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按照地铁设备的功能、重要性和成本消耗,利用波士顿矩阵对其进行分类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设备的特点,从维修模式、规程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优化设备维护方案.通过设备维护方式创新,提高了运营设备的可靠性、提升了设备可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机会成本,实现了运营效益、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创...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铁设备维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是地铁运营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维修计划和工单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设备管理、维修计划管理、维修进度管理,优化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提高地铁综合维修保障能力,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提升运营维护的质量和效率,保障运营安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加快推进智能运维在维修体系的应用研究与探索,推动运营维护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分析了基于智能运维的通信、信号设备维修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该维修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及架构方案.为了说明基于智能运维的通信、信号设备的维修系统如何有效解决既有运维模式和体系的现存问题,详细阐述了该维修系统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以期为形成数字化转型模式下的新运维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往北京地铁依靠手工、小型机具和非标准自制设备进行线路维护,作业质量不高、效率低。尤其是在春秋两季线路维护时段长,受到线路上停电时间的限制,与运营的矛盾尤为突出。现行的维护模式满足不了地铁发展的要求,2007年北京地铁线路公司从奥地利普拉赛与陶依尔公司引进了2台08-16型综合维修捣固车,使用效果良好,介绍该综合维修捣固车的组成及主要性能,应用捣固车起、拨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欣  彭继红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1):117--120
阐述北京地铁线网建设加速后地铁机电设备安全运营和设备维护维修面临的相关问题。为提升机电设备养护水平,提高运营维修维护效率,规避设备运行安全风险,提出利用智能诊断技术和智能信息化技术建立地铁机电设备故障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的思路,并针对目前需求和运营管理模式,对系统的逻辑架构和系统构成方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朔黄(朔州—黄骅)铁路自轮运转设备与车辆运营维护的需求,为了实现状态修、精确修、预防修的目标,提出了设备运营维护智能化的整体系统架构和功能部署方案,构建了自轮运转设备运营维护系统。该套系统从环境、管理、人、机器四个方面进行考虑,重点介绍了机器因素的相关理论方法。该套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历史的故障样本信息,及时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预警,减少维修成本,提升设备自感知能力,解决目前设备在实际运营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铁TPM&RCM维修体系实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明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rmnce,RCM)是设备维修中广泛采用的两种方法,两者首次结合起来运用到南京地铁设备的维修中,介绍近两年来该方法相关成果在南京地铁运营公司推行的情况。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建立南京地铁TPM&RCM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包括自主维修、维修规程的优化、重点惯性故障管理和点巡检4大方面13个指标,并就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活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地铁信号设备维护实践经验,探讨在信号设备维护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委外维修的优缺点与控制对策,以及网络化运营综合工区创建、信号设备维护风险控制的工作思路,为地铁信号设备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通信信号作为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确保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铁路通信信号运营维护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借鉴国内外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维护管理经验,提高高速铁路通信信号运营维护、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维修体制,完善维修手段,决定召开"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维护管理技术交流会",现面向从事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各铁路局、铁路公司、设计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设备供应商征集论文,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0.
