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黎 《时代汽车》2021,(4):31-33
近来社会不时有关于汽车内异味或者是有害挥发物超标致病的新闻,车内异味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消费者感知质量的重要问题,车内空气质量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浅谈汽车气味管理流程以及改善对策,以及怎样降低车内有害挥发物至标准范围内,如何保证车内气味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更客观的反应汽车行业对整车、部件及材料的气味评价,介绍了典型物质气味强度曲线的建立过程,并着重对1种材料和2种特征气味物质的气味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了1种基于气味强度曲线对整车、部件及材料气味水平进行管控的方法,此外该曲线也可应用于气味评价人员的培训以及适合中国人群嗅觉特征的气味评价用标准气体浓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家用车已经越来越普及,有些家庭甚至拥有好几辆家用车,车子在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车内的空气质量,调查显示所有家用车内空气都存在VOC浓度超标的情况,在静态封闭的情况下,久而久之会对乘车人员造成致癌风险.改良VOC是提高材料环保指标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家用车内空气质量的VOC及气味评价作出实验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主要内饰件VOC及气味的释放推算量化整车的水平,以实现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及气味品质提升的目的。采用1 m3试验舱对某车型的主要内饰件VOC以及气味进行测试,并用整车试验舱对新装配内饰件后的整车进行验证测试,以8种典型目标物定量分析以及主要气味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主要的内饰件VOC的释放水平总趋势与车内空气质量高度吻合,而且主要内饰件的气味水平也与整车的气味保持一致;建立了内饰件VOC及气味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贡献的数据模型,对预测并改进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的工作提供指导。另外结合2019年C-ECAP的评价规程对2款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18-2020年市场主流的30款车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味主观评价方法和基于PID电子鼻的气味客观评价方法分别对上述车型的车内气味进行试验检测,并对得到的气味主观强度和气味客观强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款车型的气味客观强度偏差在±0.4级以内,显著优于气味主观强度误差±0.5级;总体上气味客观强度结果...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分析汽车行业现有气味主观评价方法的现状,提出1种汽车整车、零部件材料阈值法气味评价方法,详述了阈值法气味评价的操作流程,阐述了汽车零部件材料阈值评价时的限值确定。阈值的确定是本方法的核心,确保了现有方法向本方法的有效转换。本方法可降低气味主观评价的难度、提高气味主观评价方法数据的有效性、减少操作人员的主观性,同时可解决现有各种方法的差异性问题,为汽车行业气味主观评价方法的优化与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汽车行业气味评价,特别是新车气味评价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创新性提出了群体气味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及实例展示。特别是对新车气味改进、不同方案对比、主体气味接受程度等评价工作,此方法更具科学性、区分度和说服力。此评价方法可操作性更高,更具稳定性,完善了整车气味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长途客车内气味评价方法是为了统一行业内对客车气味评价的尺度,同时为企业建立气味评价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车内气味评价采用的是主观评价法,本实验室通过车内气味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结果,形成了长途客车车内气味评价方法.另外文章还简要介绍国内长途客车内非金属材料的气味管控方法,介绍了人员及设备要求,描述了气味评价人员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车内异味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车辆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座椅总成及其部件材料(约200-300件)的VOC及醛酮物质、气味和GCO数据的分析,深入解析座椅气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座椅气味强度普遍较强且较为刺激,座椅的气味和VOC主要来源是泡棉材料,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可直接影响其气味和VOC的散发;对座椅气味及VOC进行整改时,可重点考虑泡棉材料及其面料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影响气味评价的因素。说明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是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者对车内气味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各大汽车主机厂越来越重视整车气味质量的提升工作。本文介绍了批量生产过程中整车气味的优化控制方案,包含气味问题的分析、优化措施的制定、优化效果的验证和优化成果的稳定等内容。通过实践验证,该方案可有效优化并稳定批量生产整车的气味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照整车开发流程建立了车内气味的正向开发流程,并制定了气味开发的方法即通过材料、工艺和仓储3个方面进行。以某车型为例,采用该流程和方法进行气味开发,结果显示该车型车内气味达到了开发初期设定的气味目标。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总结了注塑零件、座椅表皮和地毯等复杂工艺零件的气味改善方法以及仓储环境改善方法。为主机厂进行车内气味正向开发和零件气味改善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整车道路耐久性试验中的主观评价方法,探讨了动静态主观评价的主要项目、主观评价的评价节点,并给出了评分的依据,详细讨论如何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来正确评价新开发汽车的整车道路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整车道路强化耐久试验过程中噪声及异响主观评价经验,对常见噪声及异响进行分类,总结了评价工况、评价方法及内容,对整车设计开发阶段的噪声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从事道路试验的工程人员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制造水平的迅猛发展,汽车设计水平及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加入WTO组织的步伐日益加快,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现有水平下,使我国整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是每个汽车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本文拟人整车装配工艺性评价这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整车水平的提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汽车的装配工艺性应从汽车的装配单位,汽车结构的标准化、系列化,公差,装配的方便性,装配的规范化以及汽车的维修生等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销售公司在2016年12月~2017年4月收到F汽车公司生产的乘用车用户反馈车内异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气味物质主要来源,从而为源头控制、过程改进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车内空气质量综合管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价值;主要方法为结合重点内饰件的主要用材和生产工艺,探究整车VOC超标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车内乙醛超标主要是顶棚及座椅引起的,甲苯超标则是顶棚及密封条引起。对相关零部件进行管控,并对供应商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为整车生产商提供整改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乘用车座椅是车内表面积最大的零部件,是车内空气异味与VOC的主要来源之一.将改性后的活性炭加入到聚氨酯泡沫反应体系中,得到1种能持续吸收聚氨酯泡沫中残留的小分子异味物质的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的改性活性炭在异氰酸酯溶液中的分散性,找到了活性炭填充的最佳粒径范围.在保证聚氨酯泡沫力学强度的基础上,填充的活性炭起到良好地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