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拱轴系数m作为悬链线的线形特征,其对于悬链线主拱圈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大型分析软件Ansys,针对600m跨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拱轴系数优化设计,得到了主拱圈截面的拱轴系数对于主拱圈的影响,结果表明拱轴系数应采用相对较大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悬索桥主缆缠丝拉力的变化过程和主缆缠丝预加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重庆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主桥工程实例,在原设计缠丝初始导入力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与比较,对该桥主缆缠丝的原设计初拉力进行了修正,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ANSYS优化模块对受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悬索桥主缆进行找形分析,采用抛物线成桥计算理论确定满足边界几何约束的初始几何模型,对初始模型求解后进行节点纵向位移的反向迭代,直到吊索节点的几何边界约束收敛后得到成桥主缆线形。采用经典悬链线理论进行找形结果验证,优化找形的计算结果能够达到相同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主拱圈的线形控制质量直接影响着成桥后全桥的受力,又因其吊装施工过程是全桥建设当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工序,而扣索张拉过程又是调节主拱圈线型的重要施工步骤。因此,研究吊装施工过程中扣索张拉环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该施工过程,文章提出主拱圈关键节点扣索张拉过程纵桥向与竖桥向位移变化的理论表达式,通过Midas软件建立罗文大桥的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提取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罗文大桥主拱圈拱段张拉方案安全、可靠,在整个过程中各控制点纵向、竖向最大位移分别达到-14.6mm和32.6mm,有较大安全富余;后续拱肋节段的安装精度受之前安装的影响,并在施工过程中主拱圈线形变化遵循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座50+90+50m三跨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特点,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线形监控总体框架系统,然后基于前进和倒退分析对桥梁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再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对下一阶段的立模标高进行准确预报。线形监控的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实用高效,在确保高精度合拢的同时,成桥线形平顺美观,达到了很好的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座跨越湘江的桥梁工程分析特大桥梁悬浇连续梁施工技术,该工程主桥为跨航道主桥,预应力混凝土悬浇连续梁结构,结合桥梁特点及实际情况,悬浇段采用挂篮悬臂施工,现浇段采用钢管桩支架施工。建成以后内力和线形符合要求,梁体曲线圆顺,合龙精度较高,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一座净跨为220m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式中承拱桥施工控制项目为依托,针对同一对吊杆上、下游索力偏差较大的情况,在常规影响矩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单根索力影响矩阵方法,并结合数值仿真理论和迭代算法,提出确定混凝土桁架式中承拱桥吊杆成桥索力调整方案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单根吊杆张拉的影响矩阵,通过迭代算法,求解吊杆索力调整值;同时对依托工程的吊杆张拉索力调整方案进行设计,通过有限次的迭代运算,可使最终的计算成桥吊杆索力与目标索力的偏差达到5%以下,并通过实测成桥索力与设计值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实测成桥索力与目标成桥索力误差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长春机场大道跨长吉城际铁路立交桥上跨长吉城际铁路,由于对跨越高速铁路安全性的要求较高,通过对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建桥条件的综合分析,对三种主桥桥型方案,即:转体2×75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顶推(40+70+40)m钢箱连续梁、悬浇(40+70+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从跨越城际铁路的适应性、安全性、工程经济性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论证。经过综合比选,确定长春机场大道立交桥跨越长吉城际主桥采用2×75m预应力混凝土T构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公路跨越城际铁路的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的安全问题,为大桥的顺利立项和获批创造了有利条件,给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矮塔斜拉桥(又称部分斜拉桥)主要以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在外观上类似普通斜拉桥,而在受力区别于施工技术方面,它更接近连续刚构(连续梁)桥,大桥造型美观、造价经济合理。本文以主跨65m+108m+65m双塔单索面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工程为背景,同时为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进行剖析,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
矮塔斜拉桥(又称部分斜拉桥)主要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在外观上类似普通斜拉桥,而在受力区别与施工技术方面,它更接近连续刚构(连续梁)桥,大桥造型美观、造价经济合理。本文以主跨65m+108m+65m双塔单索面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同时为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进行部析,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1.
