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悬架与车身相连,两端安装车轮。用以在车架(或车身)与车轮之间传递各种力和力矩的连接装置的总称。对于载货汽车而言,它是用来连接车架的;对于轿车、轻型车、微型车而言。它是用来连接车身骨架和车轴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大量轿车相关设计标准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在轿车外部造型设计中涉及到的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空气动力性及乘座舒适性等技术性问题。特别就行人保护和碰撞后对车辆本身的损坏等被动安全性问题对轿车车身外部造型设计的要求,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原型轿车结构的概念轿车侧面碰撞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和底盘结构的用于侧面碰撞的原型轿车有限元模型,在其基础上通过加长轴距构建了概念轿车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侧面碰撞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概念轿车车身结构进行了局部更改,对改进后概念轿车重新进行了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身更改后的概念轿车与原型轿车侧面碰撞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概念轿车车身也具有优良的侧面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正>1轿车车身吸能区的作用现在轿车的车身设计中要考虑保证乘客的安全,车身除了要求强度高,能够承载车辆的整备质量和乘客的质量,还要能够承受行驶中地面的冲击力。但在碰撞时轿车车身不是刚性的,在轿车车身的发动机室部位和行李箱部位设计了吸能区,也叫碰撞挤压区,这个区域是允许变形的。在碰撞时,车身部件通过变形来把汽车运动的动能转换成车身钢板变形的机械能,从而保证乘客室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5.
确保事故车车身修复后安全性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轿车的各总成和部件都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身上,车身修理的质量不仅对轿车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轿车的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轿车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保护乘员,在车身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上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采用碰撞能量吸收区域(吸能区)的设计和大量选用高强度钢板。因此,对于现代轿车车身的修理,除了要恢复其美丽的外观外,还必须重视车身安全性能的恢复,否则轿车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轿车二次碰撞事故中乘员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要保证碰撞事故车车身修复后的安全性,在车身修理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轿车结构设计中,外部造型直接影响轿车的美观,是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考虑的因素,然而内部结构不被人关注,轿车内部结构设计在整车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前围流水槽是车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保证了车身的扭转刚度,改善座舱的舒适环境,提高碰撞时车身的安全性能,同时前围流水槽是车身前部排水的主要路径,需要其保证来自前挡风玻璃的雨水顺利排出车外的同时,不进入发舱及驾驶室,因此需要在前围流水槽结构设计过程中重要考虑结构防锈,文章主要论述轿车前围流水槽防锈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车身外形是轿车品牌的标志和象征,车身造型设计是汽车风格的集中体现。文中阐述了研究现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意义和作用、车身造型的演变;指出现代轿车的外形设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追求动感、张扬个性的造型已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全铝车身电动轿车正面碰撞的耐撞性,应用ANSA建立了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有限元模型。依据C-NCAP对车身加速度、碰撞速度、车门变形量指标的规定,在LS-DYNA中对所建的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仿真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铝车身电动轿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身加速度大,在0.033 s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59.6g,高于C-NCAP指标中的目标值50g;前侧车门的最大变形量为41.72 mm,高于C-NCAP指标中的目标值40 mm。针对全铝车身电动轿车正面碰撞存在的问题,设计使用4因素3水平的标准正交矩阵,对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车身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利用LS-DYNA依次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车身加速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对仿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获得了最优方案,即前防撞梁厚度3 mm,吸能盒厚度3.5 mm,前纵梁厚度2.8 mm,前防撞梁材料7003。优化结果表明:与基础模型方案相比,优化后车身加速度降低了23.8%,前侧车门变形量减小了9.6%,增强了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耐撞性,为全铝车身电动轿车正面碰撞安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较好地实现汽车的安全性,现代轿车的承载式车身一般都采用防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这对车身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轿车碰撞类型与车身的安全性车身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3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实验证明,在纵向碰撞(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事故中,前部和后部均为弹性结构而中部为刚性结构,  相似文献   

