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着"千年扶胥,丝路黄埔"美名的广州黄埔区坐拥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尚存在不足:政策落实和规划指引有待整合;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有待完善;资源投入和人才保障有待加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力度有待加强.为此,应积极探索"海丝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新形式:把握发展机遇,完善规划组织统筹;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遗产保护,扩大"海丝"宣传影响;促进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临港经济.通过上述措施,擦亮"海丝文化"品牌,主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极大推动黄埔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275页)2016年,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编写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出版了首批成果,该套丛书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通过挖掘本民族海洋文化基因,探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历史、经济、文化的关联,建设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是和平崛起的中国在追求融入世界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拓展国家战略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性问题和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的需要.海洋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局限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海洋文化意识的局限性、海洋文化价值取向转换的局限性、海洋精神文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正>加强泰国与我省港口物流合作,促进双方港口物流企业在投资、经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建友好港口,以港口物流的友好合作为纽带,带动港口所在区域经济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省交通运输厅"走出去"积极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首站"泰国收获颇丰。这为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陆空综合运输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和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然涉及海洋运输航道安全问题,而现阶段紧密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航道安全研究的成果较少。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界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明晰航道安全的研究对象,从战略物资进口通道角度切入,用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我国能源进口、对外贸易、国家安全等战略重任。立足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归类梳理了航道沿线宏观环境错综复杂、航道沿线国别之间协调合作机制欠佳、航道运输规划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和其他不可抗风险等四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从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尝试建立21世纪南海经济圈、积极构建地区沟通合作平台、力求掌握航道安全主动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争取为建设安全、繁荣、互利共赢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阔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3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两大动脉,但两者在分布方式、运输方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外来民族移居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不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精神层面及内在性质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广州素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美誉,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是现代产业基础发展的始源地,而且是国际商贸的枢纽地.广州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大战略中抓住历史机遇,科学发挥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Logit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两带一路"的战略布局,而无论是长江领域经济带,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都处于核心要冲位置。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四个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因此,我认为上海"三游"(邮轮、游船、游艇)产业的发展必须放在国家"两带一路"的大格局中,放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大背景下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同时也是第十个中国航海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节日,由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承办的"行舟致远:扬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7月10日在宁波举行。大会收到论文30余篇,来自境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航海历史、海上丝路、古代造船、水下考古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销海外,在宋、元时代,随着中国瓷器生产和贸易的飞跃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拓展为航程更远、船舶更先进、影响更大的"海上瓷器之路",直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鼎盛状态。瓷器大量外销是中国航海和造船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史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热点,伴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海洋史学界又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2014年8月14日至16日,“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110余篇,来自境内外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 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 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 Logit 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 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 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 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贸易交通的大动脉,在地理交通层面沟通着东西方世界的互动往来。在东西方商品贸易活动的基础上,"海上丝绸之路"还承载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西方人藉此积极开展对华文化交流。明清之际,西方人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活动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西方天主教再度入闽传教,西方科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各类知识也随之传至福建社会。同时,福建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内涵,也借助"海上丝路"的通道,流播至西方世界,构筑了一段平等对话和积极往来的双向交流局面。这段以"海上丝路"商贸往来为契机的中西文化交流之历史及其遗存,不仅成为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对今日重建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宁波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拓展港口腹地,对保持港口长期稳定发展,建设国际强港,实现港口与腹地的"共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宁波为例,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了宁波港拓展中西部腹地的各种优势,并从海铁联运、打造"港口经济圈"等方面进行总结地方政府政策,基于现状分析宁波港拓展中西部腹地,探讨了宁波港拓展中西部腹地所采取的:推进江海联运,加快建立无水港以及做好转口贸易等具体实施建议,及总结。  相似文献   

16.
粤海关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正式创设,至1949年被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50年3月正式更名为广州海关,共存续265年。在中国沿海开放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粤海关始终扮演重要角色,做出重要贡献。多层面、历史地、系统地考察粤海关在中国沿海开放活动中的主要措施、历史作用和贡献等,既对发掘和传承粤海关历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又可为海关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要建设海洋强国,丰富的航海文化是关键的基础和动力。"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尽快设立航海史教育学科点,加强并深化航海历史文化研究,塑造人才梯队培育体系。与航海事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徐祖远深感,"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急需航海历史文化研究人才支撑和航海文化理念的深入培育。"他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称之为"一带一路",当古老的丝绸之路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时,也意味着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必将在新时期迸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理念下的旅游安全问题,探讨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构建旅游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同时要建立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海上丝绸之路"亦简称为"海上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往的海上通道,此概念提出于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传统早已有之,除了古代留下的为数不少的文献资料外,近现代以来,作为中外交通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海上丝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5日至6月3日,副省长刘志庚率领省直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省政府代表团访问了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与孟加拉国外交部和海运部、巴基斯坦投资局和港口航运部、伊朗霍尔木兹甘省政府等部门进行了会谈交流。刘志庚向三国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港口航运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共同探讨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交通物流互联互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