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汽油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喷油器的驱动电流波形来检测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由于喷油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喷油器才会完全开启,驱动电流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会产生明显的电流拐点.该方法构建一种硬件电路以及检测逻辑,能在驱动电流出现拐点的时刻触发可检测的脉冲.通过分析触发脉冲的延迟时间以及脉宽,可准确得到喷油器开启的延迟时间.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喷油器的出厂检测和日常维修,还可以移植到ECU中,在线检测喷油器的延迟时间,为喷油正时策略提供补偿依据.  相似文献   

2.
驱动参数对GDI压电喷油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泵试验台上采用不同驱动方式对汽油机缸内直喷(GDI)压电喷油器的流量特性和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喷油器的喷油量、针阀开启时间等参数随驱动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单峰值和恒定电流驱动方式,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近似呈线性增加,当电压大于155 V时,喷油量保持不变;采用多峰值电流驱动,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不断增大.采用恒定电流和多峰值电流驱动时,驱动电流对喷油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相同电流时,多峰值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小于恒定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压电喷油器的响应时间随着驱动电压、驱动电流和电流变化率的增加逐渐减少,并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恩智浦公司的集成式智能喷油驱动芯片MC33816,结合共轨喷油器的驱动要求设计一种柴油机共轨系统喷油器的智能喷油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对喷油器电磁阀的驱动和驱动电流的精确控制。详细说明其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喷油控制过程。经验证该智能驱动模块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混合燃料比例实时优化的燃料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调节柴油-二甲醚混合比的在线混合方式,对该系统中的电控喷油器进行了PWM驱动方式试验和分析,试验表明,提高驱动电压可以提高该电控喷油器的响应速度,开启脉宽和PWM占空比决定了开启阶段和维持阶段电流的大小,并通过试验得到了适合该喷油器的理想驱动电流波形.应用该驱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以飞思卡尔32位芯片为微控制器,控制新型芯片mc33pt2000,开发驱动电路和驱动软件驱动喷油器和燃油计量单元电磁阀。相比于传统的控制芯片,mc33pt2000芯片通过编程控制可以灵活调节电磁阀驱动电流、驱动电压以及驱动电流各阶段的时间,控制精度高、调试周期短,提升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开发的灵活性,便于后期对驱动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试修改。通过设计的驱动电路测得不同升压电压下的喷油器电磁阀电流响应时间和能耗,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控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的技术要求及特点,设计了基于单片机XC2765的低功耗高低端控制的电控喷油器驱动电路模块。采用电路设计的高低端控制和DA输出高低电平控制技术对电磁阀线圈电流和喷油器的喷油效果进行了试验与研究,试验中该模块实现了驱动电流的提升(15A)和保持(6A)功能,缩短了电磁阀的开启时间(0.20ms)与关闭时间(0.35ms),满足了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共轨式电磁喷油器驱动技术的灵活可调和高可靠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磁喷油器驱动单元.该单元采用智能化驱动芯片MC33800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兼备故障智能化诊断的功能.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单元对电磁喷油器的适应性,能实现预定的功能和性能,具有很好的集成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德尔福直接驱动压电式喷油器利用石英压电晶体元件通过行程放大器直接驱动,与其它公司压电式喷油器有所不同,它没有液压回路,可减少消耗,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驱动电流和驱动电压两种励磁源条件下电磁阀动态计算,通过和试验数据的比较,指出驱动电压为励磁源可正确模拟电磁阀的开启过程,但由于没有耦合电流反馈的驱动电路,采用驱动电压为励磁源计算的电磁阀无法关闭。在Ansys Simplorer平台上建立了详细的驱动电流反馈的电磁阀驱动电路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驱动电路模型和电磁阀三维模型的耦合,建立了电-磁-机耦合的电磁阀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建立的电磁阀动态数学模型可准确描述电磁阀的开启过程和关闭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GDI喷油器流量特性在小脉宽下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分析了小脉宽非线性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小脉宽喷油量的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基于GDI喷油器驱动电压的反馈信号,识别出针阀关闭时刻,在不同温度、黏度下进行自学习,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获得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GDI喷油器小脉宽流动特性的一致性,在小脉宽区燃油喷射量偏差最高可降低30%,大部分偏差都在±10%以内,线性模式下流量偏差均低于5%。  相似文献   

11.
新型高压共轨电磁铁型喷油器驱动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DC/DC升压电路及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和峰值电流反馈控制功能的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策略。试验表明,改进后的驱动方式性能优异、运行可靠,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360°旋转范围的喷油器试验压板机构,旋转固定压板下的定位卡套来改变喷油器的安装角度,从而改变油束在燃烧室内的分布;通过该试验装置对喷油器进行试验,以校正理论设计喷油器所产生的偏差,从而优化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并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13.
在压电堆执行器生热和散热机理分析基础上,建立高压共轨喷油器压电堆执行器温度特性的计算模型,经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驱动场强、驱动频率和驱动脉宽增加的苛刻工作条件下不同影响因素对压电堆执行器的生热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压电堆执行器结构和喷油器冷却结构对散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1.喷油器 TU5JP4发动机采用的是BOSCH公司自1992年投入大批量生产的EV6型喷油器,该喷油器被广泛采用,可满足多点电子燃油喷射的各种需求。 EV6喷油器分为标准型和加长型两类,同时又可根据喷雾锥度和特征的不同分为B型(单孔单束)、C型(四孔锥形)和E型(双孔双束)。油束中心线有与喷油器一致和不一致的,外壳有带和不带定位块的,单位时间喷油量亦有大小区别,其外形和内部结构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TU5JP4发动机上采用的是EV6.E型喷油器,其特性参数如表4所示。喷油器根据计算机的指令,在规定的时  相似文献   

15.
简介不同的电喷发动机燃油泵和喷油器的控制电路原理。并分别介绍喷油器的几种喷油方式以及喷油器的驱动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蕾  李斌  高亮 《汽车运用》2001,(6):43-44
问:喷油器结构对喷油器积碳有什么影响? 答:装有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上的汽油喷油器按喷嘴口的形式可分为针阀型和孔型.针阀型喷油器最早出现于1967年,雾化效果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喷油器.  相似文献   

17.
德尔福公司推出新一代柴油喷油器——德尔福直接驱动式共轨系统。该系统已获专利权,与现有的燃油喷射技术采用电-液回路来驱动有所不同,喷油器针阀是由压电晶体驱动器直接驱动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共轨喷油器的驱动要求,设计了基于智能电磁阀驱动芯片MC33816的智能电控共轨喷油器驱动单元,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策略。该单元包括DC-DC升压模块、高低边驱动模块和电流波形反馈控制模块,实现了PeakHold驱动方式。试验表明,该智能驱动电路性能优异、响应迅速、运行可靠,达到了精确控制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温升对GDI喷油器综合性能的有利影响,开发出一种新型内部加热GDI喷油器。把电磁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作为热源,充分考虑流体和空气的热传导效应,用ANSYS软件对GDI喷油器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红外热像仪对GDI喷油器温度场的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DI喷油器本体温升受驱动信号的影响较大,且温度越高,喷油器动态响应速度越慢,燃油喷射量越少,且温度升高会造成喷雾形态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8.燃油压力调节器用于保证喷油量的多少仅与《)有关。A.喷油器的开启时间B.燃油系统油压C.进气歧管的压力D.发动机温度9.电压驱动低电阻型喷油器,其电磁线圈电阻值为()n。A .2一3 B.5一8 C.IO一20 D.50一100 10.步进电动机式怠速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步进电动机转换控制使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