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针对某乘用车整车怠速抖动问题,首先通过振动测试确定抖动问题的频率和阶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刚体模态试验,研究抖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利用CAE仿真手段进行悬置刚度灵敏度分析,然后对悬置元件进行刚度检测进一步确认悬置刚度问题,最后通过重新匹配悬置解决了抖动问题。本研究对解决整车怠速抖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某乘用车整车怠速抖动问题,首先对抖动问题进行主观评估和客观测试,然后针对激励源即发动机进行惯性激励分析和燃烧激励分析,最后通过提升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改善了车内怠速振动。该研究对于整车怠速抖动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车型高速路况出现制动抖动的现象,通过对故障车辆进行测试及对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确定了抖动的类型.结合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的对比验证,通过调整摩擦片的配方,可有效降低整车制动抖动.为后续类似问题解决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怠速NVH性能,本文对整车怠速间歇性抖动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提出控制方法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整车怠速振动试验及动力总成模态测试,明确了整车怠速间歇性抖动问题产生机理,并从激励源及传递路径两方面进行优化,提出改善方案。通过与原状态的对比测试,采用最终综合优化方案后座椅导轨抖动幅值降低71%,抖动问题消失,对怠速抖动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某乘用车整车怠速抖动问题,通过振动测试和频谱分析确定抖动抱怨频率,采用刚体模态试验方法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测试,进一步分析怠速抖动产生的原因;基于转速控制方法研究不同怠速转速下的车内振动情况,给出怠速转速调整的推荐方案并进行实车验证。该研究对解决整车怠速抖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某电动汽车(以下简称"某车型")D档起步时先有冲击现象后伴随整车抖动,严重影响车辆的驾乘舒适性。文章基于某主机厂在研车型存在的该问题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振动信号的colormap进行分析,分析出传动系齿间间隙是导致冲击的原因,电机的阶次振动是导致起步抖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该车型与标杆车的扭矩变化曲线,提出后续优化标定方案。文章研究为电动汽车起步抖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整车NVH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针对国内某企业生产的重型卡车,部分车辆出现的驾驶室异常抖动现象,对问题车辆进行了整车振动信号检测实验。利用数字信号分析处理技术以及振动信号分析理论对驾驶室抖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振动信号的互功率谱密度分析和相干性函数分析寻找到了驾驶室抖动的振源,再利用整车关键位置振动信号的自功率谱函数分析,诊断出造成驾驶室抖动的问题原因,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解决驾驶室异常抖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制动抖动产生机理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动抖动现象、产生机理、影响因素、预防和验证措施进行较全面的研究.提出将制动抖动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整合起来,协同解决,对制动抖动的关键因素进行总结,最后通过设计控制及台架和整车试验验证预防制动抖动.  相似文献   

9.
轻卡怠速时驾驶室抖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款轻卡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怠速驾驶室抖动问题,抖动较为严重,主观感觉明显,通过对悬置系统隔振率、转向系统模态、整车驾驶室模态等可能引起驾驶室抖动原因的分析,最后确定怠速驾驶室抖动为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差、整车驾驶室模态和发动机二阶阶激励耦合引起。通过对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进行优化,以及降低怠速工况发动机转速,解决了驾驶室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某轿车采用双离合变速器,在起步爬行工况存在明显的整车抖动现象,并且导致变速器异响。本文通过试验分析手段发现整车抖动频率与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以及转速差相关,结合离合器颤振的发生机理和发生条件,得出离合器执行过程中压力变化引起的颤振是整车爬行抖动的主要原因,离合器压力变化主要与本身结构参数—离合器不平整度(MGF)相关,通过整车试验方法和主观评价方法分析不同的离合器MGF值对整车抖动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MGF值,有效解决该车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某款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问题,结合多自由度系统振动解耦和固有频率匹配理论,应用ADAMS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同时以解耦率目标函数,通过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悬置刚度进行优化能有效提高解耦率,改善系统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12.
An 8 degree-of-freedom (DOF) vehicl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vertic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haust system excited by road surface inputs. The simplification of an exhaust system relevant to the vehicle model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steps of exhaust modal analysis, definition of mass element, exhaust partitioning, parameter acquisition, and simplified exhaust validation. The vehicle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half-vehicle model, simulated using MATLAB/SIMULINK, and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n various road profil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hicle model effectively represents the dynamics of the vehicle characteristic in vertical vibration.  相似文献   

13.
路桥过渡段车路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寻路桥过渡段桥台与引道之间容许差异沉降的理论确定方法,车辆采用两自由度体系模型,路桥过渡段采用不设搭板的台阶模型,行进方向取下桥向,认为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作自由振动,给出了车辆振动方程和初始条件,分别用振型叠加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法进行了车路动力学分析,求出了人的竖向加速度和路面对车辆的作用力。2种方法计算结果非常吻合,表明当车辆模型和路桥过渡段模型较复杂时,路桥过渡段车路动力学分析可以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其中拉氏数值逆变换采用Crump法,计算程序的编制采用MATLAB语言。  相似文献   

14.
求解公路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不仅能为设计提供参考,还可以为桥梁运营阶段的管理和养护提供依据。对比分析车桥耦合振动的隐式和显式分析方法,分别在Matlab自编程序和LS-DYNA有限元程序中建立隐式模型和显式模型,以一座简支空心板梁桥为算例,用两种分析方法分别求解该桥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建模分析方法各有利弊,显式建模计算结果峰值偏大,综合考虑,建议采用隐式建模分析方法求解车桥耦合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汽车车身垂直加速度的典型道路路面谱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汽车振动模型为研究对象,推导出以汽车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作为输入信号、路面不平度作为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及其模拟图,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求解路面不平度,对路面不平度进行谱估计完成路谱的识别。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处理分析,说明该方法理论依据正确可行,可以为虚拟样机仿真路面的生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整车振动试验时,采集前端受车载电源、温度及噪声等外部环境的干扰数值易偏离真实数值,给后续信号处理带来了误差甚至错误,因此振动信号的预处理在信号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对汽车振动原始信号进行消除趋势项处理的主要方法,并在MATLAB编程平台上进行算法编程实现,给出了主要的程序代码。结果表明,振动信号在消除趋势项后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车型在侧滑门关闭和行驶过程中,车身侧围振动明显过大的现象进行试验和CAE分析.找到了侧围振动过大的根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将振动幅值降低到了主观评价可以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电磁馈能式悬架方案设计与节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磁馈能式悬架是一种能够回收汽车垂直振动能量的新型悬架系统.阐述了电磁馈能式悬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设计方案,并建市了电磁馈能式悬架模型.运用CARSIM及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分析了电磁馈能式悬架的节能情况.结果表明,电磁馈能式悬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收振动能量.经分析可知,结构阻尼、馈能元件阻尼器及充电电路性能是影响馈能元件能量回收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时培成  高立新 《汽车工程》2011,33(12):1057-1061
针对某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偏高和振动耦合严重的问题,建立了该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模型,并对悬置元件的主刚度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分析找出的少量敏感参数为设计变量,结合振动解耦和固有频率匹配理论,对该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能力有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车辆座椅悬架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炎权  刘少军  朱浩  蔡丹 《汽车工程》2006,28(7):667-670
设计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车辆座椅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用ADAMS对系统建立三维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设计系统模糊控制器,并联合两者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能使该系统较好抑制垂直振动加速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