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公铁联运的高铁无轨站作为一种新兴出行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南宁铁路局建设的广西高铁无轨站运营网络为例,对高铁无轨站不同的运营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未来广西和其他省份高铁无轨站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铁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沿线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但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铁路路网规划等原因,仍有部分地区没有高铁线路经过,如何使这些地区融入高铁网,实现边远地区乘客便捷出行,研究提出了高铁无轨站模式。立足于既有高铁无轨站的实际建设及运营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从建设意义、建筑设计要求、运营管理模式、盈利模式、风险分析等方面对高铁无轨站建设运营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为形成多产业融合的"高铁+"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提升,提供一种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铁道货运》2014,(11):60-60
<正>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怀化货运中心河西"无轨站"于2014年10月18日启用。截至10月31日,该站已发送零散"白货"18批次、总计12.9 t。河西"无轨站"是怀化货运中心紧紧抓住南方货物快运这一新产品的特点,培育零散货物货源,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实现与货主双赢"的思路,改变过去在货运大厅受理的发货方式,迅速搭建的零散货物办理站点。据该站站长李健吾介绍,新设立的河西"无轨站"是该货物中心怀南物流车间办理站货38道业务的前移阵地,直接进驻地方物流园区。河西"无轨站"经过1个月的筹备,配备了9名员工,24小时营业,敞开收货,办理接取送达等业务。半个  相似文献   

4.
刘建友  吕刚  岳岭 《铁道勘察》2023,(5):1-9+22
以往高铁车站建设多集中于城区或郊区,很少涉及文化保护区,人文环保重视程度较低,且高铁线路接入市区的方式多为地面线,易对城市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高铁站建设理念的优点和不足,依托以智能修建为主题的京张高铁清华园盾构隧道和以文化保护为主题的八达岭地下长城站,提出新一代高速铁路站隧工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新一代高铁站隧工程设计理念主要囊括环境融合、安全舒适、低碳环保等内容;环境融合包括站景融合和隧城融合;安全舒适包括站隧工程结构的安全和运营环境的舒适;低碳环保包括基于BIM的环保高效全过程管理理念以及绿色低碳的施工、运营理念。  相似文献   

5.
以浦江高铁站建设的必要性为论述重点,结合浦江县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交通事业"补短板,聚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高铁之城与同城协同发展、人文旅游高铁效应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充分说明浦江高铁站建设是浦江县发展的历史战略机遇。浦江高铁站建设必要性论证和带来的高铁经济也为中国其他县域高铁经济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有利于"四个全面"战略县级层面从试点到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铁路与地方之间的融合等问题。本文在总结高铁站枢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探索和研究,力求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有益的创新性实践。研究结论:(1)高铁站枢纽呈现出交通一体化、土地集约化、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其给城市带来的"高铁红利"最终要靠高铁站枢纽建设来实现;(3)以"政策导向"为支撑,以"多方共赢"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创新性地进行高铁"全线统筹",是解决当前高铁站枢纽建设困境的有效方法;(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铁站枢纽及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共同印发实施的《贵广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6-2025年)》正式出台。该规划提出,粤桂黔三省(区)将共同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引领高铁沿线各市综合交通及产业整合发展。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贵广高铁经济带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培育形成广州南站、桂林北站、贵阳北站等一批高铁枢纽经济圈;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各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铁中间站管理系统的灰色性与高铁标准化中间站评估工作实际,提出了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高铁标准化中间站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调研建立高铁标准化中间站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继而构建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对位于某城际高铁的8个中间站进行了评估,为提高高铁标准化中间站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我国高铁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铁建设自身存在投资额较大、周期较长、收益率较低的问题。如何对高铁站区周边土地进行有效开发,进而获得收益反哺高铁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系统分析高铁站区对土地价值的影响路径以及开发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探讨合作机制的构建模式,以期为我国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的价值呈现是站区的节点、场所和媒介这三种价值相互融合趋向最大化的过程;(2)交通与土地发展的功能匹配以及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平衡是影响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的关键因素;(3)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是不同参与主体不断协作从而实现各自利益诉求契合的过程,需要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支持以促进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广西高铁里程位居全国铁路前列,高铁在广西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厘清广西经济发展与高铁时代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从而让高铁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铁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其快捷便利的特点已越来越成为百姓出行的首选.依托铁路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发挥铁路综治工作优势,维护高铁运行治安秩序,保障高铁运营安全,建立高铁旅客列车治安防控体系、高铁站区治安防控体系、高铁沿线安全防控体系,全方位构建高铁综治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2日,在北京北站外的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进口,铺轨机牵引最后一组500 m长钢轨缓缓驶入接轨点精准落位,标志着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京张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途经清河站、昌平站、八达岭长城站、东花园北站、怀来站、下花园北站、宣化北站、张家口站,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6日,宝兰高铁陕西段清姜隧道内,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着无砟轨道钢筋、模板等工序的作业。当前宝兰高铁隧道、桥梁、路基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轨道铺设及站后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为线路按期开通运营进行最后冲刺。据西铁局相关人士介绍,宝鸡至兰州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兰高铁的西段,东接西宝、郑西、郑徐高铁,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高铁快运服务水平,加强我国高铁快运市场竞争力,在阐述南宁站营业部高铁快运经验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以中铁快运南宁站营业部为例,分析南宁站营业部发展高铁快运经验及不足,运用SWOT模型分析南宁站营业部高铁快运发展的优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提出发展高铁快运的市场组合策略,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网络策略和促销策略,为我国高铁快运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元宵节刚过,京张高铁清河站第二阶段工程施工已随着北京地铁13号线拨入清河站站房内运营全面开启。清河站是京张高铁始发站之一,也是京张高铁线上规模最大的一座车站。国铁、地铁及市政工程一体化设计实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9月21日,新建贵阳铁路枢纽白云站至龙里北站联络线(简称白龙联络线)建成投运,标志着贵广高铁贵阳东至龙里北段正式投入使用。贵广高铁贵阳东至龙里北段自渝黔铁路白云站引出,经贵阳东站、龙洞堡机场、小碧,由贵广高铁北侧引入龙里北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底,两趟复兴号动车组分别从成都东站、重庆沙坪坝高铁站相对开出,经过一个小时运行,它们到达彼此的起点站。这也是成渝高铁经过技术改造后,全面达标提速提质的首发列车。经过技术改造,成渝高铁将达标提速提质,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应用,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沿线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8日,发改委官网发布多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批复,包括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项目、新建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项目、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项目、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印发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2015~2021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这些项目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日,张呼高铁乌兰察布至怀安段正式启动联调联试工作,张呼高铁全线开通进入倒计时。张呼高铁东起河北省张家口市,西至呼和浩特,全长286.8 km,设计时速250 km,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共设怀安站、兴和北站、乌兰察布站、卓资东站、旗下营南站、呼和浩特东站等站。联调联试采用检测确认列车、测试动车组、综合检测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高铁枢纽成为各城市的交通中心,应融入"智慧化"城市建设。分析我国高铁枢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建高铁枢纽应构建一体化管控体系,采用BIM集成、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实现高铁枢纽的智慧规划、智慧设计、智慧建设、智慧运营与管理,为人们提供更现代化的换乘出行服务,实现站、城融合,同时实现枢纽本身各系统集成、安全、精细、智慧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