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行车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之一。该如何避免雾天出事故?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克服雾天行车的困难,就必须要对雾有个全面具体的认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雾及雾中行车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多数乡村公路为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山区土路坡陡、弯急。晴天,特别是久旱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邋上连天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殷亮武 《湖南交通科技》1998,24(3):51-52,62
针对当前车辆实行承包经营后,以“包”代管现象较为普遍,带病行车严重存在的情况,呼吁交通行业要全方位统一认识带病行车危害性,切实行动起来,综合治理带病行车行为,给安全行车多一份保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的现象,阐述了超速行车对汽车经济性的影响和行车安全的危害,提出了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速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受环境因素限制的道路行车安全性,以"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为例,应用UC-win/Road模拟软件,建立公路仿真场景,通过设定交通流进行虚拟驾驶模拟,得到并分析车辆在"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弯道路段的行车轨迹变化规律及行驶冲突区域。结果表明:UC-win/Road模拟可明确各弯道路段的行车冲突区域;不同行车方向行车冲突区域不同,上行车辆入弯直线段,下行车辆出弯圆曲线段,对向车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行驶于"二十四道拐"上的车辆基本能在自身车道内完成转向;第10拐、第11拐这两拐弯受地形及线形因素影响,线形指标超出规范极限值,车辆横向偏移量分别为172.29、157.07cm,仍可保证行车安全性。由急弯陡坡组成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总体满足行车安全性,其线形设计为环境受限地段公路修筑提供设计启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首先是对司机视觉的影响。人的视力随着刺激物露出时间的长短而变化。通常,对象物向垂直方向移动比向水平方向移动时,视力降低程度要大,行车时驾驶员在行动中的视力要比静止时的视力低。为了安全行车,司机应该控制车速,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辨别前方障碍物。  相似文献   

7.
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很多,比如人们常说的阴雨天、雾天、冰雪天等,但这些并非天天都有.我的近邻是位资深的交通警察,聊天时说起了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四个时段.  相似文献   

8.
设备因素是保证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铁路运输设备点多线长,分布范围广,受自然力影响较大,一旦存在安全隐患而不能及时排除或得到控制,将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9.
徐小勇 《交通标准化》2010,(11):183-185
分析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与夜间行车的冲突,提出针对不同天窗方式采取不同的行车组织方法,可满足跨线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的行车需求。  相似文献   

10.
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设备,对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条件具有重要作用,是轨道交通关键技术之一,本重点 行车与列车运行自动化控制系统ATC的组成、作用和功能,并对如何解决其关键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高密度的方向发展,促使铁路通信、信号和行车指挥系统趋向一体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和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本文着重对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进路程序控制系统作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2006,(4):13-13
近日,广州地铁将再次缩短行车间隔,地铁一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为3分45秒,中峰期行车间隔为4分55秒,低峰期行车间隔为7分30秒;二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为3分53秒,中峰期行车间隔为4分55秒,低峰期行车间隔为7分30秒:三号线行车间隔8分钟,4号线行车间隔16分30秒。提速后,地铁一号线周六、日的日载客能力将达到82.6万人次。  相似文献   

13.
地铁作为一种另辟蹊径的城市交通形式,合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方法。但是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因为运行环境的限制,其本身的运行存在着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为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科学有效的行车调整方案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立足于地铁运行的实际,从行车调整方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地铁运行的行车调整方案实例,对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层元素的单排序权重和总排序权重,并以此结果分析了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最终确定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各个一线城市的发展来看,地铁已经成为了大家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突发情况,这时行车调度调整就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车调度调整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行车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服从调度指挥,维持地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为了保证地铁运行的兑现率和正点率,制定行车调整方案十分必要。针对地铁运营时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调度调整进行研究,探讨调度调整的原则,分析有效的优化方法。通过这些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地铁高效稳定运行,为处置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铁行车调度的工作负荷与列车运行安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采用任务分析法在对行车调度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负荷模型,并以京沪高铁行车调度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他们的全日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7.
《家用汽车》2009,(5):66-66
在公路上行车,根据需要,我们会考虑并线。但是,如果我们细心就会发现,在实际行车中,有些并线是必要的,而有些未必是必要的,在没有任何示意的前提下突然并线将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行车产生影响,甚至是事故。其中有故意成心的,也有不小心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总之,等等情况我们来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8.
对于驾驶员来说,保持良好的驾驶行为是筑起行车安全的有效屏障。个别驾驶员却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在行车中出现了某些不良行为,给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9.
陆刚 《交通与运输》2012,28(6):74-74
冬季会有雾重、冰雪等诸多的异常天气,安全行车尤为重要。一、下冰雹时行车的安全事项冰雹会使车辆的漆面受损,车速越快,漆面受到的伤害可能越大。因此,突遇冰雹时,最好找个合适的地方停,至少要降低车速,以避免或减轻损失。另外,雹灾属于车损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如果车辆由于雹灾受损,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提供相关材料,申请理赔。二、大雾中驾车倍加小心秋冬季节容易出现阴霾天气,大雾笼罩,天空灰蒙,能见度极低。此  相似文献   

20.
驾驶员动态视野与自行车安全可靠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驾驶员不断对车外运动和相对静止物体进行感知,判断,感知范围的大小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即使平面静态视野感知域相同时,驾驶员动态视野感知域的离散分布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静态视野不能完全反映实际视域水平;事故组与非事故组驾驶员的动态视野失误点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静态视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提出动态视野可靠度与最大行车速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