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泉三高速公路SMLA合同段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选取了3根典型的锚索进行了锚索张拉试验,确定了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粘结强度和相应部位工程孔锚固体安全系数;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钻孔、锚索编制与安装、锚孔注浆与张拉的施工工艺,并对锚索质量检验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保障了路堑高边坡防护所用措施的合理有效性。工程应用表明边坡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压力分散型锚索是一种新型的锚固措施,近几年在水利工程、山体滑坡治理中已有应用,铁路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少。以福建向莆铁路尤溪火车站高边坡防护施工实例,对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过程中的锚孔成孔、锚孔注浆与锚索张拉锁定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就锚索施工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实际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概述 压力分散型锚索改变了传统的拉力型锚索的受力形式,将锚固力通过数块间隔一定距离的承载板转化为压力作用在多节锚固体上。此类锚索由于粘结应力更加均匀.并可以充分利用锚固段在围岩压力作用下抗压强度较高的优势.极大的提高了锚固力,因此压力分散型锚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边坡防护工程加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4.
某特大桥钢桁拱采用斜拉扣挂法悬臂拼装,缆索吊机的锚索锚碇在前期工作过程中,预埋锚固钢筋出现断裂现象,经分析为锚座群锚锚筋受力不均所致。通过锚固力损失试验研究,获得了精轧螺纹钢筋群锚受力状态,可指导后续锚碇加固施工,确保缆索吊机及扣挂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压力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治理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均匀风化地层的高边坡采用普通拉伸型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由于地层变化造成锚固段不能保证完全进入中微风化岩层,锚索的承载力无法保证。经过现场试验对比后,采用承载性能较高的新型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进行加固,并取得成功。结合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边坡60余m高的加固实践,介绍了该新型的压力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结构的现场试验结果以及施工应用,为同样地层的锚固工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岩质高边坡预应力锚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预应力锚索结构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内锚固段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预应力锚固效应的三个方面,提出了群锚第一效应和群锚第二效应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普通预应力锚索的常见破坏模式是钢绞线与注浆体脱黏,为防止该类破坏模式的发生并增强内锚固段的锚固能力,将结构工程中的压花锚引入到岩土锚固工程中并进行较大改进,设计8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基注浆体,将压花锚、普通锚锚固在中风化砂岩中,通过抗拔试验获得岩锚的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结果表明:压花结构在注浆体里产生楔形效应,导致压花锚的荷载传递机理与普通锚不同,其承载强度显著高于对应的普通锚,降低了岩锚承载强度对内锚固段长度及注浆体力学性能改变的敏感性。压花锚的上述特性有利于提高锚固工程筋材的利用效率,减少用锚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增强锚固系统的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设格子梁的锚失效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锚固边坡从加载到不同位置和顺序的锚失效后,其它锚索应力的变化以及边坡破坏情况;研究了边坡锚索失效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边坡上排锚索比下排锚索先破坏,失效锚索的锚固力会向其他锚索转移;折线破坏的边坡不同位置锚索破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压力分散型锚索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压力分散型锚索作用机理入手,介绍了锚索张拉基本试验与验收试验的具体试验过程,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来确定锚索的安全系数及锚索的变形是否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检验锚索设计荷载是否能满足锚固边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襄渝增建二线武汉至安康段工程施工中工点范围内路堑边坡为云母石英片岩及压碎岩,边坡陡峭,土压力巨大,易发生滑坡,治理困难。预应力锚索对山体的固结作用强,是高边坡山体滑坡治理中的一种有效措施。从边坡喷射混凝土、锚孔测放、潜孔钻进、锚孔清理及检验、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固注浆、锚索张拉锁定等方面介绍了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技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索工程的质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巨大,为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分析锚索施工过程中边坡整修、钻孔及孔底清孔、锚索安装、注浆锚固、预应力试验、张拉与锁定及封锚的施工要求及其注意事项,并对施工管理控制方法进行相关探讨,为相关锚索支护提供施工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向兵  白波 《交通标准化》2009,(13):135-138
