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度组合为(90+160 +90)m,原计划采用常规的悬臂浇筑方式施工.受工期的制约,首先采用加大节段长度的办法以减少悬臂施工节段数目,后又采用悬臂施工结合支架浇筑的施工方式,以满足工期的要求,这些措施都加大了施工监控的难度.本文对该桥的监控工作进行了简介,希望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塑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广汉  王海良 《铁道学报》1993,15(4):103-109
本文结合<<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塑性行为>>的研究专题进行了14片两跨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模型试验,分析了PPC连续梁桥的塑性行为,探讨了净配筋指标,截面宽高比对内力重分布幅度及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计算通长配筋PPC连续梁桥塑性较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浙赣铁路大圆里特大桥位于半径2800米的圆曲线上,跨越杭金衢高速公路,根据地形条件,主桥采用了(52+112+64)m不对称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本文简要介绍大跨度不对称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和成桥后的静、动载试验。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设计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座分段施作的30 m 5×40 m 30 m连续梁桥,竣工后发现后浇段产生最宽4 mm的裂缝,分析认为是设计施工对细节注意不够。经计算确定用体外预应力束加固,并指出设计、施工及养护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永定新河特大桥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跨跨度160 m。上部结构施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相结合的工艺,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本文对施工监控工作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挂篮、支架预压试验预测梁体预抛值。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节段拼装工法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上连续梁桥预制节段拼装工法,作为一种无支架施工方法尤为适合于城市高架桥梁的长、大区间,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该工法中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一些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位于北京长线丰台路的我国首座网状腹杆系杆拱加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采用常用的建筑器材和施工方法在现场灌注、拼装和架设的一座具有新特点的跨线桥。文中介绍了该桥的概况和特点,以及控制高强度混凝土、预应力、钢结构等8个关键环节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结合京沪高铁大跨径连续梁桥悬灌施工技术,阐述大跨径连续梁桥线形施工控制的仿真分析及施工现场控制内容,总结了施工现场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配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配束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以配束后钢束的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把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配束设计,采用"钢束用量最小法"作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配束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计算步骤。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思路清新、易于操作、调整灵活等特点,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降低了困难度,而且可得出比较经济的配束结果。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明确、动力性能优越,在铁路桥梁中得以广泛应用。针对曲线铁路跨越曲线公路情况,为满足公路行车要求,提出外观简洁、技术成熟的桥梁孔跨形式。结合跨津港公路特大桥工程实例,对采用的3跨不对称单线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错线布置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梁部设计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在满足桥下公路行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错线布置,使两幅桥梁具有基本相同的孔跨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简单,既降低了曲线桥梁的设计难度,也简化了梁部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同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不同部位产生的裂缝,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加固箱梁桥施工工艺和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一座开裂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工程加固中,经荷载试验和2年来的运营情况表明,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加固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俊卿  王楠 《铁道学报》2006,28(2):74-7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技术,结合河南水磨湾大桥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损失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箱梁应力状态的影响,计算了桥梁各个施工阶段应力和变形状态,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分析比较,可知对箱梁各节点不同施工阶段应力路径影响比较大的荷载有:施工荷载包括重力、挂篮、混凝土湿重等;预应力钢束一次张拉荷载;收缩一次作用以及徐变一次作用。施工荷载和预应力钢束张拉对顶、底板节点的影响是相反的,而其他荷载对它们的影响是同向的。得出了桥梁关键部位在荷载作用下随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路径和挠度,使悬臂施工的梁桥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合理成桥状态,总结了施工监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过程监测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引桥的原型桥为例,运用虚拟层合有限单元法,对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系统研究该类结构体系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认为:首期预应力张拉给预制构件的顶、底板提供了充足的应力储备,保障了连续预应力张拉及后期恒、活载作用下构件的安全;体系转换对构件的应力重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连续端混凝土浇筑和后连续预应力张拉顺序会导致永久支座负弯矩区的压应力储备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PC组合桥式结构在高铁桥梁中的应用,以西延高铁王家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分别对连续刚构加拱组合桥式、连续刚构部分斜拉桥、连续刚构加劲钢桁组合桥式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大跨桥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各组合桥式方案的受力特点、设计难点、关键力学性能、结构设计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组合桥式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梁、索、拱结构的受力优势,进而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大跨桥梁对于梁端转角、徐变变形等控制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检测、评估和加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力学成因。以3座典型有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为例,论述检测、评估和加固方法。从梁体跨中挠度和支点转角的大小及影响线、结构变形的协同性判断裂缝对结构整体受力状态的影响。从开裂截面的应变分布、实测应变与加载弯矩关系、应变值大小以及截面中性轴的稳定性综合判断开裂截面的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当评定结果为梁体的预应力度满足要求时,对主要起受压作用的混凝土开裂区采用高标号钢筋混凝土在梁肋两侧增加断面的方法予以加固,对其他混凝土开裂区采用灌缝处理,对受拉区,可在局部加贴钢板加固。当评定结果为梁体的预应力度严重不足时,先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然后采用在受拉区表面大面积粘贴10 mm钢板加固。  相似文献   

16.
南三龙铁路合福联络线闽江特大桥主桥为(118+216+11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国内已建和在建项目中主跨最大的高等级铁路连续刚构桥。随着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跨度增大,桥梁的刚度以及混凝土的后期徐变控制成为设计难点。从方案比选到主梁设计,介绍本桥的设计思路以及体外索的设置等关键技术,并研究3种车型通过桥梁时车桥耦合动力效应。结果表明:本桥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留有适当的安全储备,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列车通过桥梁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悬臂施工阶段大跨径刚构桥稳定性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悬臂施工阶段中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稳定性问题,依据弹性屈曲理论、挠度理论、弹塑性理论和压溃理论,计算和分析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以及混凝土材料的压碎、开裂、骨料咬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墩身偏斜度、施工荷载形式以及桥墩系梁刚度等参数对悬臂施工阶段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在悬臂施工阶段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结构稳定系数随墩顶初始横向偏位的增加而呈分段二次曲线规律减小;桥墩系梁刚度与结构稳定系数的关系遵循指数曲线规律;非对称形式的施工荷载对悬臂施工阶段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稳定性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斜交箱形连续梁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斜交箱梁板梁段有限元法的基础上,对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单元、混凝土开裂等非线性处理及其求解技术进行分析。结合1∶8模型梁试验,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形梁从开始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受力、变形、开裂、极限承载力、裂缝形态等特征。结果表明:预应力能大大提高结构的线弹性历程;斜交梁不考虑扭矩影响的的抗裂安全系数偏大;斜交梁破坏时表现出明显的弯扭特征。  相似文献   

19.
贵广铁路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端部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端部预应力锚固区,探讨梁体局部应力分析时预应力钢筋的模拟方法,采用优化后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三向预应力作用下的梁端锚固区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梁端部锚固区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梁端设计合理,分析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BIM技术在铁路行业取得较大进展,出台一系列标准,但是在正向设计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结合这一现状,对BIM技术在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现有的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之间转换多局限于工业规格标准截面,用户自定义截面存在较多的信息丢失问题;(2)通过语言编程使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数据进行交互,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同时基于BIM模型可自动生成二维图纸、统计数量,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效率;(3)研究内容能够为BIM技术在铁路桥梁结构正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