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辆与弯道混凝土护栏碰撞的动态数值模拟及试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车辆与弯道混凝土护栏碰撞动态数值模拟结果和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车辆行驶轨迹、乘员冲击加速度以及车辆损伤形态3个方面,验证了动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分析了弯道混凝土护栏曲线半径对乘员碰撞过程中所承受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得到乘员风险的最不利护栏半径。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是进行汽车护栏碰撞研究的有效方法;弯道处护栏的形式对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乘员风险期望值的混凝土护栏安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将车辆与混凝土护栏碰撞时车辆的入侵角视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提出了用于评估车辆与交通安全护栏碰撞过程中乘员风险的新概念——乘员风险期望值,并以一个优化算例简要说明了新概念对混凝土护栏安全性能评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道路分隔栏的实际应用情况与车辆碰撞事故特征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基础上,从碰撞车型、碰撞质量、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碰撞点位置等因素出发,结合分隔栏事故特征和车辆乘员安全指标,研究确定了道路分隔栏的碰撞试验参数与安全性能评价标准,并利用该试验参数和评价标准,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手段对目前常见的道路分隔栏结构进行了安全性能评价。研究表明:在车辆碰撞分隔栏的事故中,事故车辆主要为小型客车,且分隔栏杆侵入乘员舱造成人员伤害的案例较多,而其他类型伤害较少,因此分隔栏在实际使用中应主要考察车辆碰撞时分隔栏及其构件因为刺入乘员舱对乘员伤害的可能;在1.5 t小客车以60 km/h速度正碰条件下,某常用道路分隔栏的横向杆件侵入了车辆乘员舱,其安全性能不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研究成果为道路分隔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7):34-35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是车辆碰撞事故中最多的碰撞型式。在乘员没有系安全带或使用安全气囊情况下,汽车转向盘可能对乘员造成头部、颈部、胸部等伤害。为减轻转向盘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在汽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应用吸能型转向管柱,在乘员撞向转向盘时,使转向盘后移,减少乘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汽车安全性能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汽车安全性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包括合理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约束系统。车身结构件变形吸收能量以减轻对乘员的冲击,利用乘员约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并减轻乘员和车内部件发生二次碰撞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性能是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的伤害。汽车事故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美国是最早制定正面碰撞安全法规(FHVSS208)国家。1999年美国NHTSA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约占49%,侧面碰撞约占25%,追尾碰撞约占22%,汽车碰撞试验重点是正面碰撞。 为了满足强制性碰撞法规,法规要求需配备安全气囊系统,为车内乘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安全气囊,即使使用了安全带的乘员,特别是驾驶员,在严重的碰撞中,他们的头部、脚部、颈部也会与汽车内饰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对降低正  相似文献   

6.
<正>在道路交通中,如伺减少对人的伤害是交通事故防治的重点。改善交通事故损失的致害因素,就是考虑在事故发生的瞬间,把导致乘员、骑自行车者、行人损伤的致害物,在车辆设计、使用方面予以改进,使得参与交通的人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在交通事故尤其是碰撞事故发生时,汽车对乘员应有足够的保护能力,这就要求车辆设计制造时要有安全的车体构造,针对碰撞发生部位的不同,车体不同位置的安全要求也不同;对于正面碰撞,为了乘员的安全,车辆前部要做得坚固,并要防止车室变形以确保生存空间,变形量随着碰撞时车辆  相似文献   

