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汽车节能成为主要部分,商用车节能是汽车节能的重要组成,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设定将成为下一阶段汽车节能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对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设定方法深入分析基础上,基于权威的重型商用车数据,采用领跑者制度,以目前产品结构及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难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需加快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在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汽车节能成为主要部分,商用车节能是汽车节能的重要组成,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设定将成为下一阶段汽车节能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对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设定方法深入分析基础上,基于权威的重型商用车数据,采用领跑者制度,以目前产品结构及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难以接近世界先进k平,需加快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彭婕 《城市车辆》2007,(8):60-60
从2008年2月1日起,我国轻型商用车将开始执行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国家标准。这项标准为我国的轻型商用车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燃油消耗量限值,我国轻型商用车的燃油消耗量可望减少10%。  相似文献   

4.
《专用汽车》2007,(9):27-27
从2008年2月1日起,我国轻型商用车将开始执行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国家标准。这项标准为我国的轻型商用车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燃油消耗量限值,我国轻型商用车的燃油消耗量可望减少10%。  相似文献   

5.
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实施取得成功后,下一步的节能减排转向了商用车。2007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GB20997—2007,简称《标准》),并称《标准》定于2008年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将使我国汽车节能标准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据介绍,该《标准》实施的对象主要是总质量在3.5t以下,通常为9—12座的轻型商用车,在我国主要包括为轻卡、轻客等。目前它们的年均销量在100万辆左右,因此降低轻型商用车的能耗对整个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8年4月,已批准发布环保和节能标准有23项(见附表),其中污染物排放13项、噪声3项、燃油经济性5项、电磁兼容2项。正在制定标准有5项,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摩托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轻便摩托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京讯 《运输车辆》2008,(1):26-26
2007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GB20997—2007《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自2008年2月1日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将使我国汽车节能标准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我国首次发布《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以来,对促进我国轻型商用车技术进步、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新版《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标准分别对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不同类型的轻型商用车按整车整备质量设定了64个燃料消耗量限值。其中,N1类(轻型货车)汽油车型燃料消耗量限值最低为5.5L/100 km、柴油车型燃料消耗量限值最低为5.0L/100km;M2类(轻型客车)汽油车型  相似文献   

9.
按照工信部2009年8月5日发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总质量≤3.5t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须在车内副驾驶一侧的车窗或前风挡玻璃上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志”,并标注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测定的市区、市郊、综合3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和CO2指标,  相似文献   

10.
政策与活动     
《汽车生活》2010,(1):26-27
<正>排放新规定出台1月1日,工信部开始公开发布并定期更新企业报送备案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指标数据,消费者在购买包括进口车在内的新车时,将有权威部门提供的燃料消耗量作为参考,且会标注市区、市郊、综合三种路况的油耗。按照工信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总质量3 5吨及以下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油耗节能汽车,促使汽车企业开发节能车辆的积极性,2009年8月6日,工信部公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管理规定>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轻型汽车都必须张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标明车辆在市区、市郊、综合3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  相似文献   

12.
《汽车驾驶员》2009,(9):115-115
按照工信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的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销售的大部分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必须在车身上粘贴实际油耗标示。具体车型包括九座以下、九座以上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吨的载客车辆,以及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载货车辆。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申报并经工信部指定的检测机构(其中进口汽车可经质检部门指定检测机构)检测确认的燃料消耗量数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第28条提出: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申报和公示制度;严格实施国家第3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适当提高排放标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1项国标GB22757-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志》与2项行业标准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先后实施,我国大部分商用车的油耗将更具参考价值。各企业不必再过多强调自己  相似文献   

15.
政策     
《时代汽车》2009,(7):52-53
工信部:汽车油耗“阳光工程”明年施行 像空调按节静性分为五级、冰箱分为六级一样,汽车也将使用燃料消耗量标识节能性。主导了整个新品上市各环节的工信部本周起正式就《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向各方征求意见,统一检测的油耗数目将成为汽车厂商在国内外销售车辆必备的公示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上月19日发布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对于汽车工业而言,有一个核心的议题就是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分别在我国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战略中,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发展目标。7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要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农业机械。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试点工作方案,稳步推进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工作。研究制定《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值标准》。研究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财税政策。针对2005年3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和7月1日起实施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组织全国性的国家监督抽查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升。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 L/100km,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 L/100 km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4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俗称:"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9年  相似文献   

18.
碳平衡法测量汽车燃料消耗量符合汽车不解体和自动化检测的发展要求。本文在给出了碳平衡法测量原理后重点介绍了甲醇汽车、NG汽车和LPG汽车采用碳平衡法计算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弥补了我国现有《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233—2003)国家标准只规定了汽油和柴油两种燃料的消耗量试验及其计算方法的不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碳平衡法计算汽车燃料消耗量具有较好的结果一致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文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可作为汽研部门有关整车性能测试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专递     
《商用汽车》2012,(1):12-20
政策与法规国家推荐标准《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12年1月1日实施2011年12月30日,GB/T27840—2011《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2号批准发布,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国务院"抓紧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要求,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启动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为实现节能减排,国家制定多项有关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的标准,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交通运输部出台了《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和《JT 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通过油耗限值对重型商用车的营运资质进行限制;工信部已对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燃用柴油和汽油的商用车辆产品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出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