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长江大桥工程全长10km,处于咸淡水交替的腐蚀环境。其中约60%为非通航孔侨梁,基础采用直径1.2m的钢管桩。钢管桩的防腐方式为喷涂熔结环氧粉末与外加电流的阴极防腐方式,介绍了熔结环氧防腐涂层性能及生产工艺流程,总结了熔融结合环氧防腐涂层生产线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熔融结合环氧防腐涂层质量控制方法。该技术开创了熔结环氧粉末技术在桥梁大直径钢管桩防腐应用的先例。  相似文献   

2.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70m跨非通航孔主桥和62.5m跨非通航孔引桥采用螺旋焊缝钢管桩(每根桩上、下部分壁厚不同),桩径分1.6m、1.8m、2m三种规格,最大桩长109m。针对钢管桩大直径、超长、不等壁厚等特点,钢管桩采用全自动化整桩螺旋卷制生产制造方案。制造过程中,将2根桩相同壁厚部分连起来制造,采用在线预精焊、全自动激光跟踪扫描智能化纠偏焊接技术、钢带对接外焊缝自动焊接设备和剪力环自动焊接专用机器设备,建立大直径、超长钢管桩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钢管桩高质、快速制造。该技术的应用,使钢管桩焊接质量一次检测合格率达99.5%以上,加工效率提高2.5倍,仅用16个月,完成了24万吨钢管桩的制造。  相似文献   

3.
阴极保护是保护钢管桩免受海水腐蚀的有效方法。该文介绍了原设计采用涂层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在宁波港北仑港区矿石码头3#、4#泊位钢管桩防腐中的应用情况,论述了现经改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设计和质量控制过程,测量了钢管桩的保护电位,并验算了牺牲阳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强潮河口浅海湾内,其基础工程处在潮差大、水流急、含砂量高和海水腐蚀性强等恶劣环境中,钢管桩防腐蚀采用三层熔结环氧粉末涂敷。钢管桩涂装生产线,日最大涂敷能力达6 800 m2,涂敷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涂敷质量优于其他工艺。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特点,纯聚酯粉末涂层与环氧锌基粉末涂层、环氧锌基粉末涂层与基底金属的结合方式,分析了GB/T 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中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技术要求及检测难点,说明了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在建海上大跨度斜拉桥在台风期施工时安全渡台,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舟岱大桥南通航孔桥为背景,对大跨度斜拉桥钢箱梁悬臂施工状态下的抗风措施及其抗风性能进行研究.对于台风来临前未能合龙斜拉桥钢箱梁,在钢箱梁两悬臂端采用10组由7根φ15.2 m m钢绞线组成的抗风索相连作为约束,并在桥塔位置加设横向、纵向钢管连接钢箱...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确定跨海桥梁非通航孔桥的跨径及其结构形式,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岑港至双合段的跨海桥梁为背景,从工程建设条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技术经济性等因素对60 m,70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85 m组合梁和110 m钢箱梁方案的上下部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在水深满足起重船吊装的条件下,上部结构采用分幅整孔预制、整孔吊装的70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基础采用钢管桩、现浇混凝土整体承台、预制墩身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同时也是最经济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8.
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110m连续梁桥形式,全长6 160m,共56孔,每墩均采用6根复合桩钢管,共330根,低墩区与高墩区桩径分别为2.0m和2.2m。为满足复合桩钢管在海洋因子影响较大海域施工精度的要求,经比选采用整体式导向架法打设复合桩钢管。主要介绍基于整体式导向架的结构设计理念对结构进行了相应的验算,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刚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此外简要介绍了海上复合钢管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DSSG03标主通航孔桥为跨海特大钢构斜拉桥结构,本文依托此项目进行索塔BIM技术应用及有限元分析。索塔的空间曲线建模采用Revit与Dynamo结合的技术路线来实现。通过精确的模型进行索塔结构及施工措施的计算及管理,核对主材工程量并校核碰撞点,并辅助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同时将BIM模型导入至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保证了施工极端工况下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跨海大桥钢结构防腐涂层性能评价周期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A)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的快速测试技术,3种技术可分别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实现各批次环氧粉末一致性的快速判定。采用这3种技术分别对5种环氧粉末产品随机抽取5个批次样品进行对比测试,得到产品的反应放热量、玻璃化温度、分解模式、填料含量及红外光谱等数据并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环氧粉末各批次质量一致性判定,采用DSC分析时,应满足环氧粉末放热量变化不超过±5J/g且玻璃化温度变化不超过±5℃;采用TGA测试时,应满足树脂分解模式相同且填料含量变化不超过5%;采用FTIR测试时,特征峰的位置和峰强应与基础图谱相符合。舟山港主通道工程采用推荐的DSC和FTIR测试技术,已完成11批次环氧粉末原材料质量的快速判定,为防腐涂层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主通航孔桥(舟岱大桥)桥址处水深流急,半日潮潮差大,安装正逢台风期,施工安全风险大,工期要求高。本文通过对钢套箱底板在设计和验算过程中的总结,探讨了海域深水大型钢套箱底板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多方面因素、结构合理性的比选以及结构验算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步骤。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严谨的结构验算为钢套箱安全顺利的安装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后续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快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进度。  相似文献   

