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及定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彦英 《铁道车辆》1999,37(9):11-14
在分析世界各国已经正式运营、技术成熟的各种轨道交通的基础上,从牵引方式、导向方式、线路专用程度、车辆编组形式及系统运输能力等5个方面界定城市轨道交通,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作了种类型,并进行定义,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加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和网络化。随着大都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研究,探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特征及其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标准。 研究方法:通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特征和客流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三种轨道交通方式在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方面的异同,借鉴国内外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提出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研究结果: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和技术标准等方面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在采用的技术标准方面应更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标准。 研究结论:为了我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健康、有序发展,除加强行政区内各层次交通规划编制外,同时应加强区域范围内各行政区相关规划的协调,整合区域内各层次轨道交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发挥区域交通的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从理论上研究大型枢纽机场综合化、立体化和多元化陆侧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科学遴选适宜各枢纽机场发展定位和功能需求的陆侧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方案。以机场地面交通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轨道交通车站与其他交通场站之间的交通组织结构关系,以及枢纽机场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组合类型。从交通特性、功能区块构成、引入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及其线路与场站分布等诸多方面研究了机场地面交通中心空间布局的技术特征及其优劣性,并结合国内外枢纽机场地面交通中心的典型应用实例,提出了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体的机场地面交通中心的3种空间布局模式,即竖向错层式、同层集中式和同层分离式,并分析了每种布局模式的基本构成及其交通特性。最后,提出枢纽机场航站区的规划应实现航站楼与地面交通中心的统筹考虑,地面交通中心的布局模式应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优先考虑满足旅客航空交通出行服务,并与其他交通场站高效耦合,以满足机场地区多元化交通出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6月12日,2009中国(上海)轨道交通国际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年会在上海开幕,论坛为期两天。200余位来自中、法、德等国的轨道交通领域权威专家将围绕地区性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与制式、世博会举办城市的轨道交通组织、轨道交通新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技术等议题作主题发言。此外,本次论坛汇集了200余位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业主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工程设计与咨询公司、设备制造及供应等相关企业代表,以国际视角共同审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论电力牵引轨道交通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动脉,从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技术优势出发,棕述国外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电力牵引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发展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交通工具,由于环境污染小、旅行速度快、运行密度大,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护的状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通信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它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文章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技术现状、通过对通信技术以及轨首交通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轨道交通在近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解决了市内交通供需矛盾,高速铁路的发展则给城市间的交通带来了同城效应和零换乘的理念。但无论如何,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地自主创新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技术。为实现综合轨道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的低碳节能运营、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化运营模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将向着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通信信号一体化和标准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降低系统复杂性、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系统防护水平等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运能和旅客满意度,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8.
黄晓梅 《铁道勘察》2011,37(6):35-36,49
主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投标领域中的应用。针对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通过用GOOGLE影像地图打造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用三维数字模型构造地铁线的虚拟动画实例,论述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在城市的仿真,将轨道交通与城市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情况,更真实、鲜明、生动地展示在设计者、决策者、投资者和市民面前,便于对轨道交通规划的设计、投标、评审、可行性研究,有利于增强人们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对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系统网络整体效益,实现多类型轨道交通制式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研究了多层次轨道交通制式火灾报警系统架构,并对常规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架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优化了火灾报警系统两级管理、三级控制的分层分布式系统架构,明确了各层级的管辖权限;其次,对各级系统功能、主要设备构成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针对车站重点部位火灾探测及报警设备的选型和设置提出了优化设计原则,将全线骨干传输网的组网方案从与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和互联两种方式进行技术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新的技术形势下多层次轨道交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架构设计提出了适当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公私合作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实践中存在的PPP模式类型,将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归结为四种策略: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DBFO模式、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的特许经营模式、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特许经营模式,以及国有经营企业股份发行的民营化方式,进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策略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框架,并对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策略创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市域轨道交通是各大城市解决市域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市域轨道交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分析国内外主要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市域轨道交通的发展思路,并就市域轨道交通发展必然性、规划原则及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以温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为例,对市域轨道交通发展建设加以阐述,以期对其他城市的市域轨道交通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阐述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在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圈的区域城市铁路发展模式,以及区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以重庆1h经济圈的轨道交通布局为例,探讨1 h经济圈城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轨道交通的分类。总结了区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特点,提出了区域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建议,分析了区域轨道交通的基本技术标准,强调了区域轨道交通是体现一体化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效益的关键层次,供我国区域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朗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3):76--79
针对当前轨道交通面临的节能重大课题,阐述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工作模式及其在国外的应用情况;从技术和经济方面分析,探讨依靠国内力量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超级电容应用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总结国外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指出超大城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应基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实施,并给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设计速度、线路运输能力、运营模式及收费方式等主要技术指标选择。以广州为例,提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贯穿式"空间网络布局的设想方案,并通过与地铁线路互联互通,实现广州远郊区域快速通勤的目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效益最大化,为国内(超)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现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与技术选型中存在的问题,从城市轨道交通分类的地理、社会、科技三大影响分析入手,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元化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地域”与“运量技术等级”相结合的“二元”分类新思路,并论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轨道交通为背景,回顾了20多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从准移动闭塞的基于轨道电路的A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跨越到移动闭塞的基于无线通信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建设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供信号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融资模式、换乘的节点设计、资源共享、标准规范以及技术进步、装备国产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在物理层面和服务层面的基本特征,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发展经验。在构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架构体系的基础上,给出轨道交通在线路车站、信号、车辆、配线、供电、票务等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以及一体化出行规划、一体化票务和一体化出行服务的技术特征。最后,探讨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条件下的交路和停站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