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剖析不同因素对非机动车流膨胀程度影响的差异性,文章利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选取直行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为因变量,右转机动车交通量、左转非机动车比例、直行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电动自行车比例等9个因素为自变量,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直行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右转机动车交通量、直行行人交通量增加会不同程度降低非机动车流膨胀发生的概率,而左转非机动车比例、直行非机动车交通量、电动自行车比例变大会加剧膨胀程度;机非隔离形式、非机动车道宽度等变量对不同膨胀程度等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模型回归及边际效应计算结果,提出了改善非机动车膨胀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参与交通活动中按右侧通行,分道通行和交通信号通行。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道路以及公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不按交通法规参与交通活动的情况非常突出,一些车辆遇行人正常穿越人行横道或横过马路时不减速,不让行,更与行人争那一两秒钟的时间,吓得行人胆战心惊,甚至酿成事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新明 《交通科技》2013,(Z1):87-89
随着苏州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周边干线公路日益面临着城镇化干扰的问题。平交道口交通拥堵、事故频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大量混行,干线公路服务水平持续下降。如何将干线公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已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文中分析了近几年来苏州市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的模式,重点针对干线与支线道路交叉方式,对主线上跨、主线下穿、支线上跨、支线下穿4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4.
兴隆14路部分苜蓿叶立交是联系兴隆湖片区与成都主城的控制性节点之一。根据交通量预测、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条件、立交对周边地块的服务条件等因素,项目拟定2个立交竖向设计方案。在综合考虑交通量预测、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条件、立交对周边地块的服务条件、工程投资、主线行车条件、地形地貌、地铁、有轨电车等影响因素后,得出推荐方案,可为类似城市互通立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干线公路交叉口路面由于受到车辆减速、刹车和启动的频繁作用,极易产生车辙病害。为了有效预防和处治交叉口路面车辙,研究确定交叉口路面容易产生车辙的区域即车辙易发区是首要工作。在定义车辙易发区含义的基础上,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干线公路交叉口路面车辙易发区的三维分布范围,并基于交通量建立了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易发区长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将隧道人行道或检修道合理加宽,改造为人非混行道,并提出适用于一定非机动车及人行道交通量的宽度取值范围。人非混行作为一种交通方式,目前往往缺乏理论支撑,难以确定合理的设置宽度及适应交通量,本文将行人按照非机动车交通流中的侧向干扰考虑,从而确定非机动车的通行能力。为隧道人非混行道宽度取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泗港长江大桥采用主跨1700 m的单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文中从大桥的建设背景,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过江交通需求介绍大桥的建设标准、跨度的布置,以及桥梁方案的总体设计.因过江通道资源有限,大桥采用双层桥面结构形式,有效解决两岸车辆过江通行的需求,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上、下桥梯道,在满足行人快速过江交通需求的...  相似文献   

8.
从行人步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出发,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选择9条具有代表性的人行道进行道路几何特征及交通流特征调查,并采用路边询问法进行行人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运用偏相关分析得到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机非分隔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绿化带(设施带)宽度、人行道宽度、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流率及人行道上的障碍物分布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人流率范围内行人服务水平与行人流率的关系,最终建立的基于道路环境的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与HCM方法相结合可有效预测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宋琦  杨国峰 《中外公路》2019,39(4):279-282
针对受地形地貌限制、交通量较小的农村公路的建设需求,JTG 211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简称《标准》)借鉴了国外"小交通量"的理念,补充了四级公路(Ⅰ类)、四级公路(Ⅱ类)两个技术等级类型。综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客观限制因素,确定了适宜的设计车辆。针对小交通量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的平纵设计指标不规范、公路耐久性差、公路运行安全性不足、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弱等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给出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技术等级选用的原则,最后突出了选用《标准》建设的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应重视车辆的通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公路》1986,(2)
乌鲁木齐西出口一级公路,是乌鲁木齐通往西、北疆的主要干线,是上海-乌鲁木齐-伊宁国道干线中的一段。此段公路原为二级路,路面为双层沥青表处,随着四化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急剧增加。据1980年交通量观测,汽车交通量最大已达11014辆/日,原有道路无论从线型、道路的几何尺寸到路面结构均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公路运输的  相似文献   

11.
公路运输量和交通量换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影响公路量和交通量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对现有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一其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对公路运输量和交通量换算关系的修正作用,提出了改进的交通量不重复系数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六合西部干线公路改建项目中原有道路线形坡陡弯多、路况差及交通量增长快等因素造成能源消耗过高的现状,提出了在公路建设和公路营运期间节能减排的一些有效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起步要稳静止的车辆由于受停车场所的条件限制,前后左右会有其它车辆停放,或有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起步过急,会刮撞其它车辆或行人,同时还会使机件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城际道路出行服务需求和交通动态数据,提出了基于营运车辆卫星定位数据和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交调点数据的城际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和系统实现功能,对城际道路交通量预测和出行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场调查与非参数估计的干线公路荷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干线公路上行驶的大型汽车和重型汽车数量的增加,对公路桥梁造成的损害不断加剧,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维护成本,也造成了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的问题。选取对桥梁结构有较大影响的车辆轴重,在河南省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通过对大型货车轴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核估计法建立了干线公路车辆轴重统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干线公路以大型、重型货车为主的公路荷载已经远远超出了公路荷载标准上限值,需要根据现有的车流状况计算干线公路桥梁结构承载力及可靠性,并制订符合实际的地方性荷载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82,(9)
北京市公路处担负着首都十个郊区县有关公路建设的全部工作,包括公路规划、设计、科研、施工、养护、管理、绿化、养路费征收和道路材料的生产等等。北京市现有的公路总里程7,427.1公里(1,114条路),其中,黑色路面有3,300公里,大部分为渣油路面,一、二级公路仅有384公里,等外路尚有约1,000公里,现有公路的好路率仅有50%左右。主要干线公路的日交通量在5,000辆以上,最大的交通量已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8,(9):62-64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一些干线公路,交通量急剧增长。这些大交通量公路,一部分处于平丘地区,更多的处于重丘山岭地区。地处太行山岭的晋东南地区,盛产煤炭,晋煤外运的公路,都在太行山上。太行山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在此修建行车密度达5000车次/昼夜以上的公路或者改建原有公路以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选择何种方案是十分慎重的。一则关系到建设投资规模,再则晋煤外运受阻既影响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以及地、县、乡、村群众生活,又影响山西省及外省市工业发展。事关大局,选择建设方案更需要慎之又慎。一、方案选择太原至洛阳公路在山西境内的晋城~大口(省界)段,是1975年修建的三级公路。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一级公路交通安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进行了研究,针对机非分离设置、交通信号灯设置及下穿通道设置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一级公路上设置双排波形护栏,减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通行的现象,避免了行人误入和横穿机动车道的现象,增加了一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凸显了公路"以人为本,造福当地"的人性化服务理念。(2)在平交道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有效控制车辆避让行人,减少行人通行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达到和谐交通目的。在下坡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达到了提醒车辆提前减速行驶的目的。(3)设置下穿通道,便于公路两侧居民的出行,避免居民横穿道路的风险,对下穿通道两侧辅路进行硬化改善,有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杜绝了交通事故的萌芽。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8,(11):69-69
人行道行人要在人行道上行走,多人同行时就注意避免三人以上并行而妨碍别人通行。没有设置人行道的路段,行人应在非机动车道右侧1米范围内行走。行人在上述活动空间内行走时,车辆不应侵犯其安全通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