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东 《世界汽车》2001,(9):43-43
国家计委决定,自5月10日起放开国产轿车价格,所谓放开价格指的是:由生产经营轿车的企业根据市场形势自行决定价格,国家不再干预.  相似文献   

2.
国家计委决定:自2001年5月10日起放开国产小轿车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价格。 国家对国产小轿车的价格政策有几次调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时国产轿车不进市场交易,完全由国家统计制定生产计划、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安排产品去向。实旌改革开放以后的1990年,国家对国产小轿车制定了统一的出厂销售价格,这就是轿车国家统一价。  相似文献   

3.
李林 《汽车与配件》2001,(23):20-20
日前,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的决定一经传媒披露,立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现行的轿车价格刚刚基本认可了的消费者,在一些媒体宣称新一轮价格大战的蛊惑之下又再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犹豫与观望之中;而此时最着急的大概还是各轿车生产企业,一面要忙着跟媒体和消费者解释轿车价格放开与轿车价格下降绝无必然的联系,一面又在暗暗担心好不容易才有了些起色的市场会不会因此而再次陷入持币待购的观望气氛之中。  相似文献   

4.
按照《汽车行业轿车产品价格自律公约》规定,轿车产品的价格自律自10月15日起实施。在9月28日举行的轿车产品价格自律新闻发布会上,与价格自律有关的一些问题自然成为新闻发布会上的热门话题。 轿车产品价格自律,同目前轿车市场上价格混乱现象的治理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物资信息中心的《中国物资价格监测周报》称:元月份载货车全国平均价格比年初下降0.6%,较去年同期下降0.9%,小轿车全月平均价格比年初下降2.3%,较去年同期下降7.2%。 另据主要轿车生产企业的信息,继一汽红旗、天津夏利和上海桑塔纳等自1月1日起决定调低销售价格后,一  相似文献   

6.
国家计委决定:自2001年5月10日起放开国产小轿车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价格.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基本完成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994年我国小轿车市场的主要特征形态,即整体市场小有起色,具体品种畅滞并存,价格总体水平回落,用户结构比例变化和存在的突出矛盾;最后对1995年桑塔纳轿车的市场需求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李林 《汽车与配件》2001,(29):14-15
进入年中,一直“阳光明媚”的轿车市场突然之间“阴云密布”起来。市场“变脸”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缘于国家决定放开轿车价格的消息。该通知的发布,一下子就让敏感的消费者捕捉到了其中所隐含的深层次含义,“持币观望”立时成为了整个市场消费心态的主宰。而这对于已经进入销售淡季的轿车市场来说,显然是雪上加霜。于是乎,在近段时间,“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国轿车价格的组成,找出了轿车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价格是制约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2,(6):24-24
1998年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会发布<中国城市家庭用车市场调查>显示,中国未来主导型轿车的价格为10~15万元.从我国汽车行业2001年的产销分析可以看出,价格在10~15万元轿车的产销量占全国轿车产销量的大约50%,这一方面印证了<中国城市家庭用车市场调查>给出的结论;另一方面表明10~15万元轿车是现实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期被各种媒体炒得十分火热的轿车降价,其实对轿车进入家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轿车价格偏高仅仅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或者说影响轿车市场发展一个重要原因,但决不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林 《北京汽车》2001,(5):30-31
说来也怪,被认为缺乏实际意义且颇有"作秀"之嫌的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的通知,在市场上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实质性"效果:一些轿车品牌的价格是"闻声而降",并且降价阵营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不论是否因国家将定价权下放之后企业得以放开手脚的缘故,还是迫于市场的竞争形势企业急需寻觅一个堂而皇之的降价借口,总之国产轿车价格的普遍大幅下降、企业间价格竞争的愈演愈烈却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不过,当我们透过轿车市场弥漫的价格硝烟,试图从产业发展和市场培育的角度去理性地剖析谁将会成为这场"残酷"价格竞争的最终受益者时,在似乎"皆大欢喜"的市场表象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质却让人异常的沉重.  相似文献   

13.
鲁家文 《世界汽车》2003,(12):56-57
随着轿车价格不断下降,可供选择的款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朋友拥有了自己的轿车。大部分女性在选购汽车时都很注重舒适性、安全性和使用性,偏爱易于操控的自动排挡小轿车。这种轿车的自动变速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升挡和降挡,操控简单,大大减轻了驾驶时的体力消耗,的确是购买的首选,尤其适合女性。  相似文献   

14.
桑塔纳轿车自1983年上半年投放市场以来,其价格曾先后调整过三次。第一次是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业前调整的,提高了27.58%,实际提价8000元;后二次是在1985年9月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张营业后调整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9.18%和16.5%;实际提价分别为14500元和8500元(三次实际提价都是指出厂价)。1987年起,一辆桑塔纳轿车的市场销售价为67500元(不包含车辆购置费),另加收美元额度8500元。目前的销售价较1983年实际提高了1.33倍左右。至于加收美元额度,主要因现阶段桑塔纳轿车的国产率还不高,由国家给予企业的扶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份国产汽车市场上轿车的亮点频频,产销的继续增长,构成比例的提升,价格和车型竞争的激烈,企业销售座次的变动,KD组装之风的反弹,让市场和消费者高兴的有之,令业界对汽车工业发展忧心的有之,汽车厂商悲喜不一和悲喜交加的有之。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开始,长期坚挺的国产轿车价格开始下调。2003年以来,轿车市场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主流车型和企业,不断推出价格新基准,起到了轿车市场降价"领头羊"的作用。 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国产轿车价格必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总体上在未来几年将不断下调。推动轿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 --私人购车占据主导地位意味着市  相似文献   

17.
这一阵,报纸与网络都特别热衷于谈论“轿车降价”。 其实谈轿车降价没什么不可以。笔者坚决地认为,中国人以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买轿车是拥有近50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汽车工业的最大的悲哀。但令我们坐立不安的是,一些媒体对有关轿车的新闻,包括降价等喧染过度。 对此,笔者忍不住要说两句。  相似文献   

18.
李林 《上海汽车》2002,(11):23-24
近几年,面对着越来越多地区的“封杀”与歧视,曾经风光一时的微型轿车大伤了元气:市场份额逐年萎缩、有效需求增长乏力、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价格战火连绵不绝。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以及市场空间的逐渐缩小,使得微型轿车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中价格波动幅度最大、降价频次最多、对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车型之一。今年以来,关税的大幅下降,再次引发了微型轿车市场规模空前的价格地震,其幅度之大,涉及品牌、车型之广都堪称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9.
顾敏 《汽车与配件》2001,(41):11-12
中国的中型载货汽车的平均价格不足国际市场中型货车价格的一半,但中国的轿车价格却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因此轿车降价就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对国内微型汽车企业来说,重要的莫过于两件大事:一是根据2004年经销商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为完成全年销售计划,再次发动价格大战,然后紧盯竞争对手价格策略,随时启动第二轮降价举措;二是为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无一例外地选择上大排量轿车项目,先行者排量1.5L的天津一汽威乐轿车于3月初闪亮登场,赢得满堂喝彩,其他微车企业也都排出了2004年推出大排量轿车的明确时间表,紧锣密鼓,大干快上。如果说再次发动价格大战刺激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