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平面内后视镜因反射率单一,不具备防眩目功能;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通过楔形镜片设计实现手动防眩功能;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利用光敏电阻检测汽车前后方光线强弱,控制改变镜片反射率实现自动防眩目功能;流媒体内后视镜借助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广角摄像头,将车后的信息显示在后视镜上的显示屏上,基本扫除车后盲区。通过对各种型式内后视镜的结构与功能实现进行分析,为不同档次定位的车辆内后视镜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车型外后视镜设计中遇到的镜片转动限位问题,首先简要叙述了问题的原因及设计转动限位功能的必要性,然后使用CATIA软件对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证实了基于经验对后视镜镜片阻转限位结构的设计是可行的,为后视镜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在电子流媒体后视镜开发实践上的经验,分析了物理后视镜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指出了后装流媒体后视镜存在的图像变形严重、失真度高、图像画面延时过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前装流媒体后视镜支持宽动态、高帧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设计和具备电子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主控板硬件系统设计,详细论述了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开机及后视摄像头图像实时性、电子防眩目功能控制、智能调节后视视频图像显示区域范围、失效模式控制等关键技术,总结了整个前装流媒体后视镜的实际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外后视镜镜片尺寸及位置的基本要求,对标了部分主流车型外后视镜镜片的关键数据,总结了如何设计合理的外后视镜镜片尺寸及位置,以更好地获得外后视镜的视野性能,提升驾驶员的使用感知。  相似文献   

5.
后视镜作为主动安全装置是驾驶员获得间接视野的重要保证。以HFC1510车型后视镜为例,论述乘用车外后视镜的正向布置和设计方法,利用CATIA三维软件的辅助计算,设计出满足法规及视野要求的镜片尺寸。对后视镜镜头在车身上的位置进行合理布置,使其满足扭头角度、A柱障碍角及旋转轴心的法规要求,同时对镜片沉入镜壳的尺寸,镜片的旋转角度等参数值进行设计,再此基础上校核后视镜的视野满足法规,确立了车用车外后视镜的设计流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市场的重型卡车均存在视觉盲区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利用摄像头加显示屏组合的电子外后视镜,能极大减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在外界光线不良的场景下,电子外后视镜可以通过摄像头光圈调节和图像处理的方式,保证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视野,有效提升安全性.相比传统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体积小,有效减小风阻,提升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并且其横向尺寸也有缩小,有利于狭窄路况会车.  相似文献   

7.
正1全景影像的含义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从后视镜中所观看到的景象、倒车雷达识别的区域皆存在盲区,尤其是在路况复杂时,很难保证汽车控制的准确性。全景影像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情况下,全景影像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摄像头等组成,具备汽车周围环境信息获取、摄像机精准定位、图像转换、图像处理、图像拼接融合及图像显示等功能。全景影像系统中的摄像头主要分布在汽车左外后视镜、右外后视镜、进气格栅、车门把手等位  相似文献   

8.
周雪华 《商用汽车》2014,(20):79-79
大陆集团携旗下车身电子、康迪泰克、马牌轮胎3大事业部前来参展。从展出规模及参观人数来看,车身电子事业部当属本届IAA主角,其展出了旗下轮胎、电子控制系统、电子后视镜、网络应用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产品。其中Pr Viu ASL360全景监控系统在不少参展车辆上都有应用。该全景监控系统在车辆前后左右4个位置安装4个广角摄像头,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自主品牌SUV车型外后视镜造型设计实践中,发现汽车后视镜尺寸偏大,笨重问题,从外后视镜法规要求、结构、造型分块、镜片位置四方面,阐述了对外后视镜形状尺寸影响,提供外形减小解决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确认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别克君威轿车装有电子感光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在后视镜下方的窗口中有一个8方位指南针显示器。下面对电子感光防眩目车内后视镜电路及指南针区域标定作以介绍。1.电子感光防眩目车内后视镜电子感光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可以自动减少来自后面车前照灯的眩目光,时间延迟功能可以防止眩目功能的快速改变。按住车内后视镜左侧的阅读灯开关按钮4s,可以打开或关闭防眩目功能。当左侧的绿灯点亮时,表示电子感光防眩目功能已打开。电子感光防眩目车内后视镜电路如图1所示,车内后视镜变色利用两个光电传感器确定车辆前后的光照条件,当车身后部灯泡亮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摄像头技术在汽车上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各种驾驶辅助以及未来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包括摄像头和雷达等在内的环境传感器的工作。如今,汽车研发人员正进一步挖掘摄像头的潜能,通过监视系统来取代汽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这种有别于传统的设计理念乍一听很有趣,没有了后视镜的汽车,驾驶员如何观察车后视  相似文献   

