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4.变速器壳体的拆卸(1)变速器齿轮组总成夹具的安装,如图1373所示。将DT-51230夹具安装至变速器壳体总成。注意:将DT-51230夹具与输入轴、下副轴和换挡拨叉总成对准。专用工具。DT-51230变速器齿轮组总成夹具。(2)变速器壳体总成的拆卸,如图1374所示。用DT-46625固定夹具作为手柄,从工作台上拆下DT-51230夹具和变速器壳体总成。  相似文献   

2.
正91.变速器壳体的安装轴和换挡拨叉至夹具的安装如图1394所示。预备程序。将轴和换挡拨叉安装至DT-51230总成夹具。专用工具。DT-51230变速器齿轮组总成夹具。注意:1挡、3挡、5挡、7挡、倒挡输入轴的轴承朝向应如图1394所示,这样螺栓孔才可与变速器壳体对准;2挡、4挡、6挡输入轴轴承的开口应朝向上副轴上的驻车挡齿轮。  相似文献   

3.
<正>1长城炫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长城炫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以手动变速器为基础,将离合器及换挡拨叉等靠人力操纵的部件通过电动机实现自动操纵,其主要由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电动换挡控制器、电动离合控制器及安装过渡板组件等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4.
在路上行车,新驾驶员难免会发生一些因乱挡而“抛锚”的尴尬事。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修理方法:先打开变速器盖,将变速杆上连接的拨叉拨至空挡位置。再从一边掀起变速器盖,用长螺丝刀或撬棒按变速器盖上拨叉所对应位置拨动各变速齿轮,使之刚好与拨叉相对应后,小心安装变速器盖,使  相似文献   

5.
<正>5.J743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0AM变速器J743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相对来讲就比较容易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要确定变速器内部机械齿轮部分都要处于空闲位置(不在挡位上),即每一个同步器都要处于中间空挡位置(如图866所示)。另外就是J743机电控制单元侧的每一个与换挡拨叉连接的液压活塞都必须处于规定的对应位置上,即每一个活塞杆均从液压缸内拉出来25mm(如图867所示)。调整好位置后在安装  相似文献   

6.
图解2009款迈腾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换挡机构变速器的4个换挡轴由液压控制单元控制,由控制单元内的4个电磁阀完成(下文详述),通过为换挡轴施加压力来控制拨叉动作。  相似文献   

7.
<正>B15变速器内部模式开关(IMS)又称为"自动变速器手动换挡轴位置开关",是一个固定至变速器壳体内手动换挡轴的霍耳效应开关阵列。驻车挡/空挡位置开关是一个集成在变速器内部模式开关中的通断式开关,通过K71变速器控制模块X3连接器连接至K71变速器控制模块(TCM)。驻车挡/空挡信号电路仅是将变速器控制模块作为经过的连接器使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向驻车挡/空挡位置开关提供低电平参  相似文献   

8.
5J743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0AM变速器J743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相对来讲就比较容易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要确定变速器内部机械齿轮部分都要处于空闲位置(不在挡位上),即每一个同步器都要处于中间空挡位置(如图866所示).另外就是J743机电控制单元侧的每一个与换挡拨叉连接的液压活塞都必须处于规定的对应位置上,即每一个活塞杆均从液压缸内拉出来25mm(如图867所示).调整好位置后在安装时还需确定两个离合器的液压分泵推杆要与分离轴承接合杆相接合.最后就是按照规定的力矩紧固J743电子控制单元的所有固定螺丝.  相似文献   

9.
换挡拨叉在大众DQ200(0AM)变速器机械部分的换挡拨叉当中,由于多了一个7挡再加上倒挡正好是8个动力挡位,因此依然可选用4个换挡拨叉正好合适(如图805所示)。中就是通过各同步器的移动来完成预选挡位及当前挡位啮合的(如图808所示)。动力传递路线在齿轮动力传递路线当中跟前面讲的02E变速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什么是"3根轴"所谓的"3根轴"是指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上面的3根拨叉轴(见图1)。以桑塔纳手动变速器为例,即1、2挡拨叉轴、3、4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或倒挡、5挡拨叉轴)。拨叉轴与换挡拨叉和换挡杆相连,驾驶员操纵换挡杆通过拨叉轴、拨叉,从而使接合套到达相应位置。完成换挡操作。二、"3根轴"的作用拨叉轴(见图2)的2端分别连  相似文献   

11.
56.变速机构的组成是什么? 变速机构亦称变速器。摩托车变速机构一般由变速主轴、变速主动齿轮、变速副轴、变速从动齿轮、换挡控制器等组成。其中,换挡控制器又包括:拨叉、换挡凸轮、空挡指示器、换挡轴组合等。57.变速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变速机构的作用是使摩托车行驶时能适应各种不同的道路条件。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正>第四步:在两个DT-51325-5外面安装两个DT-51325-4(如图80所示)。第五步:将新的变速器壳体垫片安装在DT-51325-4上(如图81所示)。第六步:将已拆下轴承外圈的变速器前端盖安装在两个导销上(如图82所示)。  相似文献   

