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至此,传闻已久的"小米造车"正式官宣。近两年来,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受资本市场青睐程度,智能电动汽车成为了众企业纷纷追逐的风口,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到奔驰、  相似文献   

2.
刘通 《汽车纵横》2021,(5):12-14
智能电动汽车的风口已然打开,第二批次"造车新势力"纷纷加入"战场",而最近小米"新军"的入局,更是引起了汽车产业圈的轰动。在几度辟谣后,小米终于在其春季发布会上公开承认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雷军本人也将"赌上自己所积累的荣誉",开启他的"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小米要造车的消息一经传出,业内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3.
正自3月29日以来,雷军宣布小米造车已整整四个月。然而一时的轰动之后,最近关于小米造车的消息却沉寂了不少,小米究竟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选择哪家企业代工?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难道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最近透露出的一些讯息,还是能找出部分小米造车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4.
马琨 《汽车纵横》2024,(4):17-19
<正>命运如此奇妙。100多年前鲁迅先生《狂人日记》的开篇,恰如雷军这位创业“狂人”的当前写照。3月28日,诸事皆宜,这是雷军为小米汽车上市精心挑选的好日子。雷军造车,已有三年;公布了上市发布会的具体日期后,雷军如释重负—自去年召开首次技术发布会至今短暂的3个月里,小米汽车经历的比过去三年都多;然而,雷军仍觉得自己要十分小心—不然,那媒体的报道,何以全部聚焦于小米汽车?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小米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遇到了一个"台风口"。他戏称,这个"台风口"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的"台风口"。雷军进而十分感慨地说,如果企业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在能力范围以内寻找属于你的"台风口"。仅是找"台风口"就行了吗?没那么简单。让我们来看看雷军是如何找到属于他的那个"风口"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11日,威马汽车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车eX5,12月17日,蔚来的首款量产纯电动车ES8正式上市。终于,此前一直停留在互联网造车概念上的初创企业总算有了实实在在的量产产品了,也算是为之前不断遭遇信任危机的互联网造车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随着明年新车的交付,也让2018年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造车的"元年"。而在兴奋之余,我们还是要分析一下这两款车型的特点。因为ES8已经有了售价,就先  相似文献   

7.
王迪 《世界汽车》2024,(2):32-35
<正>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是新能源汽车崛起冲击传统汽车后,车企开始寻求全新生产方式的体现。作为新事物,一体化压铸定将改变汽车制造的流程。不久前,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公布小米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除“小米澎湃OS架构”获奖之外,“一体化大压铸技术”也拿到了小米内部规格最高的奖项。小米SU7技术发布会上,雷军还专门宣传了小米汽车全栈自研的9100t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制造车身。一体化压铸技术究竟是什么,为何会忽然成为各大车企的“心头好”?  相似文献   

8.
<正>有关智能自行车的消息近来层出不穷,就连久邦数码的前总裁张向东,也从IT界转行到他热爱的"自行车事业"中去做一些事,要"做出更好的自行车"。此外,国内两大互联网公司的动作似乎更加快一些,其一就是在此之前曾引起广泛讨论的小米公司。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2014年7月发布的微博中,晒出了一辆碳纤公路自行车的照片,由此引发了行业对小米牌自行车的猜测。而后,小米手机运营经理钟雨飞在微博上也对小米自行车进行了自曝。最近,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召开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意料之中的毫无惊喜。关于最近苹果造车的各种流言,也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实际的信息。当小米的"雷布斯"正在风风火火地做着造车的先期准备时,宣布造车7年的苹果,却似乎离量产一辆汽车渐行渐远。近日,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传来,领导苹果造车项目的道格·菲尔德投奔美国本土的汽车巨头福特,未来负责福特的先进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直接向福特CEO吉姆·法利汇报。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车展,热闹,喧嚣,总有镜头在追逐现场的车圈大佬们。然而,“红配绿”走街串巷,不该是北京车展的流量所在,车企的战略规划和产品里的硬核技术才是。雷军带一抹绿意,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簇拥,赛娱乐圈顶流。化为哪吒汽车体验团团长的周鸿祎,身穿红衣坐上车顶,索性成为“网红”的“红”。所以这一次,我们试着从大佬们的车展发言中,解析他们传递了哪些关乎战略与产品的核心信息。雷军:肯定SU7表现,全力扩充产能小米汽车首次亮相北京车展,小米CEO雷军在发布会上汇报小米SU7的最新进展及2024年规划。  相似文献   

