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建立了汽车转向与悬架系统的综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具有扩展的调节器结构LQG控制方法,设计了 主动悬架控制器,实现对车身横摆角速度、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侧倾角和俯仰角的集成控制,从而显著提高汽车的 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缓和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文章建立了二自由度1/4车体半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模糊逻辑控制工具箱设计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器,通过运用MATLAB/SIMULINK,对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的动挠度和车轮动载荷,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7自由度主动悬架整车模型最优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七自由度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LQR)控制器,并构建了实现该控制策略的主动悬架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对主动悬架进行最优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车身侧倾角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  相似文献   

4.
将橡胶件的Kelvin-Voigt模型与整车模型相结合,应用虚拟坐标法建立了整车8自由度振动模型,从频域和时域分析了橡胶连接件的刚度和阻尼对座椅与车身振动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考虑橡胶件的影响相比,计及橡胶件的弹性,即适当选择橡胶连接件刚度时,仿真结果更接近试验实测数据,可使座椅与车身的垂向加速度、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减少15% ~40%;橡胶件的阻尼对平顺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理论,构建了1/2车辆的半主动悬架模型,设计了基于轴距预瞄的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对前轮半主动悬架采用以对应处车身垂向加速度为目标的模糊控制,对后轮半主动悬架采用轴距预瞄模糊控制,并利用神经网络来调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在不同车速下对所建的控制系统分别进行了白噪声和路面脉冲输入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被动系统相比,轴距预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辆振动;与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相比,质心垂向加速度和后轮对应处车身加速度均有显著减小,较好地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对振动问题具有代表性的二自由度系统来模拟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本文选择建立二自由度1/4汽车半主动悬架简化模型,来近似模拟真实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被动悬架及半主动悬架仿真模型,在20m/s车速和白噪声路面输入条件下进行仿真。仿真表明,采用模糊PID半主动悬架,降低了汽车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有一定程度减小,悬架动变形波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间分析的汽车平顺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汽车悬架平顺性的不确定性优化模型。以悬架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为设计参数,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化为目标,悬架刚度和固有频率等为约束,并使用区间描述设计变量的制造和测量误差。利用公差指标和区间可能度,将该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保证平顺性目标的前提下,使设计变量的对称公差最大化,以降低制造成本。最后,该方法被应用于两自由度1/4车身和7自由度整车车身悬架振动系统的平顺性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能,有些汽车上采用了空气悬架系统.空气悬架使用压缩空气作减振元件,缓和地面对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冲击载荷.它除具有普通悬架的功能外,同时还可以自动调节悬架的刚度和汽车高度,改善汽车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全局耦合消扭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全局耦合消扭悬架的原理和结构,利用ADAMS建立了装备有该消扭悬架的车辆模型,对其消扭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消扭悬架在能有效地减小对车身的扭转,降低轮荷最大值,改善车轮的垂直载荷的均匀性,改善车辆的接地性能,不会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凌志LS400型轿车悬架采用的是电控电气悬架,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车身高度。 当发动机运转时,操纵高度控制开关(由“NORM”位置转换到“HIGH”位置)时,车身高度将在20~40s时间内升高10~30mm;反之,当高度控制开关由“HIGH”位置转换到“NORM”位置时。车身高度可下降10~  相似文献   

11.
准确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是车身疲劳耐久性分析的关键.本文基于某轻型客车研发过程中单独对前、后车轮测取的道路试验轮心六分力数据,采用前、后悬架动力学模型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分析了多种悬架模型方案及其仿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方法能够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为低成本准确获取车身疲劳耐久分析输入载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汽车二自由度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提出以车身加速度为控制目的的模糊控制策略。以白噪声随机响应谱作为B级路面的激励输入,对被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后的被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策略有效的降低了悬架系统被击穿的可能性,提高了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参考模型的半主动悬架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与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参考模型设计了1/4车辆悬架系统的滑模控制器.研究了系统在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位移等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运用Simu-link在不同的车速和车身质量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后悬架各性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滑模控制器性能稳定,对系统参数的改变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油气悬架减振器主要参数对车身垂直位移的影响,调节节流阀直径以获取最佳阻尼比,运用AMESim的液压元件设计库构建四分之一车体的单自由度振动模型,通过对节流直径进行批运算仿真,将车身在路面随机激励下不同参数值所对应的车身位移响应进行比较,从而获取满意的参数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悬架的设计效率,并为整车液压悬架的仿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一辆2004年2月份出厂的奔驰S600轿车,累计行驶了约26万km,仪表盘上的ABC故障灯常亮。故障诊断ABC(Active Body Control)为主动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该系统是先进的主动悬架系统。ABC系统由前车身高度传感器、后车身高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悬架系统经历了钢板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被动空气悬架、电控空气悬架等多种形式的变化。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全主动悬架,悬架的刚度、阻尼特性和车身高度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进行智能调节。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动悬架LQG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7自由度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主动悬架的LQG控制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性能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加权系数的合理选取,主动悬架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身振动加速度,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ELM是应用于挂车空气悬架系统的电子控制高度调节模块,可以实现挂车车身高度的升高,保持和降低,以方便货物的装卸.  相似文献   

19.
VAMAG平板式车辆试验台测试悬架效率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VAMAG平板式车辆试验台测试悬架效率的原理和悬架效率的物理意义,在分析了悬架效率与车身振动衰减率及悬架系统相对阻尼比的关系后,提出了可用悬架效率评价悬架减振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悬架多余约束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论述了消除多余约束对减小车身扭转载荷、提高汽车越野性能的意义。介绍了消除多余约束全局耦合油气悬架系统的作用原理和消扭作用缸的设计依据。设计了消除多余约束全局耦合油气悬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架系统在减小车身扭转载荷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