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上无缝线路附加伸缩力的远程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这一复杂体系,以国内某高速铁路建设为背景,通过对该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试验研究,研制了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长期、远程和实时监测系统。利用远程监测所得到的应变,推导了伸缩附加力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方法对某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等长的单元区段划分思路,结合单元区段内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以轨道质量指数(TQI)作为单元区段划分的标准,提出了一种考虑线路状态、基础设施属性、养护维修能力的单元区段动态划分方法.确定了单元区段划分的原则和优先级,按照两阶段实现单元区段的划分,第一阶段是不等长、固定的单元区段划分,可以反映线路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及动力参数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轨道是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直接承受着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巨大压力。重载铁路由于大运量、大轴重、高密度、荷载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冲击作用力较大,极易造成轨道部件破损,加速钢轨表面不平顺的恶化,使线路的维修工作量大大增加,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结合朔黄重载铁路实际情况,选取2个典型路段进行了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及动力参数测试,以评估既有线路设备条件下货物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线路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为朔黄铁路扩能技术改造积累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智能化,考虑了桥梁结构、轨道板以及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简支梁和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C#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集参数输入、有限元建模、荷载施加、自动计算、数据提取及数据智能处理于一体的纵向力智能分析系统。通过与已有文献对比,验证了智能分析系统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可为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判别轨道几何状态、适应高速铁路养护状态修,开展轨道不平顺维修策略优化研究。选取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设置轨道状态等级、维修动作空间和维修动作成本等模型参数,利用价值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实现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计划的有效制定。以华东地区某有砟高速铁路线路为例,结合典型劣化速度的轨道单元区段特征,分析马尔可夫决策模型的维修决策优化过程并验证效果,同时探究轨道单元区段在每个决策时刻的最优维修决策,利用蒙特卡洛法模拟规划周期内的维修总成本并与实际维修成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轨道不平顺维修决策,能够充分考虑轨道单元区段不平顺劣化的异质性,可以根据轨道单元区段的实际状态和劣化规律科学安排维修活动,提高维修作业的空间分辨率,规划周期内维修决策的优化效果显著,在保证线路高平顺性的同时减少维修成本,对铁路线路轨道养护维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轨道车辆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钢轨波磨问题,分析了钢轨波磨的形成机理,阐述了钢轨波磨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常见的钢轨波磨检测、监测与抑制方法,并展望了钢轨波磨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振动、轮轨反馈振动、轮轨自激振动和轮轨接触振动是形成钢轨波磨的主因,车辆-轨道结构、线路运营条件、轮...  相似文献   

7.
针对刚构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受力与变形进行研究,以梁-板-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分别建立刚构桥上CRTSⅢ型板式和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计算伸缩、挠曲、制动、断轨工况下轨道结构和桥梁纵向力及位移,并对两种轨道结构静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为刚构桥上无缝线路轨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作用下,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结构时钢轨纵向力更小,但轨板相对位移增幅明显,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在列车制动荷载工况下,采用CRTSⅢ型板式轨道结构时钢轨纵向力与轨板相对位移均更小;在断轨工况下,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结构时断缝值超过了规范容许限值。建议在刚构桥上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相似文献   

8.
张升 《交通与运输》2015,31(1):35-37
<正>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快速、准点的特点,是大城市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及完善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速发展,成为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然而轨道交通工程复杂,施工时间长,轨道线路和车站施工大部分必须占用城市道路,对城市交通影响大,必须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才能尽量减少轨道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2013年10月,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通过不断优化线路  相似文献   

9.
利用无缝线路稳定性理论,从计算入手,定量分析了道床横向阻力和轨道原 不平顺对无缝线路稳定的影响程度。并结合轨道的实际工作六况,提出了提高临界温度力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小跨度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桥梁、钢轨相互作用原理及计算模型,分析了铁路简支梁桥上有碴轨道铺设无缝线路时钢轨纵向附加力的作用机理及分布规律,并总结了桥上铺设无缝线路时轨道结构的检算项目,给出了算例.研究表明,当跨度L≤32ITI的刚性墩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铺设60kg/m无缝线路,不论桥梁有多长,只要钢轨温升△t≤44℃,钢轨温降△t≤49℃时,无缝线路钢轨能够满足断缝、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可对桥梁全长不作限制,也可对轨道结构不进行检算.  相似文献   