12.
<正>摄像头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日前,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首次使用展示车来演示摄像监视系统如何取代汽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测试车安装了大陆集团的3款摄像头产品,它们与360°全景摄像头的技术差异在于孔径角的大小不同。在没有了后视镜之后,驾驶员通过位于通常观察方向上的装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2个监视器来观察车内后部及车外两侧的情况。摄像头技术在汽车的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日前,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首次使用展示车来演示摄像监视系统如何取代汽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测试车安装了大陆集团的3款摄  相似文献   

13.
汽车悬挂系统的基本功能,降以适当刚度支承车轮、连接车轮和车身外,还要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改善秤坐舒适性,亦即稳定行驶中的车身姿势,改善操纵稳定等等。这些要求有的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提高车轮安装刚度,势必降低乘坐舒适性。但引入电子控制技术后,为解决这些矛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介绍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功能、原理及典型构造。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种智能摄像头系统,360度全景系统不仅能解决盲点问题,还能提高驾驶安全性。大陆集团正在开发一系列基于360度全景系统的高级驾驶员辅助技术。NCAP法规的日趋严苛以及汽车技术的升级换代,推动着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快速发展。包括大陆集团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加速ADAS技术的研发,整个ADAS应用市场也逐步从高端车型向低端车型渗透。作为ADAS的核心技术,摄像头和雷达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增多。其中,基于鱼眼摄像头的360度全景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倒车辅助、自动泊车技术,还能取代传统后视镜实现后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汽车外后视镜作为重要的汽车安全件之一,其视野是否满足要求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视野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必要条件。文章就轻卡外后视镜视野盲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解决思路,为后视镜设计开发和市场车辆视野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用汽车》2005,(4):38-38
日产最近展示了可利用4个车载摄像头360°显示车辆周围情况的“Around View Monitor”(环视显示器)。这种环视显示器使得司机在进行停车入库等操作时可更容易将车开入合适的位置。环视显示器系统在车辆的车头前格栅、左右侧面外后视镜及尾门安装了4个摄像头。摄像头带有广角镜头,因此可进行实时360°广角摄影。拍摄下来的图像可通过图像数字转换,经过电脑处理显示为一张从车辆上方俯视的图像,司机可以一眼了解到本车位置周围的全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视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基于RAMSIS软件对某轿跑车视野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仪表板盲区校核、A柱盲区校核、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等,为同类车型的视野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生产的福特蒙迪欧轿车,搭载2.0 L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行驶里程仅为798 km,因行驶中仪表显示"盲区信息错误请检修"(图1)而进厂维修。故障诊断接车后陪同客户路试,发现当该车左侧盲区有车辆时,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闪烁,但当该车右侧盲区有车辆时,右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不闪烁,同时仪表提醒"盲区信息错误请检修",且仪表上的盲区指示灯处于OFF状态,此时只有将发动机熄火才能使用仪表上的设置功能开启和关闭盲区信息系统,并且左侧、右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能同时闪亮。路试完毕后对车辆外观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笔者将基于起亚集团的凯酷(全新一代K5)车型,从系统定义、系统构成、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应用等方面介绍智能驾驶中一个重要功能——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一、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的定义车辆在变道行驶时,由于转弯时后视镜存在视野盲区,驾驶员仅凭后视镜的信息是无法完全判断后方车辆的信息,在一些恶劣天气,例如雨雪、大雾、冰雹等天气状况时增大了驾驶员的判断难度,汽车在变道行驶时存在碰撞或刮擦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白车身主拼是指将地板、侧围、顶盖横梁分总成拼合后,焊接成一个精确、稳定车身结构的工艺。高柔性白车身主拼技术主要研究提高生产线柔性,解决白车身主拼工位车型混流能力低的问题,是汽车焊装核心技术,对汽车焊装工艺的进步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一种高柔性白车身主拼系统,放弃地板、侧围、顶盖横梁定位夹具自身混流方式,改为车型专属定位夹具,结合AGV物流转运和线外立体库自动存取技术,消除主拼柔性能力对白车身产品一致性和工艺面积的强要求,最终实现高柔性生产需求。该技术适合应用于高端汽车品牌,满足车型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