根据对锚杆拉拔试验的结果分析,提出非全长粘结型锚索锚固段剪应力沿长度的分布的二次抛物线模式,并提出锚索锚固段长度计算方法,经工程实例证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李家峡双滑面岩质边坡,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对预应力群锚加固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预应力对岩体应力状态的改善,锚索预应力随计算时步的变化情况,锚索锚力以及锚索失效对其他锚索以及边坡稳定性影响3个方面阐述了群锚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多根预应力锚索作用下,单根锚索压应力集中区相互叠加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压缩带,群锚效应抑制了边坡体的大变形,可使边坡整体性加强;由一级坡第一排锚索的预应力值变化规律可知锚索张拉会对相邻锚索预应力有一定影响;锚索锚力改变,对相邻锚索的影响较小,同时对增强锚固力作用不大;部分锚索失效,会引起锚索承担的荷载在群锚中发生转移,从而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监测冷铸锚头性能, 分析了其结构受力特点, 建立了锚头内钢丝与改性环氧填料微元体静载平衡模型, 分析了钢丝与环氧填料间黏接应力对钢丝应力分布特性的影响, 将锚头的失效表征为黏接应力的奇异变化, 提出了通过测量钢丝轴向多点应力分布实现对锚头性能状态无损监测的新方法; 针对LMLPES-7-211型锚头,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锚头内钢丝的轴向应力分布特性; 根据冷铸锚头内非均匀应变特性与恶劣环境要求, 提出了毛细管封装的应变均化拉丝塔光栅(DTG)测量方案, 开发了冷铸锚头植入式专用分布式应变传感器; 进行了缆索锚头性能状态监测模拟试验, 分别将2个分布式DTG应变传感器植入锚头1(性能正常)与锚头2(性能异常)内, 对锚头标准受力状态下钢丝分布式应变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 锚头1、2内钢丝分布式应变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锚头1内应变衰减趋势较为平滑, 与有限元仿真结果比较误差小于5%, 锚头2应变衰减趋势平滑性不足, 且与有限元结果比较最大误差超过40%;性能衰退会导致近锚固始端区段的黏接应力大幅下降, 最大达到-2.55 MPa, 靠近分丝底板锚固区段的黏接应力大幅增加, 增加量达到3.25倍。通过设置黏接应力合理偏离阈值, 就可实现对锚头结构性能状态的在线监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连云港盐灌船闸下游软土堤岸航道支护工程采用预应力桩锚支护+ 支护体后侧粉喷桩局部加固的支护体系。采用数值分析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支护体后侧粉喷桩局部加固后堤岸预应力桩锚支护体系变形受力特性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进行验证,探讨桩径、锚固深度、锚固力及桩体抗弯刚度等因素对桩身变形和弯矩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体嵌固深度的增加有效地控制了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弯矩,随着锚索锚固力的增加,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小,但弯矩增大;桩径和桩体抗弯刚度变化对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制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常用的梁体结构。在实际施工中,箱梁预制压浆和封锚施工是施工中的关键,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比较大。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箱梁预制压浆封锚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箱梁施工中封锚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安康水电站表孔预应力闸墩为实例 ,对锚索锚固部位进行了研究 ,提出“深槽 +锚孔”结构 ,较原设计方案节省约 5 0 %锚索 ,同时方便了施工 ,为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  相似文献   

18.
安康水电站表孔预应力闸墩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安康水电站表孔预应力闸墩为实例,对锚索锚固部位进行了研究,提出“深槽+锚孔”结构,较原设计方案节省约50%锚索,同时方便了施工,为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锚杆拉拔试验的结果分析,提出非全长粘结型锚索锚固段剪应力沿长度的分布的二次抛物线模式,并提出错索锚固段长度计算方法,经工程实例证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依托实体工程,利用FLAC3D程序对压力分散型悬锚式挡土墙的位移及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得出如下结论:运营期墙顶水平位移最小,底板水平位移最大,位移量沿墙高线性增长,施加预应力后墙体整体水平位移减小;墙体上部水平应力较小,底板水平应力最大,锚索位置出现应力集中,施加预应力后应力集中更为明显;锚索长度越长其运营期水平位移分量越小,轴力越大;压力分散型悬锚式挡土墙土压力大致可分为无压力区、线性增长区和土压力减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