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架桥跨越既有铁路隧道明洞施工具有典型的近接工程特征,高架桥施工过程对围岩产生应力重分布,尤其是T梁现浇施工时会对明洞产生附加荷载,对既有隧道衬砌结构轴力、弯矩等内力分布状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文章依托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心焦坡桥跨越黔桂铁路摆梭隧道明洞工程项目,结合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工法分析,对满堂支架、下设条形基础和梁柱支架跨越隧道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评估近接施工对下穿明洞安全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两种方案的明洞素混凝土结构的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3.1和3.7,从经济因素考虑满堂支架、下设条形基础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跨既有线路施工,需要考虑较多的安全防护因素影响,本文通过结合大西客运专线灞河特大桥跨第441孔(441#~442#墩)斜跨北环货运线施工实例,提出可行的施工防护方案,同时从桥梁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本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某拱桥止推墩基础施工实例,阐述了采用“排桩+冠梁+内撑”复合支护模式的深基坑桥梁基础施工方案,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排桩+冠梁+内撑”复合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及基坑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支护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新建地铁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将引起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影响既有地铁正常运营。文章以北京地铁7号线下穿既有10号线双井站为工程背景,针对地铁区间隧道"零距离"穿越既有车站全断面开挖、台阶法开挖及CRD法开挖引起的既有车站主体结构、既有10号线轨道及区间隧道支护结构等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开挖方案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及轨道的变形特性;以既有线轨道的变形量为控制标准,结合施工引起既有车站结构的受力变化,确定了区间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开挖方案;同时对采用CRD法施工时的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车站及轨道变形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施工中地层加固范围及加固长度等注浆加固参数。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并实施的区间隧道交叉中隔壁法(CRD)开挖方案以及在左右线隧道间的夹土层、隧道掌子面地层及隧道左右外轮廓3 m内地层进行加固的施工技术方案保证了既有线轨道变形速率不大于0.04 mm/d和既有车站主体结构累计变形量小于10 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高速公路运营期环境监测点的布点原则、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分析方法和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专家打分法为噪声监测点定点原则,形成了符合江西省情况的监测因子、指标和报告编制方案,坚持将高速公路运营期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监测工作开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保障了有关环保设施的顺利运行,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的降低会造成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而对于地下水丰富地区的基坑工程,由于基坑内大面积降水,坑外地表沉降的现象更为严重,并对周围地下管线会产生较大影响。文章以南京青奥线梅子洲过江通道接线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长江漫滩地区基坑施工的工程概况和监测点的布置及监测结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了深基坑工程周围地表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原因和沉降规律,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深圳市某地铁车站上盖物业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在基坑开挖前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深基坑施工过程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变形发展过程,以及深基坑施工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变形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变形监测重点区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深基坑工程中,因支撑竖向间距较大,回筑阶段一般考虑换撑。介绍了利用增量法原理,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换撑、不考虑内衬直接拆撑和内衬结构替代换撑三种方案进行计算,并与基坑监测相对比,表明内衬结构替代换撑合理可行,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铁路隧道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外部控制因素、工程地质及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等限制条件,提出了三种不同上跨方案,并综合比较了相关数值分析、工程特点与要求,最后推荐采用更为合理可行的明挖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环境敏感区域和软土地区中深基坑的开挖变形及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在上海外滩通道紧邻风貌建筑群的长大深基坑工程中采用了地下连续墙围护体系、地墙两侧土体三轴搅拌桩预加固、加大地下连续墙插入比、坑内加固和降水,以及通过封堵墙和加固墙将长大基坑分隔成较短的基坑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变形,减少了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的变形.通过对保护建筑的专业检测、评估,确定了基坑施工的保护标准;通过信息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测及数据分析,为制定和实施深基坑周边风貌建筑群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甘肃省西长凤高速公路泾河特大桥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模型,定性分析了混凝土徐变、预应力损失、结构裂缝等因素对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加载龄期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影响显著;徐变模型的选择对桥跨结构下挠变形具有一定的影响;预应力损失对桥跨结构下挠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结构裂缝对桥跨结构下挠变形影响显著,且二者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情况进行研究,对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目的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高速公路环境监测的特点,以渭源(路园)至武都(两水)高速公路为例,从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的确定等方面着手,阐述了监测方案制定的程序,为监测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某桥荷载试验的实测结果与空间有限元数值分析及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对称截面实测结果的比对,详细分析了桥跨结构混凝土存在缺陷时对桥跨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监测技术对促进我国集装箱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有效解决集装箱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问题。从集装箱运输现状入手,分析了研究集装箱安全监测技术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集装箱RFID自动识别技术、定位技术、集装箱状态监测技术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现有的集装箱安全监测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集装箱安全监测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大斜度宝石型高塔塔肢悬臂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有效控制塔柱的主动临时横撑结构,以消除塔柱节段连接部位混凝土水平力产生的拉应力。以西村港跨海大桥主塔施工为背景,通过建立模型与模拟计算分析,介绍外倾下塔柱的主动拉杆系统和中塔柱主动横撑系统设计方案,提出塔柱施工以应力监测、线形控制并重的监控方式,以确定主动拉杆力及横撑的顶推力,确保塔柱工程质量安全受控。  相似文献   

16.
新建隧道施工会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从而对邻近既有隧道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依托浦梅铁路新建武调1号隧道和武调隧道双侧近接向莆铁路既有武调隧道工程,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双侧近接既有隧道影响度的表达式,得到了基于结构位移准则和结构可靠度准则的两种近接影响分区。通过数值模拟、回归计算的方法完成了两种双侧近接影响分区,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结构可靠度准则的近接影响分区,基于结构位移准则的近接影响分区方法中强影响区范围较小,弱影响区范围较大。对处于不同影响分区的既有隧道、新建隧道、中间土体提出了对应的适用于依托工程的施工对策。在不同影响分区范围内,对既有隧道结构位移、衬砌应力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当采取既定的施工对策后,既有隧道结构位移、衬砌应力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既有隧道受左侧新建偏压隧道的影响大于右侧新建隧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时有效监测边坡稳定状态,文章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边坡实例,使用GNSS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结合边坡岩土特征、坡体变形特征制定监测方案,实现边坡表面位移实时、全天候监测。监测周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BD03、BD04监测点坡体位移变形最大,变形范围为500~750mm,BD08监测点坡体位移变形最小,变形量为3.1mm,其他监测点也发生不同程度位移变形。该监测系统能自动化、实时、高效地监测边坡状态,为评估边坡变形稳定状态和分析变形发展趋势及灾害预防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株洲市中央商业广场深基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加两道预应力锚杆的方案进行基坑支护处理,并利用增量法原理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进行计算。通过现场监测分析,证明该基坑支护方案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地控制基坑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跨连续刚构桥梁桥跨数多,体积和自重大,结构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采用GQJS和MIDAS结构分析软件对桥梁上下部结构和最不利状态下的应力变形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首先阐述地铁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出当下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常见围护形式。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施工的解决策略,并分别从设计专项、渗水措施、周边荷载、地连墙施工及加固施工等方面进行叙述。为今后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深基坑围护设计具体方法的探讨,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建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的风险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