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桥梁上的一大质量通病,从设计及施工角度介绍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工程实践证明,运用在系梁上架设现浇箱梁支架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中小桥梁河道通航及泄洪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实验及理论两方面说明了梁上下部分不产生相对滑动的原因并非是剪应力的存在,而是正应力的重分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与计算,说明一般横坡(<4%)对橡胶支座抗剪能力影响较小,不必在盖梁上设台阶,而纵坡较大时,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有关汽车荷载制定和规定进行比较,并采用计算两种规范荷载在不同跨径简支梁上产生的的效应值,对比分析得出4点结论和建议,供决策者和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曾平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1):74-75,106
介绍了马凌河大桥T梁在支架上现浇横移及T梁在T梁上现浇横移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复合桩基的概念及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桩、土、承台三者共同作用的产生条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群桩-土-承台结构共同作用的目前上较为流行的几种分析方法进行了略述,特别是对公路桥梁上复合桩基的应用可能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叙述无支架施工在盖梁上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在基础较软的地面上进行盖梁施工支立排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列车竖向荷载在计算简支梁最大弯矩时,使用车道荷载能方便地利用内力影响线计算出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内力。同时,在计算公轨两用桥梁时,同时使用车道荷载则加载模式和计算规律一致,可大幅提高计算效率。文章通过对列车竖向荷载在简支梁上的结构效应,用三分段线性拟合法拟合出列车车道荷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榀双层双跨钢筋混凝土叠合框架和一榀整浇框架的试验,分析了叠合框架的受力性能,提出了叠合框架梁叠合面破坏机理及防止叠合面破坏的构造措施,证实了二次受叠合框架梁中存在荷载预压应力区。它对叠合梁抗剪有利。  相似文献   

11.
北方高寒地区降雪期长达半年左右,积雪给城市道路、机场及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甚至造成交通中断,引发交通事故。重点分析了俄罗斯阿标筑机厂生产的3Д403型清雪车的整车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分析犁装置、刷子装置、抛砂盘装置、砂料输送装置等结构的工作性能,介绍各工作装置液压分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直线式公交站选型优化,根据南京市某公交站台的调查数据,考虑交通负荷、公交车占用站台时间及停靠频率因素,比较虚拟港湾式公交站与普通直线式公交站对交通流的影响,建立了沿机非分隔带虚拟港湾公交站的车流速度模型.该模型可计算车延误,并结合通行能力进行公交站选型.研究表明,单车道路段设置虚拟港湾式公交站有利;两车道路段根据交通负荷等参数确定公交站选型;公交车平均停靠时间不超过1 min时,3车道路段设置普通直线式公交站有利.  相似文献   

13.
从微观层面对常规公交停靠站点的公交停靠站站型的优化选择进行了探讨。从交通效率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探究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特性,建立了公交停靠站类型优化模型。通过公交停靠站站型的研究,以期为常规城市公交停靠站的优化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因停靠站公交线路数过多而造成的拥堵,提出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本文首先详细说明了双港湾式停靠站的平面形式设置,然后从常规港湾式停靠站的停靠线路数入手,运用排队理论分析常规港湾式停靠站容纳线路能力,得出其不适用于线路数较多的情况,并与常规港湾式停靠站通行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可以有效降低停靠站的排队概率,适用于公...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闯黄灯现象和保障交叉口停车制动安全,在停车线前设置警示停车线。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警示停车线距离模型。车辆到达警示停车线时,若为黄灯,则应减速制动并于停车线内停车;若为绿灯,则应匀速通过交叉口。基于警示停车线及上述驾驶原则,充分利用交叉口相邻相位交通流到达冲突点的时间差,建立黄灯时长优化模型。依据上述模型设置警示停车线和优化黄灯时长,可有效减少恶意闯黄灯现象,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轨道交通的“第一/最后一公里”问题,接驳公交和共享单车是通勤用户最常选择的两种公共交通方式。为理解共享单车对接驳公交出行需求和线路设计等规划运营方面的影响,提出供需交互状态下的接驳公交线路设计与车辆配置模型。需求端考虑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基于用户在共享单车和接驳公交之间的模式选择行为,动态计算接驳公交实际出行需求;供应端考虑车辆容量、数量和流平衡约束,以最小化公交运营成本和用户出行成本之和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优化接驳公交线路设计及车辆配置。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进行求解。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回龙观地铁站周边出行小区接驳公交线路设计,公交及单车出行需求采用真实的IC卡数据,以及摩拜单车骑行数据,站点间行驶时长采用高德驾车路径规划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车辆总数为10,线路数量为2时,考虑共享单车影响的接驳公交规划模型相较于只考虑单一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规划需求误差。此时,各站点到地铁站的平均运行时间是15.58 min,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是3.35 min;在线路数量为4时,各站点到地铁站的平均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7.
张启明 《城市交通》2009,7(4):90-94
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站距与车站覆盖率问题,改进目前公共交通设站模式,提出公共交通两倍站距运营原理,即将一条线路设置为分别在单、双数站停靠的两条线路,每隔一定数量的车站设置合并站。对市区线和郊区线运营效果分析表明,两倍站距运营可节省车辆停靠率33%~39%,既节省了运营时间,又提高了车站覆盖率,便于乘客享受公共交通的快捷服务。最后,以北京市南中轴路BRT1号线为例,将现有运营方式与两倍站距运营方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可超车条件下公交车站点延误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解公交车在站点的等待过程,给出了公交车站点延误的分类和定义.运用排队论中的M/M/s模型,结合随机变量函数和幂级数等相关知识,基于平均排队时间、排队时间标准差和延误产生概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公交车站点延误估算模型.该模型以公交车到达率、站点通行能力、泊位数和信号参数为解释变量.通过停靠站实地调查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公交车站点延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վ��λ��ȷ�������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靠站泊位设计合理性是衡量停靠站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合理的公交停靠站泊位数对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以公交车辆到达服从柏松分布、车辆停靠时间服从正态分布为前提,分析了公交车辆停靠过程,给出了停靠时间、清空时间、运营时间裕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给出了有效泊位数和设计泊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南坪公交停靠站分别按港湾式停靠站和直接式停靠站两种方式进行了泊位设计,得出按两种方式设计均需设计3个泊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路边式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运行特性分析,基于南京市区10个典型公交停靠站的调查数据,应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仿真参数进行重新标定,构建无公交停靠站蹄段、路边式公交停靠站路段、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路段模型,仿真输出行驶时间、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路段通行能力等评价指标.利用该评价指标定量分析公交停靠站对路段交通效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