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汽车行业是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而向零碳排放汽车转型只能部分达成行业的碳中和目标。中国车企亟须对碳中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意味着必须在汽车电动化之外采取更多措施。汽车行业是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而向零碳排放汽车转型只能部分达成行业的碳中和目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汽车行业应当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2021年3月30日,近100名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2021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黄埔分会场活动,探讨该区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双碳"战略要求,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现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指出,国家需要打造一批零碳...  相似文献   

3.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国内正在经历一场涉及各行各业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022年将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国"双碳"目标持续深化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全球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锂电储能需求的增长预期逐步提升,锂资源正逐步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掣肘。全球能源转型发展较快的欧盟和日本均对氢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较高的期望,而中国亦在氢能产业上加快发展步伐。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是碳中和、资源约束、能源安全等三方面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全球碳中和战略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动力电池是实现交通产业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我国抓住发展机遇,产业快速发展,竞争优势凸显。相对比,欧盟发布《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旨在提高欧盟电池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在欧盟电池法全新加严的监管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将对我国循环经济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业界对各类能源的需求逐步提升,能源转化一举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掣肘。而今,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加速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劲的政策动力。就目前的产业形势来看,未来发展前景相对广阔的是交通领域的燃料电池汽车。汽油、柴油作为传统车用燃料,"统治"汽车领域已有百年,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及全球"碳中和"的趋势之下,车用动力的变革已经开始,"用得起、买得起"已经成为不同动力汽车能否商业化推广和落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卓雅 《商用汽车》2023,(1):104-107
<正>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产业转型潮在汽车行业不断升温,脱碳已势在必行。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康明斯已经开启零碳转型的大幕。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于2022年11月正式启用新址。全新的研发中心在进一步强化传统能源动力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将同时加强对多元动力零碳解决方案的探索,被誉为康明斯实现零碳目标的“先锋力量”。  相似文献   

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交通部门在我国碳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仍在继续增加,加快推进交通部门低碳转型极为迫切。分析了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现状和主要特点,结合已有的国家政策、目标和以往的研究,提出交通部门的碳中和发展路径。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需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替代燃料技术推广和能效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将排放控制在1亿t以内。  相似文献   

9.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是对中国经济的严峻挑战,其中棕色产业的压力尤为突出。基于此,从绿色金融与棕色产业的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中国的绿色金融行业现状,发现绿色金融具有环境友好导向和金融业的优势,以及协助完成棕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持。最后,针对绿色金融推动棕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提出了建议,以供政府与投融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0.
1.新能源汽车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国家深化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战略要素,绿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应用将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2.2030/2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推动上游高耗能行业及下游应用领域转型,氢能及氢燃料等清洁能源为终极目标. 3.在贸易战等国际关系变化以及国内"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驱动下,制造业升级驱动氢...  相似文献   

11.
<正>立足用户需求,以本土化战略深耕中国市场,是康明斯进入中国长达近50年来,不断发展前行的关键。如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变革中的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全球动力技术先行者,康明斯不但拥有超过百年的内燃机技术积淀,也在引领低碳及零碳动力技术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1月15-17日,第7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京举办(首次采取线上方式),3天会期内接连举办2场高层论坛和7场专题论坛。在主题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与交通转型"的国际论坛(高层论坛之一)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发表演讲,提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要尽早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必须努力实现4个"低碳化":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3.
当前形势表明,碳治理的紧迫性从未像现在这样明确而迫切。城市道路交通领域在按时达成预定碳目标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为理清各种措施、路径或方法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明晰的治理框架,并把握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路径,以便于更有效的碳中和行动。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归纳与演绎等多种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性解决方案和碳中和措施分系统的基本架构,明确了从系统、分系统、子系统到关键组件的关键线路,对碳中和措施分系统中的两类主要负排放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强调了负排放子系统在城市道路交通实现零碳排状态中的决定性作用。其结论可为其他行业或领域的碳中和措施系统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不可忽视的一项产业。加速推进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推动汽车关联产业绿色发展,正成为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0引言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下,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以绿色低碳作为发展的底色.作为过去以黑色为主的能源经济领域在这次绿色低碳转型中是一重要领域.在这场转型过程中,人才提供着动力源的作用.研究将以能源经济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专业的培养单位、培养程度、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培养体系与国家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23年2月14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在京成立碳分会,来自交通领域的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交流城市交通行业的低碳转型之路。碳分会的设立旨在推动各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交通领域碳减排、绿色出行,搭建城市交通低碳生态圈,洞察“双碳”态势,建立城市交通行业碳计量方法学,在共识下携手实现城市交通出行面向零碳深度变革。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汽车产业中的众多企业都将"可持续发展"列为目标,渴望踏上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得到了较之以往更热切的关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共识,欧盟宣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政府也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确立,汽车行业基于全生命周期开展碳排放管理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必然选择。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的动力电池,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对于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全流程型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生产工艺梳理,构建退役动力蓄电池企业碳排放量化核算方法,并根据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建设零碳工厂的方案,以指导相关企业开展企业组织层面碳排放量化核算以及目标确立、减排方案和建设零碳工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王毅  宋敏 《人民公交》2022,(9):52-54
<正>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应是全社会的重点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等战略部署,以绿色转型为主线,清洁能源为方向,  相似文献   

20.
黄颖 《上海汽车》2022,(12):1-3
<正>自2020年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以来,汽车产业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了减碳行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目标提前至2028年,到2035年在碳达峰的基础上再减排20%以上,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这相比国家“3060”的时间计划又提前了不少。可以说,汽车产业“双碳”目标落地实现的时间节点已近在咫尺。碳排放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