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的话     
从4月1日开始,对汽车业具影响的两大管理《办法》(《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关于 KD(SKD、CKD)组装成风的话题已经太多,回过头来看,上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轿车国产化优惠政策》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加入 WTO 后的2002年,这一政策未继续执行,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合资整车企业为了抢占先机和市场,组装风猖獗。《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构成汽车总成(系统)特征”的进口零部件将按整车税率纳税。本刊东方时评对《构成  相似文献   

2.
廖燕 《时代汽车》2005,(5):88-89
先看看2004年版的《汽车产业政策》。与1994年版着重突出轿车零部件国产化任务不同,2004年版的《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政策颁布后,很多人为之振奋。毕竟,进入全球采购体系,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给我国轿车工业带业的挑战、机遇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因此,到2006年中国的轿车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降到25%;进口配额以60亿元人民币为基数,每年增加15%,到2006年全部取消;在部分零部件关税将在2006年降至10%;并且也将允许外国公司提供汽车融资。中国汽车关税降低的过渡期正好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也就是说在“十五”计划时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幼稚工业的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本文在分析中国轿车工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就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了关于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幼稚”的汽车工业必然受到汽车跨国公司的冲击,与整车生产企业相比,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厂家多,生产规模小、零部件产品通用性差,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了面对入世后的挑战,本文从关税、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轿车产品出口关政策的特点,阐述了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关税政策对轿车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问题,建议我国对轿车产品采用均衡型关税税率结构,坚持“降低关税,同时注意平衡生产各阶段的税率”,使对零部件,总成及整车装配等各生产阶段的关税保护程度基本相同,以促进轿车整车同零部件工作同步发展,加速轿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轿车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以后,必将面对发达国家要求承诺关税和非关税减让的巨大冲击,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产业之中就有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以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抗衡,因此,国家应采取政策措施,企业应采取技术措施应对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曾规定了合资企业第一年国产化率应达到40%,第二年达到60%,以保护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政府不能限制企业进口汽车零部件总成和关键部件进行组装汽车,也就是说,允许企业以CKD或SKD的方式生产整车,并在中国市场上出售。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因此在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零部件先行向总装先行转变。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在关税调整、投资与投资政策、汽车服务贸易体系以及零部件国产化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并对我国汽车企业产生很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着重培育国内市场、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产业重组,继续实行外汇管理办法,并扶持大集团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工业》2003,(1):37-37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面临着关税大幅度下降,进口配额大幅增加的形势,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国内汽车企业经受住了考验。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逐步升温随后加速增长的态势,全年生产汽车325.4万辆,同比增长38.9%,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载货汽车、客车、轿车三种车型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3.57%、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加入WTO谈判过程中涉及汽车产品的相关承诺包括关税的降低、非关税壁垒的放开、国内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允许资进入等方面。中国加入WTO对国内汽车企业现有产品及未来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格局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国内汽车企业利用现有的优质存量资产,巩固并扩展国内中低档汽车的市场份额;加速汽车工业产品结构从商用车向轿车的调整步伐,力争用10-15年时间使轿车成为国内汽车工业的主导产品;尽快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全新营销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豪彦 《汽车与配件》1997,(17):13-13
国家为了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轿车尽快国产化;由国家海关总署颁发了《关于运用税收优惠促进小轿车国产化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署税[1992]746号)。对经国家批准的轿车生产企业需进口的零部件按国产化程度的不同,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规定了国产化率小于40%、40%以上到60%、60%以上到80%、80%以上四个国产化阶段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国产化程度越低,享受的进口关税优惠越少,国产化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2009,(10):142-142
8月28日.工信部披露了由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的第10号令.决定废止《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决定自2009年9月1日起生效。这意味着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将恢复到正常进口水平.即按照10%的关税税率征收。WTO于2008年12月25日终审裁定中国有关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违反了规定。2009年9月1日中国正式取消《办法》.也被认为是对WTO去年裁决该《办法》违规的直接回应。  相似文献   

14.
争端与共赢     
原定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再生变数.成为农历新年伊始业内最具轰动效应的新闻。日前.由3名成员组成的WTO争端解决小组.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投诉案作出了初审裁定,认为中方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高关税的政策.违背入世承诺.判决中方败诉.要求中国必须依照WTO原则立即终止这项政策。这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首次败诉。  相似文献   

15.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00,(48):17-17
汽车工业关税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关税税目共有165个,汽车相关税目99个。其中,轿车税率最高,为80%—100%;65个税目的整车平均税率为55.94%。关键零部件的最高税率为50%,100个税目的底盘和零部件的平均税率为27.81%;汽车总体平均税率为38.89%。从1992年起,我国政府连续几次大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由于关税大幅下调,进口车经销商急于甩掉库存,使进口车大幅降价;国内轿车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也大幅降低经济型轿车乃至微型车的价格。使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对轿车消费的有效释放,启动子轿车业新一轮市场规模的扩张。新一轮市场规模的扩张带着浓重的资本积累的色彩,诸多汽车企业希望在加入WTO过渡期内通过迅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程军 《上海汽车》2004,(6):14-18
加入WTO后,我国的汽车关税逐步降低,从而使国外汽车生产厂商的汽车以低价进入我国汽车市场成为可能。我国汽车工业开始受到国外汽车倾销带来的压力。倾销是一种价格扭曲行为,对被倾销国的正常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文章就对我国汽车市场上面临的倾销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4,(10):12-14
1994年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颁布后,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在国产化政策,特别是海关税率与国产化率挂钩的政策引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一辆轿车的车价中另附加2万多元的国产化基金,为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谋取了数以百亿计的建设基金,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立了我国汽车工业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 WTO已经在望,庇护中国汽车工业多年的关税壁垒也将土崩瓦解,零部件关税将降低至10%,这自然会更加引起世界所有汽车强国的觊觎之心。中国汽车和汽车零部  相似文献   

20.
入世的历史之门即将打开。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遭遇的冲击和压力将是巨大的。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平均关税降到10%,配额将逐步增加,国产化率的鼓励措施将取消,多年来一直受关税和国产化双重保护的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