆时曾多次指示要充分利用长江、内河,加快发展水  相似文献   

8.
正1093万吨、1091万吨、1162万吨……1262万吨!去年10月份至今,长洲枢纽船闸连续4个月月货物通过量突破千万大关,水运发展活力蓬勃。自去年10月月货物通过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以来,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一连4个月月货运通过量节节攀升,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1月,该船闸月货物通过量更是一举突破12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达到1262万吨,首次超过长江三峡船闸的单月货物通过量。  相似文献   

9.
三峡枢纽工程建成发电通航后,改善了长江上游库区航道,极大促进了长江上游水路货运市场的发展,而三峡船闸逐渐不能满足船舶通行的要求,成为长江上游水路货运市场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三峡船闸现状的分析,三峡过闸货运量的预测分析,三峡船闸通航能力的分析,提出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对策和建议,供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梧州港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西江重要的货物"中转港"。随着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的建成运行,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成为国内通过能力最大的内河船闸群。广西区内90%以上的内河水路货运都从长洲水利枢纽船闸通过,2018年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32亿吨,同比增长33.4%,西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吨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对重庆集装箱港口市场供需能力分析得出,重庆集装箱港口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富余较大。想进一步发展,重庆港口行业需改进的空间还很大一、供给现状及趋势1.集装箱港口建设现状截至2014年年底,重庆共有集装箱生产用泊位28个,集装箱港口通过能力达到370万TEU,2014年新增吞吐能力20万TEU。主城寸滩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最大为154万TEU,其次是主城果园码头通过能力为88万TEU。见表1。  相似文献   

12.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能否通过综合运输解决三峡船闸"肠梗阻"的问题,在梳理长江上游综合运输格局和过闸各货类运输需求、流量流向基础上,聚焦通过综合运输通道解决三峡船闸运输需求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证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一年,北江清远船闸过货量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长22.06%,北江航道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珠江“黄金水道”效能进一步释放。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位于广东省北部,干流全长258公里,是粤北地区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唯一水运通道,是广东省航道规划“一横一网三通道”中的三大水运主通道之一,航运地位十分突出。近年来,因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施,7座千吨级船闸先后建成并投入营运,北江水路货运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北江沿线千吨级船闸累计开闸3万多次,通过船舶约9万艘。其中,北江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累计货次,同比增长4.08%;通过船舶43608艘次,同比增长11.44%;过闸船舶平均核载为1960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数据逐年攀升、屡创历史新高,这全得益于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和科技引领航道科学管养。  相似文献   

14.
客运翻坝 货运过闸 以航补航 企稳货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世钟 《水运工程》2002,(11):60-62
按照三峡工程建设进度,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4月9日,临时船闸将单独承担船舶过坝运行任务,经测算,在这近半年时间,临时船闸货运通过能力设计缺口较大,若加上客运,通过能力不足将更突出,为此,在临时船闸单独运行期,采用客运翻坝,货运过闸措施,可以增加货运过坝能力,有利于企稳货源和航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上消防》2009,(5):44-45
由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和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制定的《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最近已正式发布,将自10月1日起施行。《方案》提出,将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即从今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通过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使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达75%以上,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提高10%以上。长江干线货运船舶的平均吨位达1000载重吨以上,船舶安全技术性能明显提高。根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从中国海事局获悉,现在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运量,已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三峡船闸已经处于饱和运行状态。目前,国务院三峡办已经开始牵头组织开展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和葛洲坝枢纽船闸扩能前期研究工作。据预计,2014年三峡船闸的货运量将达到1.1亿t左右。这个数据说明,长江航运发  相似文献   

17.
客运翻坝货运过闸以航补航企稳货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世钟 《水运管理》2002,(10):29-30,7
长江三峡临时船闸,于 2002年11月1日起至2003年4月9日止,将单独承担船舶过坝运行任务。临时船闸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 900~11 00万吨,而三峡工程施工期的设计年通过量却为 1550万吨,2001年的实际过坝货运量为1514万吨。经测算,临时船闸单独运行的半年时间内,仅货运设计缺口就约为325万吨或225万吨,实际缺口约为307万吨或207万吨。若再加上过坝客运量,则通过能力不足问题将进一步凸现。其势必形成既不能保证客船快速过坝,又使货船滞留积压、客货运过坝严重受阻,最终导致货源流失的严重  相似文献   

18.
日照港"十五"建设发展目标现已确立:到2005年,港口生产泊位要达到26个,年设计吞吐能力为3124万吨,加之对现有基建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十五"末年综合通过能力可达3707万吨,力争实现年吞吐4000万吨以上,确保年均增长9%.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果园港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枢纽。但目前,重庆果园港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之忧一、果园港发展简介自2008年重庆定位于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目标及重庆两江新区成立,重庆主城港果园港先后经历7次重大规划整改,政府部门最终确定把果园港打造成为重庆最大的综合物流枢纽港。2013年12月,重庆主城港果园港作为国内最大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正式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三堡船闸的通航能力远远滞后水运的发展,如何通过工程改造使过闸能力得到提升,是水运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船闸管理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杭州三堡船闸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枢纽工程,由一线船闸和二线船闸组成。一线船闸于1989年建成通航,年设计过闸量300万吨,结束了江河咫尺相望却不能通航的历史,并拓展航程400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