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     
随着汽车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日渐重视,汽车安全产品及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增多。作为汽车的主要安全部件,安全气囊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未来,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同时重量和成本也将逐步降低。尽管我国安全气囊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已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期专题将就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技术趋势,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气囊     
季奕 《世界汽车》2005,(8):44-45
安全气囊作为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的主要保护措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也在向智能化方向不断改进。本文在介绍现有安全气囊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智能化气囊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3.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着重探讨了安全气囊各组成部分及其技术的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安全气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对行人的安全保护,减轻或避免汽车碰撞损失,各国都在进行车外安全气囊的研究开发。文章参考大量数据与文献,介绍了国内外气囊技术的发展现状,详述了不同位置的车外安全气囊的结构、功能,分析得出未来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及开发难点。随着安全气囊技术的成熟,未来汽车安全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安全气囊的保护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多起有关"出现事故时安全气囊未开,造成驾驶员死亡"的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再次将安全气囊推到了风口浪尖。安全气囊真的能挽救一切吗?相关调查显示,75%的驾驶员表示,汽车一定要有安全气囊。然而现实中,对安全气囊的过分依赖让安全气囊不再安全,安全气囊在多种紧急情况下打不开,有时反而会对儿童造成危险。因此,我们必须对安全气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消除使用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1前言——汽车安全技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安全带、安全气囊、ABS、ESP、溃缩区,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汽车安全方面的研发同样速度惊人,就在几年前,ABS、双安全气囊成为标配还是让不少汽车厂家志得意满的事情,但现在,如果你的车还没有ABS、双安全气囊,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示人。  相似文献   

7.
安全气囊的“安全死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军 《汽车运用》2008,(9):38-38
汽车安全气囊并不绝对安全,有些情况下安全气囊是不起作用的,而许多驾乘人员对此却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8.
安全气囊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用和福特公司的试验车队,直到1989年克莱斯勒公司迫于政府和消费者的压力才将这一安全装置用于美制汽车。当年,由于其高成本和汽车生产商竞相反对,导致这一革命性的创造(现已列入20世纪汽车十大发明之一)未能在发明之初得到迅速流行和普及。现在,由于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安全气囊已经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甚至连我国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家庭轿车都已经采用了双安全气囊的标准配备。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开发汽车的被动安全装置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汽车碰撞原理入手,提出了设计汽车安全气囊装置的依据和重要性;介绍了汽车转向盘内藏机械式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设计该装置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全气囊(SRS)的发明始于1958年,其后普遍应用于飞机上的安全防护。8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这种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对汽车乘员确实起到安全防护作用,90年代末安全气囊已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在美国还规定,从1995年10月以后生产的汽车都必须安装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防护原理是,当汽车发生严重碰撞时,安全气囊即应自动打开,迅速地隔离在人与相对的物体之间。一方面起到了隔离作用,使人体的头部和胸部不会直接撞击在相对的物体上;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人体的惯性力,即吸收其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