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275页)2016年,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编写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出版了首批成果,该套丛书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通过挖掘本民族海洋文化基因,探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历史、经济、文化的关联,建设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史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热点,伴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海洋史学界又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2014年8月14日至16日,“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110余篇,来自境内外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然涉及海洋运输航道安全问题,而现阶段紧密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航道安全研究的成果较少。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界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明晰航道安全的研究对象,从战略物资进口通道角度切入,用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我国能源进口、对外贸易、国家安全等战略重任。立足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归类梳理了航道沿线宏观环境错综复杂、航道沿线国别之间协调合作机制欠佳、航道运输规划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和其他不可抗风险等四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从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尝试建立21世纪南海经济圈、积极构建地区沟通合作平台、力求掌握航道安全主动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争取为建设安全、繁荣、互利共赢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阔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略海洋、盛世起航.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提出了海洋强国的治国理政新方略,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展开对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内涵研究迫在眉睫.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坚信向前看能用本民族文化来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向后看能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文化自信的关键就是热爱与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新时代需要从中国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的新高度加强对航海院校加强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3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两大动脉,但两者在分布方式、运输方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外来民族移居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不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精神层面及内在性质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是广东在新的历史时代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新推手.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将为粤港澳城市群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东如何在大湾区城市群的概念引领下进行战略定位,事关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支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发展.本文注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湾区文化内涵研究、湾区文化目标定位研究、湾区精神与湾区形象研究、湾区文化成长研究、湾区文化战略布局与文化领导权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海洋形势,文章提出要高度关注海上形势走向,重温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大力弘扬以郑和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提升国人的海洋意识,以期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诸多海事航海保障相关部门、海外港口投资企业及其他相关涉海单位,深入分析并解读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重点关注东盟国家航海保障服务建设,结合近年来政策导向、科学技术、航海保障服务相关技术的趋势、经济形势、e-航海发展带来的用户需求变化等因素,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保服务体系的框架以及该体系的建设规划和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9.
粤海关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正式创设,至1949年被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50年3月正式更名为广州海关,共存续265年。在中国沿海开放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粤海关始终扮演重要角色,做出重要贡献。多层面、历史地、系统地考察粤海关在中国沿海开放活动中的主要措施、历史作用和贡献等,既对发掘和传承粤海关历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又可为海关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Logit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海上丝绸之路"亦简称为"海上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往的海上通道,此概念提出于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传统早已有之,除了古代留下的为数不少的文献资料外,近现代以来,作为中外交通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海上丝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海洋国家,日本向来较为关注海上航线、海洋贸易等领域的研究。对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日本学界已由早期的人物研究、航线测定等进而深入至对文化交流、文明碰撞、网络形成等问题的探讨。关注人群也由学术界扩大至整个社会,海上丝绸之路热潮至今未消。  相似文献   

13.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 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 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 Logit 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 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 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 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广州素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美誉,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是现代产业基础发展的始源地,而且是国际商贸的枢纽地.广州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大战略中抓住历史机遇,科学发挥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上,随着广东贸易的频繁、市场的扩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冒险精神、坚韧意志、灵活头脑、求变求新,善于捕捉商机的海商群体.广东海商群体在海洋商业活动的探索和创造中,留下了大量海商文化的物质遗存和精神成果.广东海商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开放意识,兼容并包的多元意识,勇立潮头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广东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广东海商展开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两带一路"的战略布局,而无论是长江领域经济带,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都处于核心要冲位置。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四个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因此,我认为上海"三游"(邮轮、游船、游艇)产业的发展必须放在国家"两带一路"的大格局中,放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大背景下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更是海洋的世纪,因为大陆的资源正在枯竭,而海底、海中的宝库才刚刚发现。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海洋观",可视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否的风向标。海洋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强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方面,极为重要。为此,我国确定了未来海洋战略的六大重任。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称之为"一带一路",当古老的丝绸之路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时,也意味着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必将在新时期迸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理念下的旅游安全问题,探讨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构建旅游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同时要建立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泰国与我省港口物流合作,促进双方港口物流企业在投资、经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建友好港口,以港口物流的友好合作为纽带,带动港口所在区域经济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省交通运输厅"走出去"积极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首站"泰国收获颇丰。这为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陆空综合运输大  相似文献   

20.
有着"千年扶胥,丝路黄埔"美名的广州黄埔区坐拥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尚存在不足:政策落实和规划指引有待整合;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有待完善;资源投入和人才保障有待加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力度有待加强.为此,应积极探索"海丝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新形式:把握发展机遇,完善规划组织统筹;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遗产保护,扩大"海丝"宣传影响;促进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临港经济.通过上述措施,擦亮"海丝文化"品牌,主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极大推动黄埔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