综合大跨悬索桥资料、结合我省河南县宁木特悬索桥施工的实际,对主边跨比、垂跨比、桥面宽跨比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施工时常规选用值,同时对支承体系做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进行扩容高速公路路线线形设计,文章以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通过旧路现状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扩容公路线形拟合设计原则和规划思路,并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论证,结果显示平面实测点位约有99.46%的点位校差在-0.1~0.1m,纵面实测点位约有96.61%的点高程值校差在-0.05~0.05m,有84.41%的点高程值较差在-0.03~0.03m,符合控制的误差要求,最后提出了基于功能需求和施工便利的横坡拟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封铰时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圈受力性能及拱圈线形会产生影响。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最佳封铰时机,文章以六律邕江大桥在建工程为依托,采用"过程最优,结果可控"的斜拉扣挂一次张拉施工优化计算方法,从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圈应力、拱圈线形、白噪声误差实验三方面对七种封铰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六律邕江大桥7种封铰方案均可行,最佳封铰时机为封铰方案三;小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扣索力、线形优化前后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架吊装施工过程中,对主拱轴线的控制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测量控制原理及技术要求,提出一种拱桥吊装过程中线形监测方法——勾股定理函数求解法,并运用该方法计算得出各个观测点的坐标,与传统的"AUTO CAD描绘法"求出的精确坐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原理清晰、操作简单易行,结果满足吊装线形监测精度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线形监测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导致了汽车通行量大幅度增多,由此引发的汽车燃烧事件增多,汽车燃烧事件一旦发生,将对桥梁结构造成极大威胁。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定义的钢丝热工参数和油罐车升温曲线对主缆施加温度荷载,分析油罐车在三塔悬索桥主跨跨中发生燃烧时桥梁结构主缆相应的瞬态温度场和力学时变性能,并根据热-结构耦合理论计算出主缆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衰退规律,以此得到三塔悬索桥油罐车火灾下的破坏时间,为制定大跨径缆索体系桥梁的抗火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悬浇钢筋混凝土拱桥合龙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龙段是悬浇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其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成桥后的线形以及受力状态,进而决定桥梁施工完成后是否达到合理成桥状态。文章以贵州木蓬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以其合理成桥状态为目标,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计算,分析了不同合龙方案、合龙温度以及拱圈合龙后的拆索顺序对成桥后主拱圈的应力和挠度的影响,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合龙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的施工线形控制与预测是斜拉桥安全施工与运营的关键。文章以某大跨度斜拉桥工程为背景,针对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线形控制与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斜拉桥线形预测模型。通过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影响斜拉桥结构响应的随机变量与主梁线形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斜拉桥线形预测模型。相关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粒子群算法对于支持向量机参数的寻优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基于非线性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精度最高,平均误差<0.005 m;提出的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主梁节段的线形标高,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理论值的平均相对误差<2%,可为斜拉桥施工线形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便捷地计算同沟敷设输油管道沿线温度,文中对同沟敷设输油管道周围土壤稳态传热温度场与沿线温度解析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管道周围土壤稳态传热温度场计算模型,应用保角变换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导出了土壤稳态传热温度场与输油管道沿线温度解析表达式。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应用该解析表达式进行实例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最大误差仅为0.58℃,表明该解析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斜拉扣挂法属于拱桥无支架缆索吊装法的一种,其基本思路是在加工厂制作拱肋块段,现场分段起吊至设计位置,采用斜拉索结构承载拱肋自重、控制拱肋线形,最终完成拱肋合龙。文章依托某主跨507m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工程实例,介绍了斜拉扣挂法施工阶段索力计算分析方法,提出了扣塔受力计算分析的优化算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跨PC连续刚构桥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某(45+2×80+45)m大跨PC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在统计国内多个设计实例的基础上,总结笔者多年设计经验,对大跨PC连续刚构桥设计中的结构参数拟定、结构预应力设计、结构分析计算等多个设计要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为此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