13.
零部件的疲劳破坏是其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新产品设计初期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能够有效预防疲劳破坏的发生。建立某变速器换挡拨叉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强度分析,获得换挡拨叉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将Adams中获得的换挡力和换挡拨叉组件的强度分析结果输入Fe-safe软件中,进行疲劳寿命计算,获得换挡拨叉组件的疲劳寿命为1 902 567次,疲劳破坏发生在58820号单元的第4个节点,该方法为结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缩短短途纯电动车无离合器无同步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时间,减小换挡冲击,建立了换挡各阶段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时间最优的换挡执行机构控制方法,一种电制动和比例体积(PI)控制相结合的直流无刷驱动电机(反电动势波形为梯形波)转速闭环控制方法,以及空挡行程分段控制方法。时间最优的换挡执行机构控制方法通过直接施加最高电压和电制动实现换挡电机的快速启动和停止,并且拨叉控制的精度能够达到0.08mm。针对直流无刷驱动电机难以利用矢量控制实现转速迅速降低的缺点,驱动电机转速闭环控制方法将PI控制和电制动结合起来,实现了直流无刷驱动电机转速的快速下降。空挡行程分段控制方法将AMT的空挡行程划分为2段,在2段上分别执行不同的驱动电机和换挡电机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大限度地缩短换挡时间。最后,对搭载无离合器无同步器AMT和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器的样车进行了典型工况下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换挡过程控制方法能使各工况下的换挡时间和静止时的换挡时间几乎相等,同时也能减小换挡冲击。  相似文献   

15.
1 QR631MHC变速器的特点奇瑞瑞麒G5车装备的QR631MHC变速器(图1)为四叉轴式全同步器手动换挡机械变速器,有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共有一个腔体(离合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形成一个腔体,各挡位都在这一腔体中),6个前进挡,全部为斜齿轮常啮合传动,全同步器换挡,1挡、2挡和3挡为三锥面同步器,4挡、5挡、6挡和倒挡为单锥面同步器,换挡机构为软轴拉线操纵。此型号变速器是集变速器与差速器为一体的变速器,  相似文献   

16.
CPC2.5型叉车变速器为三轴平行、手动常啮合滑套拨叉换挡的结构,具有两个前进挡和两个倒退挡。方向挡和速度挡拨叉杆的长度不同,但结构型式完全一样。驾驶员操纵变速杆拨动拨叉杆带动拨叉,达到变换方向或速度的目的。这种变速器也用在CPC2、CPQ2、CPQ2.5型等叉车上。这种变速器拨叉杆上的排气槽,有时因  相似文献   

17.
骑式车一般采用有级变速机构,如CB125T款摩托车的变速机构为5挡“一下式”:1→N→2→3→4→5挡,变速换挡时各对齿轮相互啮合,共分6个挡位(含1个空挡),可实现5种不同的传动比的变速。其变速操纵则由换挡摇臂踏杆机构、换挡轴组件、换挡凸轮、换挡齿轮鼓和拨叉等零件构成。实现所需要的端面啮合和不同速比的配对,以适应摩托车行驶时的各种工况和不同的道路条件。如果遇到变速器故障,或摩托车大修需要分解发动机曲轴箱,应仔细观察和认真检查变速器各零件,下面以图文形式简要介绍其检查方法和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拨叉操纵机构,即在汽车变速器中,用同一根拨叉轴控制三个拨叉,并且拨叉之间能够达到互锁的效果。这样设计可以减少成本,节省空间。拨叉可对称设计,强度很好,提高变速器的耐久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62.什么是变速器操纵机构?它的作用是什么? 变速器操纵机构就是由换挡拨叉、换挡凸轮、锁紧装置、换挡轴组合等组成的机构。变速器操纵机构通常都安装在曲轴箱内,且大多数是脚动操纵。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作用是应保证摩托车手能轻松地、准确地、可靠地使变速器进入所需的挡位工作,使摩托车始终处于最佳行驶状态。 63.变速器操纵机构常用的几种结构形式是什么? 变速器操纵机构随不同的变速器形式而不同,按凸轮的结构形式不同有鼓式  相似文献   

20.
正(接2018年第4期)五、位置传感器1.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Y3/14s1、Y3/14s2、Y3/14s3、Y3/14s4。所有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都在机械电子装置内,均为霍尔传感器。传感器与换挡拨叉上的磁铁一起产生一信号,控制单元根据该信号判定挡位调节器的位置。每个位置传感器监控一个挡位调节器/换挡拨叉,用于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