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龚愉 《汽车运用》2012,(2):40-40
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多,结构比较复杂,某个部位技术状态稍有不良,车辆在使用中就会出现故障。制动系故障排除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有:左、右车轮制动鼓直径是否相等,相差是否过大;左、右车轮制动鼓摩擦片的质量是否相同.摩擦系数是否相等;左、右车轮制动蹄片是否变形.偏摆是否相等(制动鼓尺寸不等、凸轮端磨损不均、厚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正>制动跑偏故障原因①左、右车轮摩擦片材料不一致或与制动鼓间隙大小不一致,以及轮胎气压不一致。②左、右前钢板弹簧的弹力相差较多。③个别车轮磨擦片、制动鼓、制动蹄损坏。④个别车轮制动蹄在支承销上不能自由转动。⑤一侧车轮制动软管堵塞。⑥车架变形,前轴偏斜。⑦某个车轮制动器轮缸漏油或有空气。  相似文献   

3.
程慧民 《汽车运用》2011,(10):40-40
故障原因①两前轮轮胎气压不相等或轮胎规格不一致;两前轮主销后倾角或车轮外倾角不相等;前轮前束值过大或过小;前悬架弹簧折断、钢板弹簧错位或左右两侧弹簧弹力不一致。②转向器调整不当.轴承过紧,啮合过紧或发卡:转向节主销、独立悬架的球销间隙过大或过小.引起松旷或运转不灵活:左、右转向节梯形臂不一致.或有一侧转向梯形臂变形。独立悬架的左、右横拉杆不等长或调整不当:转向器垂臂不在中间位置。③某一侧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调整过小.或某一侧车轮的轮毂间隙过大。引起制动鼓偏斜、拖滞及某一侧车轮制动器不回位。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北京BJ2022型“勇士”汽车。制动时.右前轮无拖印,方向严重向左跑偏。 故障检查:经测试.右前轮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间隙过大,但按标准调整后.故障未能排除。对该车前制动的驱动机构进行检查.踏下制动踏板时.发现右前轮制动气室支架变形量比左前轮的大,而且制动气室回位弹簧歪斜。推杆连接义也到达不了相应位置。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一辆NJ2045系列越野汽车,行驶中踩下制动踏板能立即产生制动作用,但松开制动踏板不能立即解除制动,往往因车轮拖滞而难以起步。故障检查:经检查,驻车制动操纵手柄能完全回位,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制动鼓与蹄片间隙都符合要求。拆下制动鼓检查,蹄片、回位弹簧完好无损坏,  相似文献   

6.
SL6400A轻型客车驻车制动器采用后桥车轮鼓式制动器,该车原驻车制动机构存在传动环节多、支座刚性差及拉索走向不合理等因素,致使左、右后轮制动力不平衡或不足,通过分析与对比,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驻车制动传动机构,该结构可通过平衡器的转动保证左、右后轮制动力不平衡或不足,通过分析与对比,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驻车制动传动机构,该结构可通过平衡器的转动保证左、右后拉索拉力相等。试验证明,驻车制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汽车车轮制动器制动效能的好坏,在气路(或油路)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颇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动鼓与制动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在保养修理过程中光磨出合理的制动摩擦片外圆和调整出适当的制动鼓与制动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接触面积,保证持久的制动效能。若使制动鼓和制动摩擦片的两个圆弧面完全接触,必须保证两个圆弧面具有相重合的圆心和相等的半径。为了保证制动鼓与制动摩擦片最大程度的接触,制动摩擦片的外圆就应按照制动鼓的内径尺寸进行光磨。为了选择合理的动制鼓与制动摩擦片之间的间隙,首先将制动鼓和制动摩擦片假想为两  相似文献   

8.
赵新顺 《汽车运用》2009,(11):55-55
故障现象:一辆捷达轿车,行驶不到1万公里,就出现了车轮抱死、行车困难故障。 故障检查:检查制动踏板,位置稍偏高;检查驻车制动,操纵手柄上、下位置正常;试车向后倒车加油时,车头上扬,不能后退;将后桥支起,转不动后轮;从后轮制动分泵中放出少量制动液,制动仍不能解除。至此,排除了制动分泵不回油的疑点。拆检制动鼓,发现后轮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锈蚀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主要原因 造成单项跑偏的主要原因是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①前轮制动鼓与摩擦片的间隙不一,制动鼓内径差相差大。(爹两前轮制动蹄同位弹簧弹力不等,轮缸活塞与缸壁磨损过甚。③前轮制动鼓圆度超限或鼓壁过薄,轮缸工作不良。④两前轮气压不一致.前轮摩擦片油污、水湿、硬化或铆钉外露。(9两前轮制动蹄支销偏心套磨损程度不一,制动蹄弯曲、变形或磨棒片松动。  相似文献   