11.
流通 《世界汽车》2006,(4):38-39
2006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对于有100多年造车历史的斯柯达来说有所不同,因为这个捷克品牌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4款车型——Roomster。  相似文献   

12.
施毓麟 《车迷》2021,(3):26-29
不久前,万众瞩目的WEY品牌智能豪华越野SUV坦克300越野版终于上市,售价为17.58万?21.38万元.品牌根据用户对越野程度的追求,推出探索者、挑战者和征服者三款车型. 在WEY品牌"全球七国"研发体系布局与"过度投入、过度研发、过度配置"造车原则下,坦克300以同级独有的1个硬核底盘、3把越野利器、9种驾驶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17日,定位"智豪都市SUV"、为都市豪迈乐观的奋斗族群量身打造的东风风神AX7正式上市,竞品锁定合资主流SUV车型。作为东风风神首款SUV,AX7依托东风汽车公司45年造车经验和20余年合资合作经验,超过1500名的研发团队投入,历时4年精心打造而成。它是东风风神强力进军SUV市  相似文献   

14.
创办小米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管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老板跟每个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方式。——小米董事长雷军2014年6月,在"百度搜索风云榜"的手机产品和手机品牌排行榜中,前三名里总能看到小米的身影;在淘宝网的手机销售排行榜中,小米更是稳居第一。这就是小米,它没有悠久的历史,才6岁,却上交了一份惊人的成绩单,给人们以十足的震撼。反观摩托车行业的诸多大佬,少则十几年时光,多则二三十岁了,连金浪摩托也已经迈过了16个春秋,然而成绩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20,(2):10-10
又到辞旧迎新之际,是时候来一波总结了。当2019年尘埃落定,有个数据是不得不提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在2019年,我国乘用车产销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滑9.2%和9.6%。这是继2018年中国车市28年来的首次下滑之后,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两年下滑。10年前,创办小米的雷军发表了著名的"飞猪理论":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相似文献   

16.
小养由基 《摩托车》2012,(11):116-117
沐浴着"五一"小长假的喜庆气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赛车手齐聚"车祖奚仲"的故乡——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参加2012年"车祖奚仲·亿和输送带杯"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奚仲,造车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国的祖先,故里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也称"车正"),他发明了"车"这一交通工具,其  相似文献   

17.
正威马汽车宣布完成了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D轮融资的完成,反映出投资者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的看好,对威马汽车的科技创新企业定位、长期发展战略、出色的核心团队、领先业界的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汽车的市场竞争似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跟传统的模式不一样,"造车新势力"有他们与众不同的一套造车思维和方式。如果说在乘用车市场"造车新势力"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那么在专用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却属于凤毛麟角。在第十五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梁山车展)上,记者就遇到了这样  相似文献   

19.
Etiv 《世界汽车》2007,(3):71-73
曾于2006年日内瓦车展上亮相的欧宝GT跑车,日前终于正式投入量产,并于2007年3月正式在欧洲上市。  相似文献   

20.
<正>西方有句谚语:"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这句话经由小米董事长雷军现身说法后被广为流传。汽车后市场因"黄金产业"加身,被乐观早判了逾十年。而时至今日,风口似乎已然洞开。汽车后市场近来躁动不已。首先政策频出:十部委刚发完文,《管理办法》亦将紧随其后;其次资本不再观望:有壹手、新奇特、车易安……短短一月内便有数起融资,还不包括那些半遮半掩的江湖传闻;再次创新公司趁势吸睛:上门快修、慧驾、腾讯路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