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铝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上的运用是当今新能源汽车最直接,最有效的“减重方式”。铝合金副车架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挤压型材铝合金副车架采用6082铝合金型材通过焊接而成,再进行人工时效热处理强化到T6状态。能显著提高铝合金副车架的性能,成型后的铝合金副车架的抗拉强度Rm≥330 MPa,屈服强度Rp0.2≥310 MPa,延伸率A50≥13%。高性能挤压型材的铝合金副车架很好地满足了整车对副车架的整体性能要求,也能更好的提升汽车工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今易于实现半自动和全自动焊接的电弧焊方法进行了较全面分析与论述,对电弧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了应用自保护管状焊条焊接和特种气体保护焊接技术这种电弧焊方法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铝合金型材驾驶室的优点,分析了铝合金型材的挤压工艺及焊接工艺性。  相似文献   

4.
以铝合金车身结构焊接为例介绍了激光-MIG复合焊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将激光焊与电弧焊两种焊接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焊接接头,不仅可以改善焊接质量和生产工艺性,同时可以提高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产品开发,进地行减振板的CO2电弧焊的试验研究。设计了能保让减振板焊接过程稳定的导通旁路研究了减振板CO2电弧焊的焊接规范参数对焊缝质量和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减振板CO2电弧焊的焊接规范参数取值。  相似文献   

6.
AlSi10MgMn真空压铸铝合金在MIG焊接存在气孔,其连接方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限,通过对Al?Si10MgMn真空压铸铝合金和型材件进行焊前预处理(氧化皮打磨、酒精清洗、预热处理)后进行MIG焊接,分析了该方案对于焊接气孔的改善效果,结果发现焊前预处理对AlSi10MgMn真空压铸铝合金和型材件MIG焊接气孔改善效果明显,焊缝接头剖面平均气孔率由1.14%降低为0.73%,同时发现焊缝接头剖面中心区域显微硬度值最高,接头强度为180 MPa,接头效率为75%,焊前预处理对显微硬度和接头强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部件即下箱体一般采用铝合金型材焊接工艺。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质量轻,易加工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向制造的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ing),简称DFM"的方法是要求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考虑制造。体现在电池系统下箱体的关键工序,如型材挤压、型材零件加工、搅拌摩擦焊、装配等,要求在设计阶段要考虑易加工性和易装配性,同时满足更低的加工成本,更短的时间、更高的质量。文章通过类比和试验的分析方法,具体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8.
不同电极条件下铝合金电阻点焊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电阻点焊技术是一项即将在汽车制造中获得广泛应用的技术,电极状况对焊接质量影响较大。研究了不同电极条件对TE50铝合金电阻点焊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厂取得最佳点焊质量的焊接规范和电极条件,指出使用锥台形电极进行铝合金点焊时,尖端角度与端部边缘状态对点焊质量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锥台形电极进行铝合金点焊时,使用尖端角度为60°有圆弧过渡的电极获得的焊接质量最好,其原因是这种电极条件不仅能提供较高的平均电流密度,而且还能提供应力值较高的塑性环。  相似文献   

