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小长 《时代汽车》2023,(21):101-103
纯电动车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动力电池一直难以突破瓶颈,使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了需要着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对电池的要求较高,厂商也不得不使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具有快速充电和放电功能的电池,此类电池寿命长、可循环利用,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在此背景下,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厂商在回收处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不计,且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鉴于此,本文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详细意见,希望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现状,在蓄电池储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制动能量驱动SR电机工作,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给用电设备或给蓄电池充电;在汽车起步或加速过程中,SR电机既为传动系提供动力又带动压气机给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改善燃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几种比较新颖的节能技术,诸如能量收集与储存新技术,汽车行驶中的能量回收再生技术,电容器和电池二次电池能量回收再生技术,飞轮电动汽车的能量与利用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动力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处理?动力电池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科学的回收利用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和预测2014~2024年我国各类型废旧动力电池报废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未来报废动力电池可回收利用金属的理论总量。针对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建立了经济性分析模型,并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经济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我国制定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的财税支持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动力电池的快速增长,我国正面临着电池寿命结束后废旧电池管理的难题。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政策完善等方面的挑战。为此,剖析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法规、再利用可行性、主要问题及难点等,提出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6.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能力低时,电池充电能力无法兼顾模式切换调速发电和能量回收发电,滑行能量回收过程模式切换会引起整车不平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过程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根据车辆实时信息识别模式切换类型和能量回收的状态,模式切换类型为串联切换并联并且车辆处于能量回收状态,通过降低发动机扭矩至断油扭矩和延长模式切换的调速时间,减小调速过程发电机的发电功率。整车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能够保证轮端按照目标回收扭矩进行回收,并显著提升了滑行能量回收过程模式切换的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汽车制动缓速器实现能量回收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制动缓速器因其有效降低制动系负荷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在缓速的过程中制动能量却大量浪费了。本文通过对汽车可回收的制动能量的推算,对超级电容器作为制动能量回收储能装置的分析,提出利用超级电容器构成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设想,实现制动能量的有效回收,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分配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V)行驶过程中双电源的能量投入比例,更好地保护电池,本文讨论了“FC+B”汽车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了一种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能量管理系统模型,并对该能量管理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定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可有效判断并计算需求功率,准确分配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功率,使FCHV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动力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处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废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了其回收处理过程的数据清单,分析和对比了回收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负荷,为我国探索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路线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电池回收市场的回收情况,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体系的对策。该对策有利于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市场,以促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回收政策、自主创新等多种途径能够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准,助推我国电池回收逐步实现大型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十多年,汽车用动力电池迎来第一波规模化的退役潮,锂电回收利用成为重要课题,但回收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宜在电动自行车上使用。此文将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使用环境进行对比,并对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产生的风险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 汽车回收利用对汽车节能减排的影响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包括废旧零部件的再使用、再制造,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能量回收等多种内容,对汽车节能减排的影响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亟需解决.近年国家出台了多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规范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门槛.本文简述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政策及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和当前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力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工作范围宽等特点,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动力锂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动力锂电池的资源化价值、回收利用技术,最后对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也不断地在更多的国家被研发推广。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做了新的诠释。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国外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动力蓄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然而,电池都具有一定的寿命,对报废电池的回收研究是动力蓄电池生命全周期研究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回收具有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对锂离子蓄电池回收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火法冶炼、湿法冶炼和预处理回收工艺,并构想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动力电池的回收工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烁宇  郭鹏  徐振宁  安林春 《时代汽车》2023,(6):105-108+156
制动能量回收作为车辆应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能量经济性、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舒适性等性能的重要因素,部分车企已经明确提出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截止时间。因此,深入研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普及现代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能量回收的研究现状、回收方式和控制策略等内容,指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今后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制约因素,综合汽车制动动力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电机制动与机械制动并行控制和电池耐受性分析,提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的联合控制策略.基于Simulink和Cruise软件平台进行了系统建模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法规制动条件下的制动能量回收,回收率达13.7%,提高续驶里程16.4%.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力电池能量状态估计和车辆能耗预测的续驶里程估计模型。电池能量状态估计采用电池状态模型估计电池剩余的可用能量,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利用纯电动车测试数据,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车辆能耗参数,结合行驶工况预测汽车能耗,进而计算续驶里程。与传统的续驶里程估计方法相比,基于电池能量状态估计和整车能耗预测的续驶里程估计模型的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碳中和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逐渐被人们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重点,在减少碳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问题,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能量管理策略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获取、电催化剂和能量管理策略,混合动力电池汽车的机电耦合技术、能量管理策略和制动能量回收方向,对具体减碳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奚旺 《汽车知识》2012,(5):48-53
什么是能量回收系统?为什么F1要引入能量回收系统?什么是飞轮动能回收系统?飞轮是怎样储存能量的?什么是电池-电机动能回收系统?什么是电机飞轮动能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