10.
捷达轿车ABS系统主要由液压传动系统、车轮转速传感器、控制器等组成,各部件在车上的布置见图1。该车采用液压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其布置见图2。制动主缸的前腔与通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回路相通;制动主缸的后腔与通右前轮、左后轮的制动回路相通。两个制动回路呈对角线交叉型布置。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时间,我单位有一辆铰接式济南大客车出现行驶不久中桥轮胎发热的故障,且行驶行程越长,轮胎越热,以至不能行车,检修中初步判断为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间隙有问题,可能有鼓片磨擦的现象。于是进行了制动间隙的调整,并用千斤顶将中桥支起,前后方向运转,车轮均灵活无下滞。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 某维修厂在保养1辆斯太尔1491型汽车时,更换了该车两前轮的制动片.急制动检验,后轮抱死(无ABS装置)拖滑,前轮滚花;点制动测试,制动反应快,方向不跑偏.车辆出厂行驶1000km后,出现制动跑偏现象. 该车回厂调试制动,首先进行制动试验,以25km/h速度急制动,前、后桥车轮均抱死拖滑,两后轮抱死拖滑痕迹长度一致,但左前轮抱死拖滑的痕迹比右前轮的短约1/3,方向有向右跑偏倾向;再以同样速度进行点制动试验,方向明显往右跑偏.  相似文献   

13.
伏尔加汽车前制动分泵的辨别方法伏尔加汽车前制动分泵有两种结构,在苏联出版的(俄文名称??3-24)和(324-10)手册中,将前制动分泵分为“左”和“右”.这种区分方法,给相当一部分采购人员带来了一种误解,认为左制动分泵即装于左轮制动器上,而右制动分泵即装于右轮制动器上,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概念??本文就伏尔加前制动器的结构做一简单介绍,并为大家提供一种前制动分泵的简单辨别方法.伏尔加汽车前制动器为双领蹄式制动器.即汽车前进时车轮的旋转方向与制动时制动分泵活塞的运动方向一  相似文献   

14.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评价。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在检测过程中不受驾驶员操作状况的影响,检测工况稳定,检测结果可靠,多次检测的重复性好;检测时是滚筒推动车轮转动,因此,它可检测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检测过程可包括制动器作用阶段和持续制动阶段,故可检查车轮的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配合状态,判断制动鼓的圆度。  相似文献   

15.
杨红顺 《汽车维修》2002,(11):41-41
故障现象:一辆CA1091汽车,在行驶中踩制动踏板时车轮立即"发咬",引起车轮跳动,整车发抖.踩制动踏板半联动,故障现象相同.  相似文献   

16.
十、车轮制动器1.结构特点及有关参数车轮制动采用固定支点、凸轮驱动、鼓式制动器(见图10)。前、后轮制动鼓直径均与CA10B型的相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气压制动系统,使用中,其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需要进行检查与调整。在调整气压制动车轮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时,经常会遇到两制动蹄铁与制动凸轮推动处磨损不一致,新换制动摩擦片厚薄相差  相似文献   

18.
一辆日本三菱轿车仪表板上的“Anti-Lock”指示灯,在点火开关处于ON位置时,不论是否启动运转,该指示灯均常亮不灭,表明该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存在故障。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汽车制动器的制动效能,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增强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防止车轮抱死所带来的危害(如:侧滑、甩尾、车祸等),电子式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被认为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ABS系统属四传感器及“前独后共”的控制方式,即四个车轮上各装有检测车轮速度的传感器,分别向ABS电子控制器输入减速度信号,通过ABS电子控制器的分析判断,分别向左、右两  相似文献   

19.
ABS工作原理ABS属四传感器及“前独后共”的控制方式。汽车的四个车轮上各装有检测速度的传感器,分别向ABS控制器输入减速度信号,ABS控制器对信号分析判断后,分别向左、右两前轮单独发出控制液压的制动信号。与此同时,也向两后轮发出共同制动信号,以防止车轮制动时抱死,且产生最有效的制动力,使车辆获得最佳的制动效果。ABS检修注意事项①ABS的电子控制装置故障率很低,且电子控制装置的故障大多数并不是电子元器件本身的问题,而是线路连接不良或部件脏污所致。如故障代码提示传感器故障,应首先检查传感器的各个连接点接触是否良好,有无锈蚀等;  相似文献   

20.
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故障主要分为制动器故障、制动压力调节器故障、车轮速度传感器故障及ABS/ASR电脑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