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2017,(9)
在公路隧道火灾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现有火灾报警系统,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确定适合于单洞四车道城市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的技术解决方案。采用"手动报警按钮+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红外型火灾探测器"相结合的方式,并与监控、通风、照明、消防等各个系统进行联动,提高火灾报警和消防处理的能力,保证隧道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杭州市紫之隧道群1号隧道与2号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模拟在不同横向自然风风速下,隧道出口污染物扩散对相邻隧道及下游隧道进口通风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在无自然风条件下,采取增大隧道出口风速、增加上下游隧道间距措施后的影响变化。经过分析,通过提高隧道出口风速来降低交叉污染程度可行性差,通过线形优化增加隧道纵向间距也难以实现。为解决交叉污染问题,本工程在隧道出口洞段设置排风通道,将污染空气集中排放。  相似文献   

3.
马保才 《驾驶园》2010,(3):38-39
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眼"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无奈地接受着它的监视:到银行取款、去超市购物、到宾馆住宿等等,都要在"电子眼"的监视中。再看看开车上路,交叉路口、红绿灯下、高速路上……处处都有"电子眼"监视、抓拍。  相似文献   

4.
郝俊锁 《隧道建设》2018,38(Z2):278-284
为解决当前隧道瓦斯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和实现监控系统“多网合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迫切需求,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瓦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架构,从功能上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层结构,并就其中涉及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人员定位、无线甲烷监测系统、MIMO无线传输技术、智能视频系统、手机短信报警系统、爆破监控系统等实现瓦斯隧道内环境、人员、设备状态等全面监控所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智能瓦斯报警矿灯等新设备在瓦斯隧道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实现了瓦斯隧道全面感知,传感数据无线传输,瓦斯移动与定点监测,人员精确定位,爆破人、机、环闭锁,远程与多级多员监控,充分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起到了科学有效的监测监控和预警作用,提升了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隧道智能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控隧道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状况,自动检测隧道内异常事件并报警,确保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畅通。为提升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管理与事故处置水平,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应用实践的视角,对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监控系统优势、构成及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总结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隧道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是隧道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保证公路隧道安全运营,减少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实时探测隧道环境温度并迅速、可靠地发现和通报火情。可靠性与误报率是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的两大基本要素。本文分析了国内现有的隧道火灾监控系统现状,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阐述了这一新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点,体现了和谐、环保、节约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感温探测器的隧道火灾报警监测系统,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系统在隧道火灾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隧道自动喷淋消防系统采用单种消防检测报警系统对车辆移动火灾不能快速响应及准确定位的局限性,分析了隧道中央监控系统CCTV事件检测报警的特点,提出了在中控室增设"远程多线制硬启动"方案,采用多种消防检测手段及辅助设施报警方式,由消控室自动/人工启动对应防火分区的喷淋阀组实现快速精准灭火。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隧道安全系统设置的必要性,详细地介绍了国外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类和设备组成情况,重点讨论了隧道防实通风排气系统的两种换气控制方式,最后列举了国外典型的隧道安全监控系统的简单情况。  相似文献   

9.
利用隧道内已有视频监控设备,采用计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一个公路隧道内故障停车的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故障停车差别方法和检测报警程序流程。系统试运行表明,该系统能自动检测隧道内的故障停车并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0.
以深汕高速公路后门隧道等建设经验为基础,参考了国外高速公路隧道设施的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安全、实用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设置规模及系统功能的合理性、完整性,对新建的隧道在监控系统配置方面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隧道进出口段,一般会出现诸多不良地质问题。该文针对"沪昆客专长昆段"重点工程某隧道出口段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工程实际,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出口段三台阶七步法开挖上台阶后围岩失稳机制,并通过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印证,为后续类似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茜 《隧道建设》2008,28(6):692-696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的与日俱增,隧道安全运营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除隧道本身的土建施工质量外,隧道的监视与控制管理成为公路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以广州仑头—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为背景,介绍沉管隧道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仪器设备,阐述监控系统在隧道安全运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隧道群机电工程监控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适合贵州省的公路隧道监控模式、隧道群监控模式、规模和系统实现以及隧道各子系统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作用是迅速、可靠地发现和通报火情。可靠性与误报率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两大基本要素,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产生误报警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多互通式立交的设置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导致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间距很小。根据隧道内车辆驾驶人员对隧道内标志的识别、辨识、认读,以及车辆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等条件,考虑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隧道设置1个变速车道,以缩小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为80 km/h的高速公路2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处拓宽变速车道的长度不宜小于309 m,一般宜大于310m。在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拓宽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为203 m,一般应大于210 m。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变速车道以减少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公路隧道自然开口及射流风机的位置,实现降低隧道建设成本、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影响的目的,以开设自然开口的公路隧道分段式纵向通风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公路隧道的通风数学模型,研究自然开口和射流风机的布置位置对隧道CO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设置自然开口后,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并非一定优于不布置自然开口;在多自然开口通风方案中,将距离隧道出口较近的自然开口作为排风自然开口可提高分污效果;将自然开口集中布置在隧道后部,同时将较多的射流风机布置在自然开口群后端,可增大隧道出口的实际通风量并降低隧道出口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连续长下坡隧道出口与互通段的交通安全问题,从驾驶员的视认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驾驶员在隧道出口与互通段获取标志信息并实施操作的过程,明确了交通标志在隧道内外时出口与互通的最小间距设置参数和计算方法;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出特长隧道出口处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规律以及瞳孔直径变化比率波动幅度,计算出驾驶员在隧道出口的明适应时间均值为1.782s,建议交通标志位于隧道内外时隧道出口与互通段的最小间距分别为400m和500m。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人民路、新建路、东西通道(浦东段)拓建工程等五条隧道建立"五隧合一"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及其监控系统的特点,分别对"五隧合一"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及软件方案进行了比较,同时阐述了当代隧道群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全长约6 km、号称"华东第一隧"的泽雅隧道,近日完成轨道左线铺轨。预计到8月中旬,金温铁路将完成全线铺轨工作。泽雅隧道瓯海出口位于泽雅麻芝川村,从泽雅隧道出口到动车南站总共有3条线路,有主线、上行线、下行线,3条线路全长32.7 km,瓯海境内28 km。铺轨完成后,进入调试阶段,预计12月可以通车。瓯海区为配合铁路建设,境内共征地400余亩,拆迁14.5万m~2。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浙江省2 h  相似文献   

20.
在WMS2004型船舶轮机仿真训练器研制开发中,仿真船舶集中监视报警系统及智能监视报警模块。介绍智能监视报警模块的功能、结构和组成,并论述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