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直流充电为基础的大功率快速充电是国家倡导的重要发展方向,GB/T 27930—2015和GB/T18487.1—2015是整车和直流充电设施进行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作为汽车公告强检项目,为验证整车通信协议实现与标准的一致性,本文设计了对待测电动汽车进行通信协议检测的系统。该系统不但包括正常充电流程的检测,而且能检验电动汽车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基于大量的检测数据,归纳出几种被测车辆容易出现的通信协议问题并给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线充电系统测试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品质的保证,测试技术的研究有助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无线充电标准设备现状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现状进行综述,然后系统地介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分类及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阶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通信协议、车桩互操作性技术标准及要求,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和充电接口性能的分析,得出我国的充电模式可以采用几种模式并用的方式,即自充电模式为主(包括大功率快速充电及普通充电),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换电模式及无线充电模式为补充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无线充电技术以换电和传导充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推广。本文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无线充电的技术难点以及相关标准和测试情况,最后提出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电动汽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充电的重要支撑技术,为实现不同无线充电设备的互联互通,基于端口阻抗的互操作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互操作测试。然而由于地面端、车载端设备的实际安装环境差异以及用于评价的基准设备的制作公差问题,常常导致用于评价互操作性的基准区域边界与实际边界有所偏差,增加测试结果的误判率,然而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容忍区域确定方法以提升互操作评价准确性。本文通过建立端口阻抗与互操作关联表征模型,结合电动汽车国标参考设备参数范围,研究设备公差对端口阻抗影响的量化取值,基于误差传递理论提出了一种互操作阻抗边界容忍区域确定方法,可有效降低互操作性测试误判率,进一步提升端口阻抗评价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周侗 《汽车电器》2022,(11):24-26+30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强国发展的国家战略,纯电动汽车(EV)则成为了主要突破口。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问题上,主流的标准有ISO 15118和DIN 70121,中国于2015年底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相关的充电系列标准,包括通用要求、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等内容。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简单、易用的应用层充电协议,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充电协议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应用需求中的功率传输特征,给出了常用的系统电路架构。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历程,对目前主流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面向市场商用的条件,对应用了无线充电的国内外主要车企以及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概况了目前国内外标准化的现状,此外,也对目前行业内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示范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面向商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技术研究及市场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线充电作为汽车自动驾驶的重要一环受到了广泛关注,无线充电系统通过磁耦合进行能量传输,其工作过程中的电磁兼容问题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针对小功率无线能量传输已经有相关的标准规范可以参考,但是车辆这种大功率的无线能量传输尚无标准可参考。基于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38775.5—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文解读了GB/T 38775.5—2021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并且给出了样品测试时的影响因素及要求,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本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源泉。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其动力电池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充电系统是电动汽车正常使用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国家已出台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并且在国家推出的多项优惠政策推动下,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设作为配套设施的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  相似文献   

10.
<正>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不需通过电线的连接,可以将电力传送给电动汽车给电池充电,这叫无线充电或非接触式充电。试想一想,未来只要将电动汽车停在埋设有无线充电设备的停车场与路旁停车位上,打开车上充电开关,电动汽车就能自动完成充电,看不到一排排充电桩,也不需要从车上拉扯下粘着灰尘的充电电缆,该是什么情景!电动公交车还可以一边行驶一边进行无线充电,公交汽  相似文献   

11.
赵兴福  魏健 《上海汽车》2012,(6):3-6,21
分析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技术的特点,介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现状,其中重点介绍最接近实用的电磁感应式技术.然后以行驶中的充电技术为重点,对将来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多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极其限制电动汽车的普及.而无线充电技术多以电路较简单的较成熟的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为主,电磁感应的磁场发散性较强,对距离及放电受电线圈要求位置要求较高.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多针对固定汽车型号.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接收次级回路的参数,从而控制主回路电容调制,以自动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各项要求逐渐提高,车辆朝着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发展。车联网、无线通信、远距离无线通信、专用短程通信、5G通信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汽车FOTA技术应用提供充足条件。本文系统阐述了电动汽车FOTA系统的组成方案、升级流程和升级方式,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FOTA的测试目的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9,(2):12-13
最新的Electrobay电动汽车充电站,使“pay—and—go”付费方式以及“把费用直接划转到家庭用电账单中”付费方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林长加  周雅夫 《天津汽车》2007,(5):18-20,39
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为解决汽车控制单元CAN通信干扰问题,运用ARM7系列LPC2119控制器和CTM1050T隔离CAN收发器,在分析混合动力汽车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基础之上,组建了基于CAN总线多主分布式控制技术的控制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内嵌式CAN控制器的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总成控制系统CAN通信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经试验证明,本系统工作正常、信号稳定及抗干扰能力强,成功实现了与整车CAN网络的通信。  相似文献   

17.
介绍2018版的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主动安全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智能交通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先进安全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功能、分层架构前端传感系、底层执行系统、系统架构、AEB控制策略及AEB与ABS协调控制。最后还介绍新版规则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EV/HEV)的测试项。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CAN总线通用协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钟勇  钟志华  余群明  曾志伟 《汽车工程》2006,28(5):422-426,438
以类菱形混合动力电动汽车(qr_HEV)研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为背景,以CAN总线的车辆应用层通信标准SAE J1939为参考,针对各种类型电动汽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用协议CN2004(包括CN2004A和CN2004B),并对29位ID的通信协议CN2004B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qr_HEV上的运用实践表明该协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保证新能源车辆生产制造环节中,各高压部件与车身电平台、高压负载回路及充电回路的高压电气安全,从而保障整车电气安全质量及车辆使用者的安全,建立了 一套系统化的整车装配过程高压安全检测工艺方案.研究分析了电气化转型趋势下,车辆高压安全对整车制造环节的检测需求和影响.同时分析了各检测项的工艺检测条件,及其对整车装配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的质量,需要引进相应的测试手段。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开放通信协议(NTCIP)的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测试实践。使用测试理论的V模型理论,对厂商提交的产品和系统进行相关测试,以保证系统建设质量。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协议符合性测试和系统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