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提速道岔常见病害,包括道岔方向、高低和水平不良,尖轨不密贴、爬行,连接零件失效,以及转辙部分受电务设备的影响,给日常养护带来极大困难。大同工务段在铺设和养护提速道岔实践中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确保设备处于均衡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
3.
道岔设备是行车设备最重要的基础设备,部件较多、受列车冲击力大、技术标准要求高,是轨道设备的薄弱环节,也是电务设备故障的易发设备.由于道岔设备分属工、电两家维修,设备上相互牵涉、相互影响,结合部设备的病害直接影响到道岔设备的正常运用,成为工、电部门日常维修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的成因及分析,提出整治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SC325提速道岔上线运营后出现了尖基轨不稳定,心轨易跳动等特有问题,分析了该种提速道岔的病害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整治病害关键措施。实践证明,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道岔是轨道线路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保持道岔的安全平稳,对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道岔结构、道岔养护等方面,分析道岔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研究道岔病害的整治方法,对整治道岔病害,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提高道岔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柏林 《铁路通信信号信息》2001,(1):23-24
联锁道岔维修保养是信号部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道岔运用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从电务故障发生部位来看,道岔故障发生率最高,影响面最大。然而,工、电、车3家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质量好坏又是提高道岔运用质量的关键,道岔病害往往通过电务设备故障反应出来,所以,联合工务、车务整治道岔是电务部门一项长期而又关键的工作。现结合现场道岔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通连分析P60-1/12#木枕道岔在养护过程中存在的设备问题,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治措施,提出病害整治方法,提高养护水平,以延长道岔的使用周期,节约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8.
9.
应用“143”班组管理体系来整治提速道岔的病害并促进设备质量的提升,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结合东陇海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情况,阐述如何有效地将“143”班组管理与病害整治相结合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9):28-32
道岔区病害形式多种多样,重载铁路由于其大轴重、高密度和大运量的性质,道岔部件的伤损更为严重,因而其平均使用寿命要短于普通线路相同型号的道岔。通过对神朔重载铁路现场调研,发现重载铁路道岔常见的几种病害有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轨距、水平超限,钢轨剥离掉块,钢轨疲劳裂纹,扣件及轨枕伤损等。通过道岔病害产生机理分析,提出定期检测、更换和调整部件、定期打磨钢轨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并对重载道岔养护维修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针对现场提速道岔故障严重影响运输正常秩序的现实,提出了提速道岔的整治维修方法,以及为减少提速道岔故障应采取的硬性措施。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的应用,道岔故障率明显降低,道岔故障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提速道岔的运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提速道岔的标准化整治势在必行。现以S700K电动转辙机牵引、钩式分动外锁闭、SC325可动心道岔为例.介绍一下提速道岔的整治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铺设的75 kg/m钢筋混凝土轨枕AT型道岔的病害产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通过整治及时消灭了病害,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特点,在分析调查提速道岔上道后发生故障的原因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整治与技术改造2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提速道岔运用质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京哈线秦沈段于2007年以来,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250 km/h,显现出许多线路病害。其中主要病害有38号道岔、滑床板下的大胶垫、轨距块和垫板难以保证线路作业精度、附加侧向弯矩和小轨距,车轮对尖轨作用边有磨痕,焊头轨面不平顺和滑床板与尖轨轨底有缝隙等,针对病害类型采取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