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蒋新明 《中国水运》2009,(12):44-45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命脉,水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必须更加充分发挥水运运量大、占地少、节能、环保等优势,分析影响内河航运发展因素,提出内河航运发展举措,加快推进内河航运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俊娜  文岑  张绪进 《中国水运》2007,7(3):238-239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然赶不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铁路、内河航运和管道相对滞后,尤其是内河航运的发展相对薄弱,不过也意味着大有潜力可开发。本文将围绕水运发展现状继而分析存在问题,旨在对我国水运有一个较全面而又透彻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对于珠江航运来说,2004年的确是让人兴奋的一年.春风吹拂,愈发强劲,愈发温暖.内河航运发展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上说:"决不能忽视水运.要内河、海运并行不悖.重视铁路,不可忽视水运."黄菊副总理今年初在视察长三角交通发展和最近视察深圳港盐田港区时都强调要加快内河航运发展.11月中下旬,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领京内37位委员组成的视察团赴广西视察内河航运资源保护情况,为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和广西航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是对加快我国内河航运、尤其是加快西部内河航运发展的强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铁路集装箱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集装箱是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是铁路提高服务质量非常有效的运输方式,它蕴藏巨大的增长空间,具备很强的发展优势。2000-2004年间,中国集装箱运量以年均18.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铁路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仅11.6%左右,落后于公路23%和海运15.6%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公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有率由44.7%上升到51.9%,而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有率由16.6%下降至13.1%。200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仅占全路货物发送总量的2.4%,远低于国外铁路的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用…  相似文献   

5.
任志强 《中国水运》2006,6(5):156-158
发展内河航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发本文就内河航运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发挥优势、促进水运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峰 《中国水运》2014,(7):56-57
在浙中西经济一体化,打造浙中城市群进程中,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现以城市为载体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目前,浙中西交通存在各种运输方式未能有效衔接,水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组合优势未能有效发挥不足等特点,特别是公路、铁路及水路衔接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现代综合运载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文中结合浙中西部内河航运现状,分析内河运输在浙中西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加快浙中西部内河航运开发的若干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超 《中国水运》2002,(10):26-26
淮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 000千米.在1995年10月召开的全国内河航运建设工作会议上,淮河与京杭运河一起列入了我国内河航运长远发展规划,成为"一纵三横"内河水运主通道中的"一纵".  相似文献   

8.
浅议发展河南内河航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艳军 《中国水运》2001,(11):25-25
水运具有投资少、占地少、节能、污染小、运量大、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高、适于低值大宗货物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内河航运工作的经验,结合河南省交通发展的状况,谈谈发展我省内河航运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是2009年通过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主要开展水运开发建设环境承载力研究、港口建设及内河航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罗雯鎛 《珠江水运》2004,(10):20-21
为支持泛珠三角这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实践,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交通部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在"9 2"区域内构建完善高效率的泛珠三角公路和水运网络.形成高等级、大能力、相互连通的内河航运网络和江海联运体系.特别是确立了建成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畅通的出海通道目标.这就给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内河航运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发展观在内河航运中的运用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我国的发展理念,在发展战略上,提出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内河航运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使得内河航运的发展能够辐射周边经济产业带,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总体的现代化。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内河航运以协调发展为模式.即在内河航运系统中,协调好港口、航道、船舶和货物之间的关系.使得航运四要素协调发展;协调好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内河航运以可持续发展为途径,注重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注重对流域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航道治理开发的合理性,注重内河航运发展对货运市场发展的适应性,注重流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一、内河航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任务和作用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序进行.西部大开发交通方面首先是公路,其次是铁路、机场和天然气管道,内河航运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暂时还不能充当先行中的主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内河通航标准》的几点修订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远 《珠江水运》2001,(12):26-29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仅内河水运部门必须执行,交通、铁路、水利、城建、电力电信等部门在涉及有关内河通航的问题上,也必须遵照执行.该标准是解放后集三十多年全国不同部门各代人广泛的调查研究成果而制订成的,它对我国内河航道的建设和管理,协调水运建设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桥梁建设,保障内河航运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内河水运事业的不断发展,GBJ139-90版已不适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内河水运事业的发展,因此,对该版本进行修订的任务提上了交通部的议事日程,拟对GBJ139-90版进行修订.借此机会,本文对该标准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是2009年通过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主要开展水运开发建设环境承载力研究、港口建设及内河航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港口粉尘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港口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实验室研究开发团队固定人员24人,其中生态环境部专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内河航运与经济互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内河航运发展的必然要求. 珠江航运应在"9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内河航运对经济的发展作用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审视,要推进经济与内河航运互动发展.张春贤部长今年两次视察西江航运干线时指出,必须从全局、政治的高度和经济规律的角度思考水系的航运发展问题,并多次表示要加快珠江航运发展,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运支持.  相似文献   

16.
席燕 《中国港口》2010,(11):60-61
<正>一、加拿大交通运输及物流发展基本情况1.交通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加拿大形成了极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2007年全国铁路总长72212km,铁路货运量为3570亿吨公里,城际客运铁路运输现已十分稀少,仅占总运量的3%左右。公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总长140.89万km,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设金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目前水运如何建设,对交通行业建设者而言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笔者结合美国在内河航运发展经验来谈谈整个金华市内河航运的发展建设,美国是发达国家,在内河航运建设有很多先进经验和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思考和研究金华内河航运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河航运资源的开发 分四个层次:一是具有优良的开发条件并可成为水运主通道、对发展国民经济和内河航运事业有突出作用、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河流,主要是长江、珠江、京杭运河等大江大河干流和长江、珠江三角洲水网骨干航道;二是通过综合治理后具有发展水运的较好前景、对发展地区经济和形成骨干航道体系有重要作用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区域性重要河流,应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并建成区域性对外运输重要通道;三是大规模开发航运有较大难度或需较多投入,但适度地开发可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变地区落后面貌有明显效果的河流、湖泊或库区;四是开发航运难度大、当前对全局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的河流、湖泊或库区,应作为资源储备加以保护,留待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行开发.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内河航运建设应据此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唐净  吴文华 《水运工程》2004,(10):89-92
内河航运的明显优势是运量大、能耗低、环保、安全,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在提高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同时,对防洪、灌溉、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贡献。虽然水运的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当涉及到项目投资评估时,却一直缺乏将这些效益量化的手段,因此内河航运项目在项目筛选和投资决策阶段失去了竞争力。文章对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现状和现有的一些方法做以介绍,提出改进现行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江内河航运要发展已经是社会的共识,但西江内河航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却是棘手难解。5月17日至21日,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率领部水运局、规划司、海事局、珠航局成员,组成珠江水运发展调研组,赴贵州、广西两省区实地调研珠江上游内河航运。记者随同调研组一行,再次亲密接触西江,感受内河航运的复苏繁荣、现实困难以及深切期盼。记者明显感受到,调研组已不仅仅是收集问题,而是着手解决问题。无论是交通运输部各级职能部门,还是各级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在张德江副总理内河航运座谈会上关于"四个必须要求"的指引下,全面行动起来,针对珠江中上游水运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正谋划发展思路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