7.
茗钧 《驾驶园》2007,(7):56-59
一、安全带使用的3大误区 误区一、当做摆设 当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巨大的惯性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发生二次碰撞,从而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小偏置碰撞在这些事故中的基本特征。从上海市嘉定区的交通事故统计集合中,采集了其中45辆小偏置事故车辆和车上57名前排乘员的信息,分析了事故的实际道路交通状况、车损情况、乘员伤情和运动响应4个方面。结果表明:87%的事故车辆并未明显侵入到座舱;88%的乘员未伤或轻伤;碰撞后车辆的爆胎和旋转响应对乘员伤情有显著影响。这可为将来制定与车辆小偏置碰撞相关的中国试验规范和中国评估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旨在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轿车侧面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侧面碰撞中乘员伤害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轿车侧面零件的结构设计对侧面碰撞中乘员保护的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据此提出了一套改进方案来提高车辆的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乘员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但现在安全气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气囊在低速时打开。当乘客偏离座位,或未系安全带时,安全气囊仍起作用;乘员不论是男性、女性、小孩或无人时,不管碰撞速度大小、碰撞严重程度等安全气囊都要打开,这样可能反而会使乘员受到伤害。因此德尔福集团开发了智能型安全气囊,它可根据乘员的重量、身高、大小、就座位置、车座位置、是否佩戴安全带、碰撞的程度、碰撞速度、碰撞方向等提供双级的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不工作,这样可大大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如乘员是小个男性、女性时,安全气囊膨胀70%;是小孩时安全气囊不打开;碰撞虽然超过门槛值,但不很激烈时安全气囊膨胀70%;当碰撞激烈时,安全气囊全部打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中客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文章依据标准进行了客车侧面碰撞试验。通过分析侧面碰撞假人损伤情况,得到该试验方法无法复现乘员损伤较严重的客车撞客车侧面碰撞工况。通过分析试验车辆加速度曲线得到加速度传感器布置点,为客车侧面碰撞中乘员保护试验方法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车辆失控碰撞公路护栏时,护栏在阻挡车辆时应避免因车速降低过快导致乘员的严重伤害.笔者主要介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外标准规范对于乘员风险的评价方法以及技术现状,并对不同国家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车载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高速运动的汽车遭遇车祸时的绝大部分情况是车与车发生碰撞或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在这第一次碰撞发生后,车辆损坏并迅速改变运动状态,但车内乘员因惯性仍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并碰撞车身内部构件(转向盘、仪表板、前风窗玻璃等)形成第二次碰撞,这第一次碰撞是造成乘员伤亡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3年第6期介绍了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的主动安全性,这里我们就再来谈谈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的被动安全性。一般来说,车辆被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如何避免或减轻对乘员的伤害,主要涉及3个方面:车体结构碰撞特性、乘员约束系统和碰撞过程人体生物力学。以下主要分析前2个  相似文献   

15.
姜剑 《汽车技术》2024,(1):44-49
为提高侧面柱碰撞工况下乘员的安全性,针对乘员在车速32 km/h侧面柱碰撞工况下的损伤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建立了侧面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为改善侧面柱碰撞工况下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依据2021年版《C-NCAP管理规则》中侧面柱碰撞试验方法,搭建了车辆侧面柱碰撞规定结构运动(PSM)子结构模型,最后将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理的气囊形状、点火时刻及排气孔直径可有效提高乘员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前方道路突然出现障碍物的危急情况中,车辆采用自动紧急转向来避障,由于情况紧急,车辆在转向过程中仍可能与其他道路参与者发生碰撞事故.当车辆采用自动紧急转向避让道路前方路口突然闯入的车辆时,与对向来车发生斜角碰撞,由此,对该特定场景的转向-碰撞全过程进行一体化仿真,分析乘员在转向阶段因车辆横摆和侧倾运动引起的离位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17.
对于汽车制动后发生的碰撞工况,乘员前倾将会增加人体损伤风险。本文进行了汽车预碰撞制动下乘员离位影响及参数优化分析研究。通过实车制动试验得到车辆在不同制动工况下的乘员颈部前向位移量分布区间;建立了MADYMO主动人体仿真模型,采用变量分析法研究不同制动波形下乘员离位特征;运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滑台碰撞试验,得到乘员离位因子对乘员碰撞损伤影响;建立乘员响应面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方法,研究了主动式安全带参数与乘员离位位移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8.
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碰撞安全场景。本文重点研究智能汽车车内不同乘员姿态、车内布置结构变化以及AEB系统作用等因素带来的碰撞安全场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法深入分析不同场景下车内乘员及车外行人伤害情况。结果表明:驾乘人员多样化的乘坐姿态使得碰撞工况中的乘员损伤的潜在风险增大,车内大屏等新型内饰会加剧碰撞工况中乘员伤害,AEB作用后能够降低车外行人伤害,但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乘员的损伤风险。可见,汽车智能化发展增加了碰撞场景的复杂性,对车辆乘员保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商用车后下防护装置碰撞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后下防护装置的碰撞分析有限元模型,根据国家法规GB11567.2-2001进行碰撞仿真分析,通过多种结构方案的碰撞仿真对比分析,研究了后下防护装置结构设计对追尾碰撞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后下防护装置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改进、减少和避免碰撞时对追尾车辆上乘员的伤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示单日月 《摩托车》2013,(12):134-134
建设摩托于今年7月应邀参加了“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摩托车碰撞试验。通过对摩托车碰撞时乘员防护及车辆状态的试验研究,建设摩托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摩托车综合技术水平,提高了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