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是目前公路项目进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标准。文章在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基于运行速度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对《指南》的某些规定尚存疑问。在分析实际公路工程调查数据基础上,提出对公路运行速度几个测算指标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路线形设计的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行车速是对线形设计效果最直接的反应。采用设计速度对应的指标设计的公路,仍需要采用运行车速来检验其线形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交通部新发布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给出了运行车速的计算模型及线形设计的安全性检验方法。该文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使用《指南》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指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结合《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高速公路路段进行一次单元划分,再针对高速公路互通区的特殊性对运行车速模型进行二次单元划分,最后利用美国《通行能力手册2000》中速度折减模型提出高速公路互通区运行车速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公路长大连续纵坡路段平、纵线形及其组合特性,在检查现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关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长大连续下坡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高速公路长大连续下坡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的评价方法,以为设计部门对长大连续纵坡路线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路运行安全.文中针对基于设计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参照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结合实体工程,通过计算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差值对线形安全性进行分析,优化公路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6.
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计算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速度的观测和行驶特性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计算方法和预测模型.通过对国内外公路行车安全性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以速度变化率为主的双车道公路安全性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以填补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在这方面的空白.实际应用表明其评价结论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借鉴国内外运行速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与《双车道公路路线运行速度设计方法》中运行速度测算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新的运行速度测算方法(流程);并在江西省宜春至安福二级公路进行了实际验证与工程应用。该方法为双车道公路的运行速度测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为其他类似项目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深高速公路遵化-南小营段路线全长43.629 km,经设计符合性评价,本项目的线形指标满足规范规定的一般值。按照《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办法对项目运行速度协调性、安全进行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肇花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的实践,对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安全性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主要评价结论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现阶段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缺乏对相交道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安全性影响的足够考虑和以《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后文简称《指南》)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在桥梁设计安全性评价应用中的不足.针对桥梁引线的速度协调性评价、对相交道路安全性影响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应探索以《指南》为基础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桥梁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桥梁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以川西高寒高海拔山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基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运行速度预测与协调性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成熟结论和新研究成果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融合多年设计经验与新设计理念,全面、客观、有效的对该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提出针对行车安全的路线优化方案、安全改善方法和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公路线形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测试驾驶员的注意需求,结果显示注意需求与运行速度差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结合现行公路线形一致性评价中的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ΔV85,最后得出注意需求与线形一致性的关系。研究结论对现行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的银武线陕西境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提出的评价内容,结合项目实际,采用运行车速对本项目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进行了安全性检验。特别对影响该项目运营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评价结论提出了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期望运行车速在车速预测模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现有各种车速预测模型和指南规定下的期望运行车速进行分析,通过取极限最大速度进行比较,分析各最大速度产生不同的原因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得到了推荐的期望运行速度,同时验证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期望运行速度推荐值的合理性.通过在平直段的速度实测试验进一步证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运行车速是检验公路线形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运行车速的线形安全性检验越来越受到设计部门的重视,但是与之配套的CAD软件还比较欠缺,文章采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荐的运行车速计算模型,利用ObjectARX开发了相应的CAD软件,实现了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与公路设计系统的结合,并在高速公路路线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公路安全性评价标准对某现有高速公路运营阶段安全性进行评价与分析,通过计算运行速度和现场实测运行速度对其进行安全性检验,同时引入交通事故调查分析安全评价法鉴别事故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道路安全改造措施,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广河高速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路线设计部分的实例,结合国外道路安全审计研究成果和国内《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高速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分析涉及国外安全审计现状、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与国外安全审计的区别、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定义、阶段划分和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国内高速公路项目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清单,并达到安全评价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对运行速度的研究很多,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本文基于运行速度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以相邻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差、相邻路段大货车加速度和大小车速度差3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得出安全性不良路段,为山区公路设计与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平直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现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提出的"平直路段运行速度测算模型"中的加速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典型路段车流的运行速度规律,找出平直路段测算模型存在的问题,并采用速度微分方程推导、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计算、加速曲线绘制等方法对运行速度平直路段的加速方式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动态加速度"的概念,优化得到能科学表征出平直路段运行速度变化的即时加速度计算方法(动态加速法)。结果表明:动态加速法将即时加速度与即时速度和期望速度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模拟出汽车在平直路段上的实际加速状态;经与车辆加速曲线图表对比,动态加速法优化和完善了现有平直路段加速度获取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道路、交通和行车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基本路段,是制约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和通行效率的瓶颈路段。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离实际应用仍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为此,针对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体框架搭建,将其具体分为人因工程理论、交通冲突理论、运行速度协调理论三大理论,事故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两大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因工程理论适用于主线和匝道的安全性评价,能更准确排查行车安全隐患点、段,但应考虑车辆类型和合理的试验样本量,提高评测指标的稳定性;交通冲突理论适用于主线上存在明显交通冲突区域的安全性评价,但未考虑道路条件对安全性的影响,且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冲突评价指标体系、划分阈值以及分、合流形式的研究;运行速度协调理论较为成熟,已应用于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安全性评价,但主线和匝道的运行速度段落划分和预测模型精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事故统计法的结论客观可靠,但事故数据统计和共享难度大,层次分析法可确定安全性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影响因素,但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2种方法的适用性均存在较大限制。未来研究应针对主线和匝道两大区域系统展开,评价对象应包括分流影响区、合流影响区和衔接过渡区三大路段,建议聚焦人因工程开展深入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创建符合人机功效学的互通立交安全运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基于运行速度的线形设计和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新疆S215线三岔口至莎车公路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运行速度安全性检验,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线形设计指标进行修正,从而为线形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