11.
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姚明 《世界汽车》2002,(11):52-52,55
(上接2002年第8期) 误区六:三厢才是主流车型 传统的轿车车身造型是由三个明显的"厢"组成,即前面放置发动机的发动机舱、车身中间的乘员舱以及车后的行李箱,这种造型称为三厢式车身,即"有头有尾".此外,近年轿车造型上还有一种新风格,即两厢式车身.两厢式轿车的前部与三厢式的前部没有什么区别,作用也一样,不同之处是两厢式轿车将乘员舱近似等高度地向后延伸,把后行李箱和乘员舱合为一体.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主偏爱三厢车,认为"有头有尾"才有气派,或者"有头有尾"才吉利.而对于国际流行的两厢式轿车,很多人都冷眼相看,对它说"NO".  相似文献   

13.
老车  建明 《汽车知识》2008,(11):62-67
62 悬挂作用 悬挂是指车轮与车身之间连接的部分,因此,如果从形式上看,它有两个主要作甩一是将车轮挂在车身下面;一是将车身支撑在车轮上面,起到“启下承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详尽地阐述了Mazda6轿车的车身设计特点:具有新颖的动感外形;内饰设计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和视觉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展现出宽敞的空间和独特的风格;装备了完整的车身附件及安全装备;车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介绍了Mazda6轿车车身的防碰撞结构,该车型能够满足55km/h正面碰撞、55km/h侧面碰撞以及美国的80km/h斜后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汽车发生严重损坏,涉及到车身底板发生变形,无须全部更换车身时,应先进行车身底板校正和车身校正,再修复损坏的车身钣金件。车身底板校正的全部完成,保证了车身底板的立体位置,可以保证轿车车身的总体位置。确定了发动机总成和前悬架的安放位置,可恢复汽车车轮的定位角度及其他总成的定位。车身底板校正后,再进行车身钣金修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Audi牌轿车外形为基础,AudiA4轿车为主线,通过对Audi轿车外形总体评价、造型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及车身尺寸比例3个部分,深入地阐述了Audi轿车外形设计的发展过程和造型特点。第1部分通过图片展示,着重解释了车头、车尾、前照灯、尾灯及侧围特征线的设计意图;第2部分通过车型对比,探讨车身各部分活装件装配工艺与造型之间的关系;第3部分对Audi轿车外形演变进行了总结,并预测了外形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承载式车身前纵梁前端与散热器框架的连接(焊接)部位,由于焊点相对集中,发生撞击或碰撞时,往往会折曲、死褶或破裂(图1),这给轿车车身的修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际的车身修复过程中,一旦碰到前纵梁折曲、弯曲严重或破裂,往往放弃对前纵梁进行拉伸、整形修复,而是经过粗放拉伸后,对原损伤前纵梁进行科学分割,换上新的前纵梁组件。本文阐述承载式车身前纵梁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的几种更换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后,轿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文章通过介绍车身布置新方案、空气动力特性、车身安全特性以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阐述了轿车车身结构的新动向,如取消中柱;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及塑料等材料,以及采用新型车身结构来满足碰撞要求,同时减轻整车质量。车身结构也越来越考虑到减少车身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相似文献   

19.
愈发低调     
《汽车知识》2014,(6):20-21
大众发布了全新的途锐车型。新款车型包括有全新设计的前脸和尾部造型、新车身颜色和新款轮毂。另外,大众汽车为所有搭载V6TDI(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的车型新增了一系列标准配置,包括碰撞后自动制动系统,当事故发生时可自动制动防止二次碰撞、双氙气大灯及滑行功能等。当车辆在下坡行驶时,或任何无需加速的行驶状态下,发动机可断开与8速自动变速器的连接,中断动力传输,  相似文献   

20.
轿车白车身由3000~6000个焊点将数百个薄板冲压零件拼装得到。电阻点焊作为最主要的轿车车身连接工艺形式,完成90%以上的轿车车身连接工作量。其强度直接决定了汽车车身连接的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