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我国汽车需求主要受3方面影响,即发展规律、宏观经济以及汽车政策.我国已经进入乘用车平稳快速发展期,综合国内外10多家机构对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201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略高于2012年,为汽车市场提供了比2012年略显积极的回升力量.最后得出2013年汽车市场增长速度要快于2012年,预计乘用车1 5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大约为10%.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球出现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好于其他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文章从市场发展规律、经济增长和特殊因素分析和预测了2009年乘用车市场,指出我国2009年汽车市场仍有快速增长的基础,经济增长动力更大程度地依靠扩大内需,同时燃油税改革和汽车鼓励政策也刺激了乘用车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2006-2007年乘用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07,(1):2-3,40
12006年乘用车市场评价1.1乘用车市场恢复高增长态势,带动我国汽车总体市场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2006年乘用车国内需求跃升至新的平台,2006年我国国内乘用车需求总量达到428万辆,同比增长30.6%,需求量比2005年净增100万辆,需求恢复高增长态势。由于乘用车需求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总需求连续跨上新台阶,2006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705万辆,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名副其实的全球第2大汽车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贺 《汽车与配件》2015,(11):35-37
<正>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数据再创新高,而这背后也包含了汽车消费者购买力增长的信息。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和品味的进一步提高,关注消费者购车行为的变化也就显得十分重要。201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着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9%,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992万辆和1970万辆,同比增长10.2%和9.9%。这一增长的数字不仅仅是汽车销量的增长,其实更多地包含了汽车  相似文献   

5.
姚励  大山 《时代汽车》2011,(12):34-35
一、我国专用汽车近年的发展 近五年来,我国专用车发展迅猛,远超同期整体汽车市场增长(整体汽车市场年均增长24%,其中乘用车年均增长27%),六类专用汽车年均增长率高达79.2%。 这样的高速增长,一是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1979—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9%。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提高,特别是过去10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新车市场消费动力偏弱的同时,二手乘用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过去三年,二手乘用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13%。如此高增长的放量市场,已逐渐成为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二手车交易增长的主要动因,是政策环境的日益改善、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二手车的心态逐渐开放。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印证了存量市场的兴起。本文聚焦我国二手乘用车市场现阶段运行主要特征,展望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3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重卡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其市场增幅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3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重卡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其市场增幅是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趋势观察2015——恩格尔汽车研讨会于上海城市剧院举行,注塑机行业领先供应商恩格尔携手保时捷(PorSche)、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泛亚汽车技术中心(PATAC)等业内知名品牌和机构,共同探讨未来汽车轻量化的发展之路。汽车行业面临巨大挑战JSC Automotive公司的Jochen Siebert就当前的乘用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Jochen Siebert指出,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形势并不乐观,股市的动荡、财政体系与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据JSC Automotive预测2015~2050年,中国乘用车长期软  相似文献   

11.
和谐发展主旨下的中国汽车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7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中国汽车市场作了总体评价,详细分析了乘用车市场保持增长的原因和重卡带动商用车市场走强,同时展望了2008年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重卡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其市场增幅是各种细分车型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13.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14,(1):13-14,18
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是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至关重要。在分析2013年乘用车市场逐步走高态势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比美、欧、日等国家的汽车销量和保有水平,对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及发展走势进行了预测。受发展规律、宏观经济及汽车政策的影响,2014年我国乘用车需求预计为1860万辆,同比增长14%。2014年乘用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每周新闻     
寄希望于今后的市场增长国内经济下行和春节放假,对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市场影响显然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在今年1月份的销售方面,商用车同比下降36.35%,乘用车下降7.76%。汽车总计达375865辆,下降14.31%。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商用车是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工具,而乘用车则主要是体现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风云突变,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而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3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重卡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其市场增幅是各种细分车型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在2021年12月14日举办的"2022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多家行业机构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形势、政策走向、消费及营销趋势等多个角度对2021年汽车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对2022年的市场走势进行了预判,并指出了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新特征、新机遇.行业普遍认为,我国汽车市场在2021年小幅增长的态势下,2022年将延续正增长,其中乘用车增速仍然会高于整体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7.
贾广宏 《世界汽车》2014,(6):144-147
<正>2014年CATARC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成果推出后,为汽车行业和消费者审视中国汽车市场的真实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好的工具。帮助人们在产销量之外,把握汽车产品和市场的细节。《世界汽车》联合CATARC调研机构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评论,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产品水平、消费者诉求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变速器的要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技术水平上均不断提高,但技术落后严重阻碍着国产品牌变速器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10年我国乘用车变速器市场总体规模在6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国产变速器市场规模达180亿元人民币。在汽车手动变速器市场,国产品牌已占主导地位,但在设计、制造、工艺水平更高的自动变速器市场,却是进口产品的天下。  相似文献   

19.
刘远 《轿车情报》2010,(9):148-153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售529万辆,同比增长46%,其中豪华车销售31万辆,同比增长达9270,增速是乘用车市场的两倍。即使我们一再强调低碳经济,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车辆。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日益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乘用车市场在持续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2008年呈现出一个类"w"型曲折发展、销量整体趋势下滑的态势.一二月份的春节长假和南方的雪灾,把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挤压到3月份集中爆发,同时也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基本上消耗殆尽,再加上后来的经济不景气、油价飙升、股市暴跌、人们消费预期的下降、突如其来的四川地震等因素,让中国汽车市场从4月份开始出现了4个月的销量连续下滑局面,中间只在6月份出现了小幅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