道岔转辙机频繁工作,作为铁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营。目前采用"一周一小修、一月一大修"的模式对道岔转辙机进行维护。该模式效率较低,增加人工成本,无法保证相关设备的实时运行性能,不能对迅速恶化的故障进行及时排查。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必须采用相关监测设备对关键部位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跟踪分析,并根据故障特征对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提前进行设备排查和维护。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设备故障临界信息的获取和自动识别,诊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及时提醒安排维护维修计划,可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营,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一旦投入运营,就必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此文以天津地铁的日常运营为基础,重点讨论地铁系统如何通过科学、高效的设备管理,实现设备维修的经济性,确保设备在生命周期内实现最高的利用率,保持最经济的维修成本水平,从而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发挥最大的设备功效。此文从机电设备系统维修管理模式、维修及备件策略以及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等几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以期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天津地铁即将由单线运营转入网络化运营模式,如何充分结合天津地铁线网规划,确定合理的网络化运营模式,确保地铁网络运营的安全、高效,以及如何体现网络化运营模式的社会、经济价值,已成为地铁运营管理面临的新课题。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的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分析网络化运营模式对管理体制、运营组织、维修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要求,为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车站改建的实例分析,论述了既有地铁车站改建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对于其他地铁既有项目也会面临的局部改建和设备更新的问题。地铁车站的设计应以预测规定年限的客流量为依据,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TSS注浆技术在天津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天津地铁进行暗挖法施工时,由于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比较大,不宜降水,所以注浆堵水是一个主要辅助工法。在地层中必须进行分段注浆可以保证注浆效果,为了解决分段注浆中的成孔难、钻机机械体积较大、PVC塑料注浆管易受压变形、价格较高等缺点,所以研究TSS注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TSS型注浆管及其配套系统的研制,以及注浆参数的选择和工艺流程、注浆工艺的控制,结合天津地铁营口道车站1号风机房暗挖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成功地解决了单向袖阀式小口径注浆管工艺(TSS注浆工艺)。研究结论:TSS具有分段、可控、操作简便的特点,这样地层加固均匀,止水效果好,TSS注浆技术在天津地铁中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工程进度,降低了造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大城市的地铁发展初期利用国外贷款,导致建设成本居高不下。1995年国家出台加强地铁设备国产化工作的政策,深圳地铁开始了设备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提出顶级需求,立足工程应用,主导自主创新,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超越价值的装备创新路径。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地铁已经在地铁装备和运营服务方面实现国际领先,在信息化技术、安全自动控制水平、运营的安全可靠性、节能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并实现了维护费用降低、出口实现突破、运营服务优秀、运营成本低等成绩。其核心优势是创造了"用户主导创新"的理论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八通线原有列车牵引系统设备为日本东洋公司制造,设备日常检修维护过程中存在检修费用高、周期长的缺点,在对信号系统进行ATO(列车自动运行)改造时,牵引核心设备需进行相关接口的修改,这使得进口设备成本与用户需求的矛盾突出。对北京地铁八通线既有东洋牵引系统进行自主化改造设计,在兼容原有牵引设备机械接口与电气接口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并在实际产品中进行了功能验证,实现了对北京地铁八通线原列车牵引系统的替换和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17.
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线路尤其是地下线路的纵断面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线路纵断面设计,针对其自身特点,结合天津地铁1、3、6号线等具体工程设计实践,论述车站和区间线路埋置深度、车站站坪及站端节能型坡度设计、竖曲线与最小坡段长度的配合、区间线路纵坡设计,论述最大坡度的设置条件及注意事项,并着重就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对相邻坡度差最大限值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从行车平稳性和乘客舒适度、方便设计、有利施工、减少轨道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议性意见:坡度差限值30‰,困难时35‰。  相似文献   

18.
当夏季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客室回风口出现漏水时,将会给车辆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了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空调在2008年夏季客室回风口漏水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应在空调机组的设计生产阶段对其结构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广佛线地铁现行车辆维修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调查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维修模式。结合广佛线地铁可用车辆数量减少,而供车数量增加的实际情况,以及列车各系统的季节性表现和实际运用情况,提出取消固定扣车,利用运营早晚高峰的"天窗期"对车辆某个系统进行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通过试行取得良好的效果,"系统修"不仅能维持列车关键设备半年间隔的检修周期不变,确保列车的安全可靠性,而且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和车辆利用率,值得推广,为地铁车辆提供新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异常磨耗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如对车轮非正常磨耗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导致车辆动力性能和乘坐舒适度降低,同时缩短车轮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工作量和运营成本。介绍天津地铁1号线车轮损伤的主要4种类型,即轮缘磨耗加快、轮缘偏磨、踏面沟槽、踏面擦伤,并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减少车轮损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