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突飞猛进,汽车产业蒸蒸日上,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需要大批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显然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2012年,人社部下发了《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97号),2012年9月,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被确定为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扩大试点学校的试点专业。1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了"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开启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进校企双主体一体化育人的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联合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企业顶岗实习》校本教材,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提升双导师、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研讨能力,实现了学校课程和顶岗实习内容对接贯  相似文献   

3.
正1研究背景2017年7月10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黑龙江省教育厅遴选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办学35年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深化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结合我国国情,大胆走出了本土化创新之路。一是进行了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在全省推广了经验。二是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建设了能够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广州实家-拉姆车房汽车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开展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招生培养工作。文章通过校企合作的选择、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建、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师资建设以及相关保障制度建设对整个试点工作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新能源汽车维修后市场出现人才不足的现象,如何尽快培养新能源汽车维护人才,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阐述了在中职学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必要性及如何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1中职学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必要性以宁波为例,2010年7月,宁波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的25个城市之一。2016年,宁波市颁布了《2016-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难以有效衔接的问题,在纯电动汽车构造与维修核心课程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并提出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教学环境与岗位条件、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校企角色转化"四个对接"教学改革思路。基于职教云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理实一体化互动教学,通过建设专业一体化教学区域、双师型教学团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课改保驾护航,从而促进学生故障分析、维修计划制定以及实车维修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职业学校如何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过渡时期教好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这门课程,文章则主要从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教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以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例,探究新能源汽车维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突出以岗位能力素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教观念,为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做尝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汽车钣金与涂装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提出新要求。加强汽车钣金与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可以优化汽车钣金与涂装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育人方式,提升一体化教学水平。本文结合汽车钣金与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价值,分析目前汽车钣金与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问题,最后提出汽车钣金与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从而促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汽车钣金与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对于技能比赛存在着"重成绩、轻转化"的现象,导致只有少部分教师和学生受益,这与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相背。本文以《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为例,阐述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基于技能大赛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成效,以期为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我校的汽车技术系于本学期搬入新校区,为了保证新校区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工作的落实,调动全系教师积极性,经过研讨决定以汽车维修专业为试点,通过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努力建设骨干专业。1确定骨干专业,整合教学资源我校的汽车技术系现有汽车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钣金与涂装等3个专业。为了树立学院品牌,提升汽车技术系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与汽车后市场紧密结合,学院决定对专业进行优化整合,确定汽车维修专业为我系骨干专业。借着搬入新校区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课程肩负育人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汽车专业积极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基于SPOC的混合是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对应的技术类人才需求也逐步提升。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中职院校能够对学校所设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加强重视,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开发研究,突显工学结合,创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运用,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时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许多学校的广泛认同,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微课风",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更是把微课开发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首要选择。在此,笔者选取汽车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中的气缸磨损测量为主题,阐述汽车维修专业微课的制作过程,并提出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的背景,总结了我院推进校企合作的经验成果和不足,提出了将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向,对其他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玲艳 《时代汽车》2023,(11):59-61
传统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汽车电路、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空调、汽车机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在传统汽车维修专业中,增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专业,此课程的增设,对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起到了辅助作用。因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为切入点,然后结合传统汽车维修专业中增设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教学现状问题,提出相关教学路径策略,希望以此为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院校要积极响应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首批试点院校,我院有11个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汽车专业的两个重要试点领域,如何实施好这项工作,是我院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开展已经有十余年了,对其教育的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近年来在中职院校中兴起的热门专业,其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正因如此,其教学也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目前中职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教学文效果欠佳。文章主要分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堂教学现状,根据如今社会背环境,浅析了中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并提出具体措施,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历年来,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为导向。本文就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基于技能大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开展论述,以期为促进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一、汽车维护课程改革简述汽车维护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指在用实操训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企业最基本的保养操作,并对后续汽车各模块的学习起到很好地铺垫作用。根据多年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开发的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学生进入汽车维修企业的入门课程为依据,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1.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操作规范和正确使用工具,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轿车2万千米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教育部有关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经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推荐,确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和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与三一众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与内蒙古信得惠汽车管理公司联合申报为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创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