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目前天然砂的缺乏,简述社会上制砂机和机制砂的现状,着重介绍优质机制砂生产线生产原理,分析了如何控制机制砂的质量以及对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进行试验比较,提出优质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可获得良好的和易性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统计了国内外机制砂标准,对比了国内外不同时期机制砂的定义范围、级配、石粉含量等技术指标,分析了机制砂技术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机制砂的定义范围,分析了国内不同时期下机制砂的母材选取要求和施工工艺,随着施工工艺的提升,机制砂母材选取范围逐渐扩大;通过对比国内外机制砂规范的关键技术指标要求,分析了不同的机制砂技术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砂选取不仅要考虑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更要考虑石粉含量对机制砂级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开展混凝土坍落度测试、28 d抗压强度测试、劈裂强度测试、摆式摩擦及单位磨损量测试,研究砂率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及抗滑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先降低后提升,28 d抗压强度不断降低,28 d劈裂强度先提升后降低;当砂率为32%时,机制砂混凝土有着最优的流动性,28 d抗压强度为最大,耐磨性能为最优;当砂率为36%时,机制砂混凝土28 d劈裂强度和抗滑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强度、合理砂率及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含量不超过10%的情况下,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机制砂混凝土的合理砂率对石粉含量较为敏感,石粉含量为0%、5%和10%时的最佳砂率分别为36%、33%和30%;石粉的掺入降低了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5.
机制砂混凝土是一种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为增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提升高速公路施工质量和效率,首先,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概述;其次,探究机制砂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最后,提出机制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包括完善调配环节、合理使用泵送方式、完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做好养护工作等。研究表明,机制砂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还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外观和岩性方面对比了天然砂和机制砂各自的特点,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石粉作用原理,并以广西贺巴高速公路(都巴段)工程为例,通过混凝土抗压度试验,证明了机制砂应用于预制梁混凝土施工所具有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7.
机制砂配制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重庆混凝土原材料实际情况,对采用当地产的机制砂和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工程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花岗岩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文章对比研究了花岗岩和石灰岩原材特性及混凝土各项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母材强度高,压碎值也相对较大,快速法检测MB值不合格,应用中需严格控制其石粉含量;在现有条件下,花岗岩与石灰岩混合砂是解决花岗岩机制砂在中等标号混凝土应用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机制砂正逐步取代天然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混凝土用砂需求。文章依托钟昭路新型机制砂生产项目,研究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坍落度)和力学性能(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C20机制砂混凝土的较佳石粉含量约为12%;C40、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佳石粉含量约为10%。  相似文献   

10.
机制砂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量机制砂配合比的设计,归纳出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表现特性,并进行有关机理分析,找到机制砂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从配合比设计及施工中论证了机制砂代替天然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铁路工程项目机制砂混凝土配制及质量控制,结合玉磨铁路实践案例,立足机制砂混凝土配制的要点,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得出,混凝土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中有广泛的应用。机制砂混凝土配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和养护,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在施工中必须结合工程特点,以及原材料的性能,对全过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则和设计要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胶比、不同砂率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同时结合某大桥预应力T梁浇筑施工实例,阐述了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T梁的浇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对养护成型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T梁的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梁体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且无外观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配合比、拌和、运输、泵送、浇筑及养护等工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花岗岩破碎制成细骨料时与石灰岩机制砂类似,具有大量的石粉,存在颗粒棱角性大、级配分布不良等问题,导致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变差。基于此,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因素水平,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到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水胶比对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弯拉强度、抗压及抗劈拉强度影响较大;砂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34、水泥342 kg/m3、粉煤灰38 kg/m3、水116 kg/m3、砂子657 kg/m3、碎石922 kg/m3、减水剂6.44 kg/m3。  相似文献   

15.
刘贞鹏  杨宇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47-48+119
为提升C40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同时丰富路面建设材料来源,文章对砂岩碎石+天然砂(A)、砂岩碎石+砂岩机制砂(B)、玄武岩碎石+天然砂(C)三种集料组合下水泥混凝土进行了耐久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抗水渗、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冻、抗硫酸盐侵蚀和早期抗裂性试验结果来讲,均表现为A>C>B;三种集料组合下,抗水渗透性均>P30,抗氯离子渗透性均满足100年的设计使用需求,A组的抗碳化能力满足T-Ⅴ等级,B组和C组的抗碳化能力满足T-Ⅳ等级;在材料允许情况下,应优先使用天然砂作为细集料,选用砂岩碎石作为粗集料,当天然砂不足时,也可采用砂岩机制砂作为细集料,配制的C40水泥混凝土也同样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机制砂的特点、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分析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高标号混凝土的影响,提出了机制砂在桥梁上构施工中的应用技术与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旗号岭隧道的混凝土施工,着重介绍远距离泵送机制砂混凝土的配置、工程应用、工程效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机制砂混凝土配制原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C55机制砂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响与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从拌制、浇筑、养护等方面,提出了C55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花岗岩机制砂的使用率,文章针对传统机制砂存在的石粉含量多、级配差、颗粒棱角多等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机制砂的加工工艺来消除原材质量问题,并通过配合比试验验证新型加工的花岗岩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新型加工后的花岗岩机制砂可提高机制砂的质量,用其配制的各标号混凝土性能和抗压强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广西喀斯特地貌山区交通不便但矿石资源丰富的特点,依托贺巴高速(都安至巴马段)项目工程,研究了机制砂中微细集料和石粉的特点及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MB值的大小影响有限,几乎可忽略;机制砂中微细集料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对机制砂微细集料和石粉含量的要求有所不同,适当的微细集料和石粉含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