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21年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这是上海“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体系性政策措施,也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瞻性政策引导。长三角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强的产业聚集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消费市场,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加之插混车型的市场容量大,上海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作为引导全行业的风向标,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国际化产业发展和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广州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是当前带动广州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广州应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提升汽车产业多元化、品牌化、自主化水平,重点提高汽车研发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建立发展新优势。本文对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余茂君 《时代汽车》2013,(12):62-65
广州车展自创办以来,一直贴合行业需求,以展示最新汽车技术,预示产业发展方向为己任。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过去十年,广州车展持续关注国际汽车产业新潮流、新趋势,与海内外汽车制造企业携手并进,引领汽车设计与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从而被誉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杨絮 《世界汽车》2009,(10):92-97
目前,汽车产业发展是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当前经济形势整体企稳回暖,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受到国内外的重点关注。本次论坛的召开,不仅回顾了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同时也探讨了当前汽车产业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汽车生产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未来几年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备受关注。论坛直面金融危机,勇敢地担起了加强政企对话、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危机中谋求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次论坛是中国汽车产业界的一次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5.
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日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次科博会中汽车产业是重点展出内容,在4号馆设立了汽车科技展.汽车产业是一个开放、兼容的产业,中国汽车产业近些年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卫星导航、云计算、新材料等高尖端技术都将支撑整个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是一台移动在城市物联网中的智能计算机,本次科博会上展示了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雏形.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回归理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在冷静思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新能源汽车"降温"不代表国家已经放弃了新能源汽车,在本次科博会上可以发现新能源依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很多企业在不断摸索创新,虽然新能源汽车不可能短时间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研发中很多新技术却反哺了常规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6.
1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60年的历史,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制造体系,具有世界第一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还缺乏核心的竞争力,汽车产品的使用与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2年中国进口了2.84亿t石油,进口占到58%,2013年可能达到60%。所以在石油供应问题上,汽车产业将首当其冲。环境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递     
<正>头条新闻苗圩:T10企业要引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讯,2010年3月20—21日,2010年中国汽车T10峰会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出席会议。会议就中国汽车T10企业共同研究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等问题形成了共识。苗圩围绕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汽车产品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发表了讲话。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23,(4):46-49
<正>近几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诸多变革,现已迈向产业新常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新能源车这一重要驱动力正在上演“中国速度”。主机厂正面临行业新能源转型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罗兰贝格与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发布《汽车人群洞察与购车决策白皮书》,从消费者出发,深度解读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变迁。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349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7.3%和6.9%,连续六年引领世界第一,继续成为最受关注区域市场。据预测,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1 0年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速。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新科技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正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参与者跨界入局,推动汽车向智能化转型;新能源技术进步和环保压力推动汽车向电动化和轻量化转型。未来的汽车成为充满智慧的"有机体",未来的交通模式也将更高效而多样。新的产业背景及新生代独特的消费  相似文献   

10.
《天津汽车》2010,(1):7-7
2010年,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将在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中抢抓机遇,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链,建设3大工业园区,争取早日将汽车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引领技术发展趋势发布技术解决方案寻求产业合作模式探讨正常制定方向2场企业高层访谈—激荡汽车强国之梦—自主创新产业强国主持嘉宾:赵福全教授,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内容简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在日益激烈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车社会悄然而至。汽车社会的行进过程中,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汽车产业如何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笔者认为,打造我国汽车社会健康生态链要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然而,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前行。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注册汽车2188万辆,保有量净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球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轿车在产业中主体地位日益明显.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带动下,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依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长率达33.4%.  相似文献   

15.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汽车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针对当下汽车市场的情况,围绕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芯片、智能网联、数字化转型、产业管理、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看法,给汽车标准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利于发挥标准带动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专业从事汽车标准化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第一时间成立专项研究团队,全程跟踪、系统梳理、深入研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汽车提案,从汽车标准化视角系统领会报告和提案涉及汽车产业关键要点,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助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汽车纵横》2020,(3):20-23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也进入市场深度调整的新阶段,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进入市场驱动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坚持战略引领,把握好电动汽车引领转型升级的方向,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从技术升级、跨界融合、政策创新几方面发表了对这一主题的重要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新技术和新变革加速落地。技术创新正成为驱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深入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层面正革故鼎新。汽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浪潮中独树一帜,加速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深度转变。为此,《汽车纵横》梳理出汽车行业十大年度创新技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汽车产业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时期随着中国汽车产能不断扩大,汽车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牌和车型不断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也日趋理性,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的影响下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但很难出现2002~2003年时那种产业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超过700万辆,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三、汽车消费世界第二的汽车产销大国。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象征,汽车是各项新技术应用的落脚点。在全球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必然。汽车产业的产品、技术、模式、业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汽车行业进入颠覆性改造与革新的崭新阶段。由湖北东风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与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联合出品的《汽车科技》,从1973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发言者,持续为推动中国汽车领域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