12.
海上复合桩钢管打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桥梁建设》2014,(2):112-117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m连续组合梁桥形式,全长5 440m,共64孔,每墩均采用6根复合桩钢管,共372根,低墩区与高墩区桩径分别为2.0m和2.2m,连同替打段桩长总长超过60m。为满足复合桩钢管在涌浪较大海域施工精度要求,经比选采用整体式导向架法打设复合桩钢管。首先将导向架运至墩位处初定位,通过导向架调位系统进行二次定位,利用APE400B液压打桩锤插打4根定位桩;再将导向架固定在定位桩上,利用导向架微调装置进行第3次定位后,插打复合桩钢管到设计标高。施工中通过液压系统、导向装置、RTK定位测量及3次定位等技术确保了复合桩钢管的平面位置和倾斜度,复合桩钢管打设施工精度均满足该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舟岱大桥70m跨非通航孔桥长12.32k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预制空心薄壁墩、现浇承台、钢管桩基础。预制墩采用C45海工混凝土,高11.29~49.67m,根据桥面高程不同,墩身分为4类整体或分节预制,共694个节段。墩身预制施工中,墩身外模采用液压自动开合模板;墩身标准截面的水平钢筋网片采用机器人焊接;墩身钢筋骨架采用水平匹配绑扎和竖转翻身吊装对接技术;分节墩身交接面采用高精度专用模板匹配压模施工技术。墩身与承台连接时,墩身与承台之间采用橡胶防水带+环氧砂浆封闭的止水方案;墩身内腔混凝土分2层浇筑,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墩身节段间采用自锁式预应力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连接舟山岱山岛与鱼山岛的唯一陆上通道——鱼山大桥近日全线建成。鱼山大桥创造了同等规模跨海大桥快速施工新纪录,攻克了多项桥梁建造世界性技术难题。大桥的建成将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鱼山大桥是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的支线工程,全长8.2 km,由浙江省交通集团投资、设计、施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海域大型桥梁基础施工中防撞钢套箱优点较为突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其施工方法也多种多样。本研究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舟岱跨海大桥主通航孔桥的双层防撞钢套箱施工为背景,重点介绍了海域整体双层防撞钢套箱安装关键控制要点,通过对关键施工工序的把控,使得钢套箱安装能够安全、快速、简便完成,今后可在类似的项目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上海长江大桥桥位处长江入海口的环境条件、桥梁结构特点以及不同构件所处的暴露环境区段的特殊性,进行结构防腐蚀设计,提出满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技术措施.混凝土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与适当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涂层等保护措施;钢管桩采用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钢主梁外表面采用电弧喷铝长效防腐技术,钢主梁内部采用除湿系统,控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对高性能混凝土从原材料、配合比、拌制、浇筑、养生等施工环节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胜利 《公路》2021,66(11):169-173
主要介绍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工程主线岑港至双合段海域桥梁总体设计.针对该项目特点,全线优先选择适宜"标准化、预制化、工厂化、装配化"的桥型方案,实现了海域桥梁基础预制化率达83.16%、下部结构预制化率达94.04%、上部结构预制化率达99.9%.本项目在工业化建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成为了浙江省交通运输领域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的在建项目.  相似文献   

18.
钢管复合桩基础具有超高性能、施工快捷、经济环保等显著优势,已成功应用于台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针对钢管复合桩基础承载性能及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可为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提供参考。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钢管复合桩在长期荷载、地震荷载以及海浪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研究有待深入;钢管桩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在不同混凝土强度、养护、长细比、抗剪键等因素影响的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环氧沥青混合料作为典型的桥面铺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钢桥面建设中,但长期的重载交通及温度荷载会降低其耐久性和疲劳寿命。研究采用外掺玄武岩纤维的方式来提升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通过对不同掺量(0%、0.2%、~1%)玄武岩纤维环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分析,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以三维网状结构分散在沥青混合料中,能够有效增强混合料内部骨料及胶浆的嵌挤效果,0.6%玄武岩纤维能够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跨海大桥水中区引桥规模庞大,通过合理的基础形式比选确定采用钢管桩基础,通过一系列研究确定合理的桩身结构、制造方案和防腐蚀方案,并实施厚壁螺旋缝高速自动埋弧焊工艺解决钢管桩制造难题;通过对高性能涂层材料的研制和涂装工艺研究解决防腐涂层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高性能防腐涂层体系的阴极保护系统,解决钢管桩防腐蚀难题;通过对打桩设备的研制和选型、相应工艺措施的制定,解决钢管桩沉桩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