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某MPV车型进气格栅开口角度对整车风阻性能和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CFD数值仿真对某MPV车型在不同车速和不同进气格栅开口角度下分别进行仿真,分析进气格栅不同开口角度对整车风阻系数、发动机舱内流阻力和散热器进风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进气格栅全关状态相对于全开状态,整车风阻系数可有效降低3.37%;随着进气开口角度的增大,不同车速下发动机舱内流阻力均呈现出先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中高速工况下,格栅开口角度过大会导致发动机舱上方部分区域出现气流漩涡现象,中冷器下方冷却气流出现大量逃逸现象,结果导致散热器进风量降低。仿真分析结果为整车开发前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仿真和风洞试验方法,总结汽车轮辋开口比在车轮旋转工况下对整车风阻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产品开发中的轮辋开口比建议值,分析车轮通风阻力矩与整车风阻系数关联性,从而分析车轮旋转降低风阻系数机理。分析结果表明:(1)车轮旋转工况的仿真方法采用旋转壁面法具有可信性;(2)车轮旋转工况下,开口比越小对降低整车风阻越有利,同时会增大旋转工况下整车风阻系数降低量;(3)车轮通风阻力矩影响量越大,越有利于旋转工况下降低整车风阻系数。  相似文献   

3.
李爽爽  宋伟  邹亮  闵峻英  林建平 《汽车工程》2022,(11):1779-1785
为降低轻型客车在行驶中的空气阻力以达到汽车节能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前保险杠导流板迎风角度对整车风阻的影响。针对原型车和加装了迎风角度为35°~90°导流板的整车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结果表明,在前保险杠处加装不同迎风角度的导流板均具有降阻效果,其中迎风角度为45°时风阻系数最小。同时进行了整车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80~120 km/h的风速下,加装迎风角度为45°的导流板使风阻系数在进气格栅开放和封闭两种条件下分别下降0.2%~0.5%和3.3%~3.9%。  相似文献   

4.
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的经济性和稳定性与汽车受到的空气阻力和升力直接相关。与传统燃油车相比,降低风阻对于电动汽车提升续航里程和降低能耗更加重要。本文中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对某款纯电动SUV车型进行在120 km/h车速下整车外流场仿真分析,并将风阻系数和升力系数与等比例油泥模型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常用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该SUV车型后扰流板进行仿真优化。研究了该SUV的后扰流板上表面不同倾斜角度对整车气动升力和阻力系数的影响;进一步,在最佳倾角的基础上,通过5种后扰流板通孔形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优状态的后扰流板。最终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整车风阻系数降低3.9%,而升力系数的增加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前扰流板高度变化对发动机舱进气量和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首先采用CFD软件对整车的基础模型进行气动性能仿真,并与实车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然后在该基础模型上添加不同高度的前扰流板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前保险杠下方添加高度合适的前扰流板可有效降低整车风阻系数和提高冷却系统进气量。  相似文献   

6.
以某中大型SUV车型为例,为了尽可能降低整车风阻系数,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借助虚拟仿真手段研究了不同尺寸及形状的前轮阻风板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前轮阻风板的结构对整车风阻系数非常敏感。相比于倾斜的阻风板,竖直的阻风板通常可以获得更低的风阻系数。阻风板的尺寸对整车风阻系数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字仿真方法对某重卡的整车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获得整车的风阻系数;并且根据对整车流场的压力云图分析,发现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关键零件,并对导流罩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后的分析表明改进效果是明显的,空气阻力系数得到了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8.
王琪 《上海汽车》2013,(1):33-36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出发,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得到风阻系数和燃油经济性之间的关联,并在实车上应用一系列空气动力学套件优化方案,对风阻系数和滑行阻力进行了实测,最后在整车转毂试验台架上测试综合工况油耗,用以对仿真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整车气动阻力优化是提升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重要手段,对燃油车减小油耗,电动车提高续驶里程具有重要意义。某电动SUV在尾翼优化降阻过程中,其悬浮式尾翼方案出现因尾涡结构不稳定导致阻力系数波动的现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流场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和优化策略。经优化后的尾翼方案最终实现整车风阻系数降低7.2%,NEDC工况能耗降低2.6%。对SUV车型尾翼降阻优化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种客车尾翼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通过比较滑行阻力测量、经济性试验结果验证CAE仿真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多次行业内油耗限值研讨会议上,各主机厂提出了诸多优化燃油经济性的措施,其中优化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风阻系数是计算汽车风阻的一个重要系数,也是评价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劣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国内外测试车辆风阻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滑行法和风洞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汽车风阻系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底盘测功机在整车测试风阻系数研究上的应用,以解决目前风阻系数的测试方法数据精度不高、结果不可靠或成本巨大、周期漫长的弊端。通过实车测试,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仿真提供了有效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陈永良  徐鹏  梁赫 《上海汽车》2023,(9):10-13+20
应用CFD(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计算方法,分别以3款SUV车型上的外CAS面和整车数据为基础,对影响风阻系数的重要因素“扩散器上翘角”和“下斜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扩散器上翘角逐渐增大,风阻系数在CAS面仿真中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而在整车数据仿真中风阻系数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随着扩散器下斜角逐渐增大,风阻系数在整车数据仿真中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整车风阻性能的开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某多轴混合动力特种车辆整车外流场仿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整车外流场特性。根据分析结果对驾驶室进气格栅、驾驶室与货箱之间的上部连接、驾驶室下部进风口三个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过程中,特别关注提升各车桥分布式驱动电机的散热效果,并根据局部外流场特性确定车桥处的电机风扇朝向布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6.4%,各车桥均可通过底盘底部的气流分支进行良好冷却,确保满足驱动电机的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种适用于降低整车风阻系数的前底部保护饰件结构.通过应用DFSS系统工具,优化散热通道及扰流条的结构,在保证不降低制动冷却时间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车底气流湍流,从而进一步降低整车风阻系数.  相似文献   

