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6月26日,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承办,同济大学和上海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筹备工作会在青岛召开.国家科技部、国家认监委实验部、交通运输部、交通领域“十三五”规划总体组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等27家与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动力学及强度学组学术交流会于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金属与化学研究所、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8年10月11日晚,同济大学高等讲堂第16讲正在进行。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主讲人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和谐号CRH380A和复兴号CR400AF的主任设计师梁建英校友,演讲题目是"中国铁路——发展、成就、未来"。梁建英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高铁列车制造技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她本人的成长历程。她1995年毕业于原上海铁道大学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研制的600 km/h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于2020年6月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成功试跑。这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系统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600 km/h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该项目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负责,汇集国内高铁、  相似文献   

5.
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国内地铁、轻轨车辆制造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具有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开发、规模制造、优质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拥有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  相似文献   

6.
正1月3日,国家铁路局向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中国标准动车组(简称"中国标动")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中国标动许可证的颁发,标志着中国标动具备了大规模生产许可条件和上线商业运营资格。下一步,国家铁路局将密切关注中国标动的批量生产和运用情况,按  相似文献   

7.
正据介绍,联盟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指导,由即墨国际陆港管理委员会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多家业内机构及企业联合发起成立。联盟旨在集结全产业链优势资源,提升智慧运维创新能力,构建智慧运维创新模式,实现智慧运维创新运营管理,推动行业整体进步。联盟还将组建智慧运维管理运营实体,服务当地轨道交通企业和与之匹配的运维企业集群,并与各地轨道交通产业园  相似文献   

8.
动态消息     
200km/h铁路动车组项目的机电产品采购合同正式签订2005年8月13日,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六方在青岛签订了200km/h铁路动车组项目的机电产品采购合同。此次采购合同总列数(国产化)为51列,合同总金额为4.6亿元,交货期从2006年2月到2007年4月。200km/h动车组项目是铁道部落实“跨越式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0月,铁道部与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就向铁道部提…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速推进永磁同步牵引系统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运营品质,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批准,将于2018年9月在湖南株洲召开"永磁技术发展高端论坛"。一、会议信息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机车电传动》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正式下线。该车在国内首次采用永磁牵引,节能10%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首列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基于永磁牵引的双轴转向架大运量跨座式单轨,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载客量大、安全可靠、噪音低、节能环保"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2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列编号为CRH6F-0413的城际动车组顺利运抵长沙,由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为湖南长株潭城际铁路生产的首批5列城际动车组全部完成交付。据了解,长株潭城际铁路将于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13日,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六方在青岛签订了200km/h铁路动车组项目的机电产品采购合同。此次采购合同总列数(国产化为51列,合同总金额为4.6亿元,交货期从2006年2月到2007年4月。  相似文献   

13.
由铁道部科技司主持,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的国家标准《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于2008年3月18—20日在南京通过审查。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25日,中国铁道学会第五届牵引动力委员会电力牵引及电传动学术年会暨学组成立大会在株洲电力机车厂隆重召开。会议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副总工程师余卫斌主持,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研究所、资阳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上自动化等级最高的地铁列车——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于2016年2月26日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该车满足IEC 62290国际标准中的GOA4级(世界最高自动化等级)标准,与常规地铁列车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具备"无人驾驶"功能。车辆从唤醒到自检、出库、停站、开关门、发车、回库、休眠、洗车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6月23至25日,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悉心指导下,由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载快捷货运牵引装备技术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等七家科研机构联合主办,株洲中车轨道交通期刊社有限公司等承办的首届《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2021多制式新型轨道交通技术论坛在株洲召开,来自中国中车系统株机公司、株洲研究所、株洲电机、长春客车、青岛四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3日,国家铁路局向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股份”)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颁发了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这标志着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具备了大规模生产条件和上线商业运营资格.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命名为“复兴号”,6月26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中国高铁动车技术迎来了自主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具有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开发、规模制造、优质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个国家级研发试验机构,并在德国、英国和泰国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行业一流的仿真分析平台、试验验证平台,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研发团队,产学研用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86)工技字第246号文精神和1986年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电技术情报网活动计划,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机车电传动文献前处理》为题于1986年11月25日至29日在青岛—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召开了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铁道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方车辆研究所、戚野堰工艺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电  相似文献   

20.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1):71-71
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机车动力学及强度2006年学术年会于2006年11月16日~11月19日在湖南株洲隆重召开。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株洲电力机车厂、资阳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个单位共计30位代表,包括学组成员和本专业领域内的许多知名专家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