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酒驾、醉驾治理的不平凡之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酒驾、醉驾治理的核心经验就是法治。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效果。正是因为"法治",酒驾醉驾才能被法律的缰绳勒住;正是因为坚持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社会传播、社会教育共同发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才深入人心,不断固化形成抵制酒驾、醉驾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正"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如今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背后,得益于厉行法治的久久为功。2011年5月,醉驾正式入刑,10年来我国持之以恒对酒驾、醉驾进行严格执法,据统计,2020年醉驾比率(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了70%以上。对酒驾、醉驾"零容忍",就是对生命与安全的珍视。酒驾、醉驾行为威胁着驾驶人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巨大危害。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酒驾醉驾行为减少,"开车不喝酒"的观念被广泛传播。然而,相较于城市酒驾治理效果显著,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农村酒驾治理难点劝酒风气助长酒驾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无酒不成宴",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演员、交通安全宣传员公益代表张国强在醉驾入刑十周年纪念暨倡建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启动仪式上发布倡议书,以下为倡议书节选:我们抵制酒驾,做一位守法的驾驶人。手握方向盘,就有一份义务。要守住法律底线,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坚决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杜绝侥幸心理,守法文明出行。我们抵制酒驾,做一位真诚的劝导员。亲友团圆相聚,就有一份责任。要守望相助,理性饮酒,为家人,  相似文献   

5.
正醉驾比例下降70%以上,"酒后不开车"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醉驾入刑"10年来取得的成果充分显示,醉驾治理不仅是平安中国建设一大亮点,更堪称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功范例和样板。坚持"醉驾入刑"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直接体现,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消除现实危害、震慑潜在违法的必然选择,是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难题,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实践,是新时代坚持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五一"的到来,意味着"醉驾入刑"和"严惩酒驾"跨过第5个年头,回顾过往,已然带动中国酒后驾驶问题发生巨变。令人们感到欢欣振奋的,不仅有酒驾醉驾查处量的逐年下降或相对平稳,也有"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的蔚然成风。"酒驾之治"这一法治范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应当充分借鉴;同时,如何让法律持久发力,真正取得对酒驾痼疾的完胜,也应当成为各方继续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期,人们在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公安部统计,与3年前相比,全国查处酒驾起数和酒驾致人死亡数均下降40%左右,“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氛围越来越浓厚。严管酒驾的成功经验,正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体现,被法学专家誉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样本”。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13,(3):34-36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各地加大对酒驾的查处力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人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受警力限制,农村地区查处酒驾的力度不够,农村道路酒驾现象依然突出,并不时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农村道路成酒驾整治薄弱环节"警察查得严",这是城里开车人拒酒的常用语;"没人查",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人们在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公安部统计,与3年前相比,全国查处酒驾起数和酒驾致人死亡数均下降40%左右,"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氛围越来越浓厚。严管酒驾的成功经验,正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体现,被法学专家誉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样本"。户籍改革,万众期待。翻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打破城乡户籍壁垒""村里人可以落户城镇""流动人口有望享受  相似文献   

10.
酒后驾驶是重大的犯罪,酒后驾驶是绝对不能原谅的行为,坚决杜绝饮酒后开车。酒驾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并且"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早已被社会广泛认同。然而现实中,一些驾驶员仍然存在侥幸心理,酒后驾车酿成人间悲剧。本文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日本某家庭因男主人酒驾的后果,及日本对于酒驾的相关法律举措。  相似文献   

11.
正"法者,治之端也"。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驾"被纳入危险驾驶罪,至今已过去8年多。这期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整治醉驾。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酒驾、醉驾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酒后开车是我本事""醉酒开车是小节无伤大雅"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像治理酒驾一样……"一度成为网络热词,既反映出依法治理的成效,也反映出民心民意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拒绝酒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也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包括交警、企业、个人在内都时刻关注、践行的法律常识和安全理念。为提高公众对于酒后驾驶危害的认识、鼓励市民劝阻酒驾,培育市民酒后代驾出行的良好习惯,2020年11月起,罗湖交警联合代驾企业开展交通安全"零酒驾"社会宣传,通过线上推广、答题竞猜、入户宣传等形式,创新反酒驾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形成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3.
用法律捍卫最宝贵的生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是应对醉驾案高发失控态势做出的必然选择。修法十年之后,评价"醉驾入刑",依然要紧紧扣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国理政理念,坚持法治定力,不能让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开倒车。展望未来十年,法律捍卫生命尊严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严厉整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积极推动抵制酒驾醉驾,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树立法律权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受人民群众拥护,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永康一位大叔,上午刚因醉驾出庭,被浙江省永康市法院判处一个月的刑期。没想到,判决后的当天晚上,他又去喝酒了,结果又被查到醉驾。这位大叔姓童,56岁,自己开厂。10月9日晚,童某和两个朋友一起吃晚饭,自己一个人喝了三两45度白酒,外加一瓶啤酒。开车回家时,满身酒味的童某被  相似文献   

16.
正岁末年初,聚餐娱乐等活动增加,也进入酒驾醉驾的易发高发期。遏制酒驾、保障平安,是牵动社会目光的关注点,也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点。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如何更加有力有效治理酒驾,是需要继续下大功夫的攻坚课题。站在21世纪新一个十年的门槛上,回望治理酒驾的不平凡来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现"酒驾之治"的核心经验启示就是法治。以2011年"醉驾入刑"为标志点,正因为坚持法治,曾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我国"酒文化"根深蒂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逐年攀升,聚会宴请、休闲娱乐等活动愈发丰富,酒后驾驶机动车案件持续多发。醉驾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也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行为,"醉驾入刑",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醉驾入刑"不仅为公检法依法打击醉驾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依据,更是用法律规范、引导和约束驾驶人的行为,推动了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提升了驾驶人遵法守法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16,(5):48-50
有人喜欢开车,因为风光无限;有人喜欢喝酒,因为豪情万千。然而,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变成酒后驾车的时候,便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马路杀手"。据统计,每年全球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50%-60%与酒后驾车有关。在汽车社会,酒后驾车、酒醉驾车是对公共秩序和他人安全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平安"驶"者所不能触碰的高压线。"醉驾入刑"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满五年,不仅对车主们的喝酒观念产生了影响,同时让人们的行为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
牛书培  李冰 《驾驶园》2009,(2):98-98
2008年12月15日,河南省长葛市公安交警大队民警为一辆私家车贴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绿色警示标志。为杜绝酒后驾车,交警部门带着这些印有“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的绿色警示标志,来到该市八七路等酒店集中的街道,查处酒后驾驶,对被查司机除罚款外,还会将警示标志粘贴在司机车身显眼位置,以此提醒司机本人,严禁酒后或醉酒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月1日是"醉驾入刑"十周年,4月28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发起并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人民公安报社、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广联交通宣传委员会等13家单位主办的醉驾入刑十周年纪念暨倡建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在"醉驾入刑"十周年之际,14家单位共同签署"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发起"抵制酒驾,珍爱生命"的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