9.
磁悬浮列车铝合金车体制造及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阐述了磁悬浮列车铝合金车体的制造及焊接工艺。采用钨极氩弧焊对型材6063A进行了焊接,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同时对焊缝进行了射线探伤和金相试验,分析了焊缝中气孔的分布特点和种类,提出了预防措施,为6063A材料在磁悬浮列车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汽车用3A21铝合金的激光复合焊接工艺(激光 TIG)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型的影响规律及激光与电弧的复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焊复合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焊缝熔深和焊接速度,从而实现采用小功率激光焊机实现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目的。在较宽的工艺参数范围内,YAG激光复合焊接铝合金具有焊缝成型美观等优点,且可大大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界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汽车每减重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降低4%,因此减轻汽车质量是节能和环保的最基本途径之一。车身质量占汽车总质量的40%左右,车身的轻量化对于整车的轻量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铝合金是一种具备多种优良性能的轻质材料,因而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本文重点介绍了汽车车身用铝合金零件关键制造技术,包括铝合金汽车板材和管件液压成形工艺、板材温冲压成形技术、型材挤压成形和结构件铸造(铸铝)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铝合金车身不同技术路线对比研究,提出“型材框架+覆盖件”钢铝混合重型载货汽车车身轻量化方案。基于该车身结构完成材料选用、连接工艺对比与方案制定,并采用CAE软件对该车身的模态、刚度、疲劳、碰撞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产品要求。该钢铝混合车身较原钢质车身质量降低81.5 kg,降幅22.4%,为后续重型载货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控制制造成本,汽车厂家选用镀锌薄板作为外观件,并将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运用于车身外观件薄板焊接,较大程度避免了白车身制造成本的浪费。通过应用CMT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特点,结合汽车全景天窗焊接实例,对比分析冷金属过渡电弧钎焊(Cold Metal Transfer Arc Welding,CMT)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MAG)的焊缝成形外观、焊接质量和颜色外观的差异,验证了CMT电弧钎焊在镀锌薄板焊接上具有更优异的焊接性能。针对镀锌薄板焊接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作了分析,并结合现场操作给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车身制造常用的焊接技术如电阻焊、电弧焊、激光焊,以及焊接机器人技术,并分别对电阻焊、电弧焊、激光焊接技术的具体分类、应用设备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以及各焊接技术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AZ80A镁合金材料进行汽车防撞梁轻量化设计,研究镁合金型材结构、焊接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在镁合金防撞梁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目"字或"日"字型对称均匀的腔体结构有利于型材挤压和性能提升;TIG焊接电流(75~80)A时焊缝性能不低于母材的80%且外观良好;静电喷塑工艺对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防护等级较好,中性盐雾试验大于168h。  相似文献   

16.
杨东 《车时代》2021,(1):119-119
车身焊接是汽车制造中的关键工作内容,焊接质量会对整个汽车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车身焊接的难度较大,传统焊接技术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适应汽车制造领域的发展特点。智能制造概念的出现,为车身焊接提供了新的思路,应该充分利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促进焊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本文将对智能制造在汽车车身焊接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探索智能制造在汽车车身焊接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的焊接变形比钢材的焊接变形要严重得多,本文对铝合金的焊接变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个实例来具体的讨论了减少铝合金燃油箱表面焊接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铝合金汽车窗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品种,由于铝合金在本色阳极氧化及电介着色氧化或瓷质氧化下可获得很理想的性能.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铝合金窗框的应用. 二、铝合金汽车窗框型材及其性能: 通常选用LF21及LD31两种,其化学成分及性能见表1.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加速进行,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造的零部件数量也会逐年增加,这就对挤压铝零件的断面设计和工艺优化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挤压铝零件在汽车上的应用,同时通过对具体产品的挤压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优化产品断面,调整挤压工艺参数,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挤压性,有效保证了产品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20.
孙树韬  刘洋  杨威 《时代汽车》2021,(7):139-142
汽车螺柱自动焊接 质量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板材尺寸变化、表面清洁度、焊接参数、焊接轨迹等均可能造成螺柱焊接不良,因此存在螺柱焊接开焊、内部存在瑕疵的风险较大。2019年,根据大众"康采恩质量标准",汽车螺柱焊接检验标准除三检件时可利用力矩检查外,其余零件只可用目视检查,不允许使用橡胶锤敲击螺柱。但目视检查无法对存在问题的螺柱准确进行检测,也因此提高了汽车螺柱的质量风险。本文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焊装二车间实际项目使用经验,汽车螺柱焊接质量监测系统在汽车制造业使用的应用实例与分析研究,重点介绍汽车螺柱焊接质量监测系统基本构成、工作方案,尤其该系统对汽车制造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