15.
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是车辆重要的性能之一,其中的阻力系数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通过实车风洞试验,验证了试验精度可以满足开发需求,研究了保险杠、翼子板、轮眉、散热器格栅和轮毂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特装车保险杠使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2.8%,翼子板、轮眉、散热器格栅和轮毂的改进对降低整车风阻系数也有很大作用,优化车辆外部装饰件是降低汽车风阻系数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的风动阻力、降低汽车在雨天行驶时外表面雨水、灰尘的附着程度,提高视野的可见度,研究了不同优化措施对NG17牵引列车的风阻系数、侧窗和后视镜等关键部位雨水分布的影响.基于CFD分析软件CCM+与风洞试验分析了该牵引列车采取不同优化措施后的阻力系数变化及雨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整车的风阻系数...  相似文献   

17.
汽车风阻系数是影响油耗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本文基于南京依维柯某车型,采用CFD模拟分析汽车后视镜结构改变对汽车风阻系数的影响,对后视镜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后视镜迎风面与风速的整体夹角越小,后视镜的风阻系数也就越小,且将垂直于风速的迎风面改为圆弧过度,对减小风阻系数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用车物流市场对时效性要求的持续提升,降低阻力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成为主机厂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往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分析受限于车辆使用边界要求,多以开展车辆造型结构优化工作为主。本文通过收集欧美商用车车辆发展及材料应用趋势,开展前保险杠、侧护裙及导流罩增加柔性附件后的仿真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加装不同状态的柔性附件整车风阻系数可获得较好的优化效果,为后续厂家开展产品开发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商用车电气化趋势下,如何准确研究车辆参数对能耗的影响,制定优化方案以降低能耗、提升续航里程成为影响电动商用车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应用短行程法构建目标车型的实际运行工况,采用ADVISOR车辆仿真器,以整车质量、滚阻系数、附件功率等5项车辆参数为变量,以设计优化区间为参数调整范围,开展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能耗仿真,获得实际运行工况场景下各车辆参数与百公里耗电量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参数优化百分比与百公里耗电节省量的关系,构建体现各项参数能耗敏感性的节电系数;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对预计优化效益较高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各优化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新欧洲驾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能耗仿真结果与实际能耗相对误差降低超过10%;按能耗敏感性由高到低对各车辆参数排序,依次为整车质量、传动效率、滚阻系数、风阻系数、附件功率;各参数优化方案中,采用铝制白车身、配备低滚阻轮胎和热泵空调具有正面静态收益;利用实际运行工况进行能耗仿真可得到更符合目标车型实际能耗的仿真结果,以该仿真结果为基础的能耗敏感性分析和参数优化具有良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轻型客车通过AVL CRUISR软件进行经济性仿真分析,发现在高速区域油耗偏高,在不改变整车整体造型设计情况下,对保险杠下部区域进行优化,通过STAR-CCM+软件进行CFD仿真分析,采用在保险杠下增加阻风板的方案,跟原方案相比,降低整车风阻系数7.5%。对改进后方案进行实车滑行测试后进行仿真分析,在120km/h时,油耗降低4.3%,为后续类似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