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编者按本期政策研究以"醉驾入刑"十周年为主题,分5个板块介绍酒驾醉驾治理情况。"聚焦"和"成效"两个版块介绍了近十年来在公安交管部门强力治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下,抵制酒驾醉驾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果,以及醉驾入刑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各地"版块介绍了浙江、吉林、江西、广东、山东、湖南、甘肃、山西等地交管部门在积极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酒驾醉驾治理和"零酒驾"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醉驾入刑"以来,"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酒驾现象仍然较多,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宣传和治理。农村地区酒驾多发的原因驾驶人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意识淡漠大部分的农村驾驶人普遍存在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对酒驾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酒驾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有的不去理解也没有认真去学,有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正>近年,在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刚性执法,将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多次开展全国性统一整治行动,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面管控,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覆盖、零容忍,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累数年之功,至今,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14,(7):15-16
<正>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消息,巴西世界杯开赛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酒驾行动,严查酒驾、醉驾以及疲劳驾驶等违法犯罪行为。继世界杯开赛首日交管部门开展整治酒驾第一次全国统一行动后,6月23日,公安部交管局又部署开展了整治酒驾第二次全国统一行动。当日,共查处酒后驾驶2700余起,醉酒驾驶21 0余起。世界杯开赛11天,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1.1万起,醉酒驾驶870起,其中,对醉酒驾驶行为均按照危险驾驶刑事立案,并依法对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5.
自"醉驾入刑"以来,在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将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并多次开展全国性统一治理行动,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面管控,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覆盖、零容忍,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累数年之功,至今,酒驾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酒驾醉驾反复性、顽固性和长期性特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意见》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制定了治理工作计划,每天开展路检路查,定期组织统一行动,重要节日全国联动,开展了"零酒驾"创建行动。严格执法从严管理,发动社会共建共治,加大警力投入,创新治理方式,坚持日常严管与专项打击、集中整治、区域联治相结合,坚持严格  相似文献   

7.
<正>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法者,治之端也"。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驾"被纳入危险驾驶罪,至今已过去8年多。这期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整治醉驾。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酒驾、醉驾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酒后开车是我本事""醉酒开车是小节无伤大雅"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像治理酒驾一样……"一度成为网络热词,既反映出依法治理的成效,也反映出民心民意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是立法需民意.酒驾是汽车社会的公害,酿成的悲剧数不胜数,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惩治醉驾,民有所呼,法必有应."醉驾入刑"法律的制定有充分的民意基础,也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二是执法需严格.十年来,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始终坚持对酒驾醉驾的常态化严管严查,无论普通百姓还是知名人士,无论职...  相似文献   

11.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世界杯期间,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酒驾行动,严查酒驾、醉驾以及疲劳驾驶等违法犯罪行为。在世界杯决赛前,先后开展三次全国性集中整治活动,共查处酒驾3万起,醉驾6700余起。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国因酒驾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6%和33.8%。针对酒驾这一长期困扰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期专题从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及处罚标准、产生酒驾现象的原因、醉酒驾车典型案例的分析、酒后驾车的六大不安全因素、酒后驾驶人管理对策、如何有效治理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国外如何处理酒驾等方面,阐述了饮酒对驾驶员驾车的影响及危害,论述了治理酒后驾车的法律依据、方法和措施,以供广大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增设危险驾驶罪,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行为依法予以刑事处罚。十年来,江苏省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和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始终坚持把查禁酒后驾驶违法犯罪作为防事故、保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酒驾醉驾违法查处力度始终不减,执法规范程度不断增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群众自觉拒绝酒驾的安全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据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70%以上,十年来全国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减少了两万余起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挽救了上万家庭免于破碎、返贫。笔者认为,这组数据有力证明了"醉驾入刑"十年取得的社会治理成果:"上万个",  相似文献   

16.
正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酒驾醉驾行为减少,"开车不喝酒"的观念被广泛传播。然而,相较于城市酒驾治理效果显著,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农村酒驾治理难点劝酒风气助长酒驾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无酒不成宴",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酒驾、醉驾治理的不平凡之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酒驾、醉驾治理的核心经验就是法治。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效果。正是因为"法治",酒驾醉驾才能被法律的缰绳勒住;正是因为坚持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社会传播、社会教育共同发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才深入人心,不断固化形成抵制酒驾、醉驾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正>一、酒驾和醉驾酒精测试酒驾酒精测试: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100毫升,但不足80毫克/100毫升的。醉驾酒精测试:达到或超过80毫克/100毫升的。二、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酒后驾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5月1日是"醉驾入刑"十周年,4月28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发起并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人民公安报社、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广联交通宣传委员会等13家单位主办的醉驾入刑十周年纪念暨倡建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在"醉驾入刑"十周年之际,14家单位共同签署"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发起"抵制酒驾,珍爱生命"的倡议。  相似文献   

20.
酒驾、醉驾已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相关立法的完善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一款能够主动预防酒驾的智能产品十分必要。本款车载酒驾智能防控系统借助车联网技术,将酒驾信息通过云平台送至驾驶员家人及相关监管部门,形成多方监管,主动防御,长期长效的防控机制,最终达到减少酒驾醉驾发生率,提升交通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