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互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互联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所持有的态度也日渐开放,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注于此。日前,数字平台安全公司爱迪德发布《互联汽车调查报告》的全球及中国市场调查结果,诠释其在互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布局。互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互联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所持有的态度也日渐开放,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注于此。就在近期,数字平台安全公司爱迪德开展全球调查,并发布全球首份《互联汽车调查报告》,为业内呈现较为详细的消费者互联汽车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通过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技术,以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为核心,应用深度学习、边缘计算以及领先水平的车路感知融合、车路云控协同等方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全出行链场景,实现无人驾驶在智慧道路、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的综合应用,为后续工程建设、产业化落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     
正J.D.Power:逾九成中国消费者优先考虑购买智能互联汽车智能互联技术的发展,正赋能并加速汽车领域的智能驾驶与人机交互。虽然当下的智能互联汽车还只停留在概念和初步探索上,但随着一批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进军智能汽车与智能操作系统,消费者对智能互联汽车正抱有越来越积极的期待。近期,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和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发布了"2018中国消费者智能互联汽车认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受访消费者未来购买新车时,将会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4.
正零排放的全新日产聆风完美诠释了日产汽车如何通过"日产智行科技"改变车辆的驾驶、动力以及与社会融合,详尽呈现了"日产智能驾驶"、"日产智能动力"、"日产智能互联"三大领域。日产智能驾驶(Nissan Intelligent Driving)全新日产聆风搭载的Pro PILOT日产自动驾驶技术,Pro PILOT Park日产自动泊车系统、e-Pedal日产电子踏板及日产安全屏障技术彰显出日产智能驾驶。Pro PILOT日产自动驾驶技术,可实现车辆在单车道上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驾驶者预设的速度下(30-100km/h)自动保持与前车的车距。同时,该技术还能够辅助转向,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行驶。  相似文献   

5.
正智能网联时代,汽车正在经历颠覆性的变革,智能座舱、互联技术、自动驾驶等酷炫的黑科技和新玩法层出不穷,它们将共同定义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出行方式。这饕餮盛宴背后,自然离不开与科技如影随形的供应商。汽车创新内饰自动驾驶引领着汽车内饰创新变革,汽车正向着智能空间、第二居所空间、办公空间、数据空间等新理念发展。未来,智能驾驶舱将融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多项黑科技。佛吉亚、博泽、麦格纳、大陆等零部件供应商积极研发创新技术,全情投入对未来汽车内饰的革命性探索,特别是对富有情感交流空间的全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智能联网汽车是指汽车智能化水平比较高,能够和网络进行连接,达成自动驾驶目标的汽车。主要可以划分为智能驾驶以及智能互联两个关键,能够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高效。本篇文章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长沙市政府开放了一段约7.8km长的线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并发放首批4个种类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首批发放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涵盖智慧公交、智能驾驶乘用车、智能驾驶环卫作业车、自动驾驶重卡4种类型,分别发放给4家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汽车作为未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成为通信、导航和智能互联的中心,自动驾驶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产品。伟创力汽车解决方案集成众多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和个人设备的经验,通过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创造性协作,伟创力致力兑现对车载移动互联的承诺,并推动汽车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动驾驶汽车之自主性,使现有侵权责任体系面临较大挑战。正是基于对传统模式下驾驶员拥有完全汽车驾驶权的突破,一旦遇到侵权案件,只拥有部分或者没有驾驶权的驾驶员承担责任的大小,驾驶系统承担责任的有无,最终由谁来为被侵权人的损失"买单",现有法律并未明文规定。通过对生产者责任、系统开发者责任与驾驶者责任分析,提出构建责任保险与赔偿基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顶层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举行了一场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峰论坛。论坛指出,只有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能,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从智能化来看,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网联化方面,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日渐普及,汽车实时在线成为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已宣布自2017年起强制安装车对车通讯系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互联网行业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愈加清晰。不仅传统整车厂开始根据现有或引进的资源,开始各有侧重的智能汽车研发体系,而且更有谷歌、苹果、乐视等诸多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智能造车的领域,因此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等前沿技术变得炙手可热。特别是前不久百度推出无人驾驶汽车,并计划3年后商用,5年后量产,更昭示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指日可待。一方面,汽车逐渐变得会"说话"。"说话"意味着让车辆具备更多智能的功能,这改变了以往汽车只是代步工具的形象,进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如果有意愿把握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所带来的机遇,即使只是在该市场分一杯羹,也能够获得很大的回报。然而,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的迅速发展,将涉及更复杂的汽车生态圈,由此,海外内汽车行业都对整合跨界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马威曾经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智能交通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并得出结论:到2025年,全球  相似文献   

13.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22,(14):22-25
随着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产业的加速发展,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纷至沓来,传统零部件供应商亟需做出改变。洞察到产业链的瞬息万变,大陆集团积极进行战略布局。大手笔的投入、紧密无间的合作、技术的互相成就、坚定一致的发展目标,都印证了大陆集团驰骋自动驾驶领域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NI在上海举办了汽车测试高峰论坛,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载通信5G的测试应用。车辆互联技术有助于降低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不同于自动驾驶技术中的传感器,V2X应用范围更广,不受天气状况影响。作为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的两个主要技术路线,基于V2X的车联网市场呼之欲出。V2X技术的快速演变,使得车载通信5G值得期待。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大规模机器通信以及增强型移动宽带,车辆、  相似文献   

15.
<正>纵观当前的汽车产业,互联化、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四维图新身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员,亦紧扣时代脉搏,拥抱汽车智能化,积极赋能未来驾驶。在全球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车辆互联化、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诸多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智能汽车。四维图新身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员,亦紧扣时代脉搏,驰骋于“汽车智能化”主赛道,以创新科技塑造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汽车仪表、手机互联、汽车多媒体系统的有机结合介绍汽车仪表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手机互联等方式来实现智能车载仪表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方式,以及汽车智能驾驶座舱的原理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若将过去的汽车看作会行驶的硬件设备,那么,未来汽车则是被诸多软件"赋能"的智慧交通工具。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软件"加持"。近日,Elektrobit与百度Apollo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Elektrobit将为百度Apollo专为自动驾驶开发的先进车载计算平台ACU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并通过合作来助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从英特尔2016年的产品上市、研发活动和裁员计划可以发现,这个曾经的芯片巨头已经不再将PC CPU业务继续作为业绩增长的助推器。未来的研发重点转向自动驾驶。"乘客经济"应运而生近年来,科技发展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己不再是什么科学幻想,无人驾驶作为汽车发展趋势必将改变人类未来的"出行"方式。"10年前,根本没有人可以预见即将出现的应用经济或共享经济的潜力。"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布莱  相似文献   

19.
正在豪华车这个阵营里,新推出的奥迪旗舰车型全新奥迪A8是一位破局者,变革者,还是一位创新者?能否带着我们享受未来科技带来的美好汽车生活?全新奥迪A8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它是否实现了奥迪的口号"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只看到那些简单的只言片语"48V电气系统、革命性智能底盘、L3阶段自动驾驶功能"让一般消费者很是云里雾里,它们只是一些过程,结果会怎样?是否能带着我们到达美好汽车生活的彼岸?让我们来破解这些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汽车产业与消费电子、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产业的连接正日益紧密。在每年1月初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汽车元素所占的分量正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通过CES平台来展示最新技术趋势。今年的CES展上,宝马展示了一系列即将投入应用的互联驾驶科技,包括可实现动态极限驾驶的新一代BMW动态自动驾驶系统、智能手表远程车辆管理App等应用。大陆集团推出了与IBM的合作计划,针对嵌入式汽车客户端和后端平台来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