11.
企业快讯     
《轨道交通》2012,(5):28-29
近日,从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位于天津的工厂获悉,该公司日前与香港有关方面签署3份地铁相关设备采购合同,总价值达7100万欧元。 根据合同内容,阿尔斯通将为香港地铁有限公司提供涉及两条地铁线路的设备,分别是为南港岛线(东段)提供全自动信号系统,以及轨道和接触网基础设施系统;为观塘线沿线提供轨道和接触网基础设施系统,并拥有观塘线沿线信号系统的增购权。  相似文献   

12.
小半径线铺设无缝线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保证安全,通过加强轨道结构,来提高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为了达到经济合理,可采用哈克坚固件技术连接钢轨,铺设准无缝线路,这些措施对扩大无缝线路的铺设范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轨道,车辆系统竖向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高速列车的发展迫切需要对线路和机车车辆系统的动力性有更深入更合成的了解。为此,本文建立了轨道、车辆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并对轨道、货车和客车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轨道、车辆系统竖赂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4.
磁悬浮列车主要依靠电磁力实现传统铁路的支撑、导向功能,而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部件之一就是轨道结构,并由轨道结构按照“以直代曲”等相关原则在线路的前进方向拟合成磁悬浮轨道线路的空间线形。轨道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轨道梁的功能区,包括长定子(下面)、支承滑行轨(上面)及侧向导轨;另一部分是支撑结构,包括下部基础、墩柱(如图1)。  相似文献   

15.
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铁路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为了降低梁跨结构和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往往采用小阻力扣件。在有碴桥上无缝线路采用小阻力扣件,在钢轨、轨枕及梁跨结构三者之间将产生较明显相对位移,以往的计算模型没有考虑轨枕和钢轨相对位移的影响,与有碴轨道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工况存在较大偏差。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能综合考虑钢轨、轨枕、梁体三者相互作用的有碴轨道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力学模型,给出了算例,对不同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结果要小于既有模型,对于柔性墩台结构,差分尤其明显。不考虑轨枕位移,该模型也适用于无碴轨道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相比有碴桥,小阻力扣件无碴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有较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轨道车辆走行部机械故障预警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轨道车辆走行部机械故障监测及预警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列车振动特殊性,提出适用于轨道车辆的基于振动信息的SLFD(self-learning-fault-detection)故障诊断方案,并考虑影响故障预警的两大因子即运行速度和线路条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设计与轨道车辆走行部等效的机械试验装置,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安地铁5号线近距离下穿地铁2号线的工程实际情况, 分析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判断准则、正常使用要求和服役状态, 选取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容许切应变与轨道变形作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标准的控制因素, 构建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力学模型, 推导了既有地铁线路允许沉降计算公式, 确定了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的沉降控制标准。分析结果表明: 以既有地铁线路的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轨道变形与容许切应变依次作为控制因素时既有地铁线路允许沉降分别为22.40、20.85、48.14、20.23、21.06mm, 其他地区下穿工程经验允许沉降与国内相关规范允许沉降为20mm, 因此, 最不利控制因素即轨道变形的允许沉降接近既有相关允许沉降, 建议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基准为20mm; 对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分级管理, 选取沉降控制基准的100%、80%和60%分别作为既有地铁线路的控制值(20mm)、报警值(16mm) 与预警值(12mm), 提出了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的预警体系; 评价了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的安全级别, 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 安全级别为Ⅰ级, 即沉降不大于12mm时, 新建隧道正常施工并做好监测, 安全级别为Ⅱ级, 即沉降为(12, 16]mm时, 加强监测并实时反馈, 安全级别为Ⅲ级, 即沉降为(16, 20]mm时, 停止施工, 并启动应急预案, 安全级别为Ⅳ级, 即沉降大于20mm时, 达到破坏级别, 不允许施工。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在温度力和列车动力共同作用下的单元方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温度力及列车动荷载对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横向位移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小半径轨道横向位移的加固措施,对各种计算工况条件下的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横向位移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动力效应系数的概念用来分析列车动荷载对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横向位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线路客流是影响线路规模、投资和运营等的重要因素,选取轨道线路客流特征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线路客流适应性分析模型,并以武汉市城市轨道规划线路为例,分析不同线路对客流的适应性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轨道线路的客流适应性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并对安排线路建设时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交通》2014,(2):48-48
2013年12月30日上午,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202路轨道线路试通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出席试通车仪式,市长李万才宣布202路轨道线路延伸工程试通车,市政协主席肖盛峰,市委常委、秘书长张世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军,副市长张亚东,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董呈发,旅顺口区委书记熊博力,市政府秘书长骆东升等出席,部分市民代表应邀参加试通车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