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启祥 《机电设备》1996,(2):15-18,39
随着舰船事业的发展,船舶对舱室辅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船用泵产品,特别是抽吸带有泥沙杂物水质的一些泵组,经常由于转轴密封装置(包括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型式)过早损坏而发生大量泄漏,造成机组故障,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一些直联泵组转子的支承轴承,由于机组工况的变化,造成轴承磨损增加,降低了机组的使用寿命。从环保角度上说,对那些抽送燃油、烃、化学品和制冷剂的泵组,由于转轴密封处的泄漏,严重地影响着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双螺杆泵的型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螺杆泵的种类很多,按其转子——螺杆的数分类:有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三螺杆泵和五螺杆泵。长期以来,国内外螺杆泵的生产一直以三螺杆泵为主,单螺杆泵和双螺杆泵由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如:排出压力低、单螺杆泵橡胶衬套寿命较短等),虽然它们输送介质的范围较三螺杆泵广,依然发展较慢。近二十年来,双螺杆泵逐渐受到了重视,不少国家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双螺杆泵,发展较前迅速。特别是一种新型双螺杆泵的出现,使排出压力可提高到2.6MPa 左右,由  相似文献   

3.
李康康  朱继军  吴磊 《船舶》2019,30(1):35-39
为适应大型绞吸挖泥船泥泵系统长排距、高扬程的需求,多泥泵串联运行的应用使泥泵封水系统的压力越来越高,泥泵运行在不同工况时对封水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文章以7800kW绞刀功率自航绞吸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泥泵封水系统的配置及设计方案,以保障泥泵的安全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洛.  活J 万明琦 《机电设备》1993,(2):32-34,48
在离心泵系统中,流量出现任何突然变化时—如起动泵和关停泵,或迅速开启和关闭阀门,系统会出现压力波动或压力瞬变。这些压力波动使管壁受力并引起“锤击”噪声。特别高的压力瞬变会使管子移动或破裂,从而导致管座损坏和管子损坏。  相似文献   

5.
《船艇》1986,(12)
重庆液压件厂最近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柱塞泵——XZB 型轴向柱塞泵,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青年副教授闻德生发明的。该泵由于利用了新的工作原理,使泵首次实现了自  相似文献   

6.
由于立式泵具有杆状结构,所以它的振动问题往往总是难以避免的。那么,泵的制造者欲要估计出泵本身的振动以及防止这种振动应该做些什么呢?一个振动研究者为了预防泵的振动,并用他的方法能使泵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不发生振动又该如何办呢?最后,对使用者来说,又怎么才能辨认出初始的振动,并利用运转条件和使用维护方法来防止它呢?  相似文献   

7.
曹京生 《江苏船舶》1993,10(2):17-19
<正> 用于无人机舱船舶的泵浦自动控制装置一般都采用电动控制。对泵浦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除了能在集控室进行遥控外,而且还能进行应急自动切换,即泵浦运行中,工作泵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故障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同时发  相似文献   

8.
90型正面吊的液压总泵是一种液控变量式轴向双联柱塞泵, 主要由泵体、柱塞滑靴组件、配流盘、缸体、变量活塞和伺服滑阀等组成. 由于该泵的同轴度要求极高,加上长时间的使用,在工作中常出现配流盘、缸体、柱塞滑靴组件等零部件的磨损故障.为了能更有效、更科学地修复该型泵,本文从该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方面分别对泵主要零部件的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该泵的液压原理介绍其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曾庆松  王炜  郑琴  刘树祥  李向荣 《船舶》2017,28(5):80-86
耙吸式挖泥船安装水下泵通常是为满足深水取砂疏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水下泥泵装置技术的成熟,水下泥泵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道疏浚作业。相比于舱内泵,安装水下泥泵可有效提升泥泵吸入浓度、提高装舱效率,并可改善泥泵的气蚀性能、减少振动。文章从离心式泥泵的特性出发,阐释应用水下泵可提高疏浚浓度的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水下泥泵装置的组成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耙吸式挖泥船应用水下泥泵的实船案例,为耙吸式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仁荣 《机电设备》1997,(4):43-44,42
当测功机接通电源后,电机转子由于电磁感应产生一个力矩,此力矩使转子旋转并带动泵旋转,同时也给定子一个反力矩。两力矩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由于电机定子此时没有固定,因而会产生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如果我们在定子上装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港口工程岸线的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新建水工结构必须紧邻附近已建结构,因此大量半封闭或全封闭施工环境不可避免的出现。由于紧邻已建结构物,大型船机设备无法施工,尤其是大型材料无法通过邻近建筑物,给新结构建设带来极大困难。为适应邻近建筑物造成的封闭的不利施工环境,又能利用已有邻近结构物作为快速材料通道,已成为此类水工工程急需解决的施工难题。本文重点介绍嘉兴乍浦港区二期三号泊位工程利用固定泵、塔吊设备参与施工,籍以提出一种解决以上施工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某船用螺杆滑油泵出油管路振动烈度高达257. 7 mm/s,文章测量了该泵和另一台同型号泵的管路、泵体的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波形,并逐一进行比较分析。管路振动速度波形和频谱表明,故障泵振动不稳定,速度频谱中存在明显的异常频率成分。泵体振动加速度波形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泵高频脉冲信号出现的频率与泵的正常排油频率对应。故障泵高频脉冲信号出现的频率明显不规律,说明故障泵的螺杆配合存在问题。泵体高频脉冲信号对于螺杆泵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1台CRS450Z5型集装箱正面吊,已服役近10年.近期出现了吊重箱后臂架伸不出去的现象.空载时把臂架仰起约30°时,臂架就会自动慢慢回缩.测试各种工况下的工作泵压力,极限压力能达到20MPa,当吊起重箱往外伸伸不出时,工作泵的压力值是14 MPa,说明臂架伸缩回路内部有泄漏,回馈值不足以使工作泵产生20 MPa的压力,所以臂架伸不出去.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大型浮船坞调载系统中7号排水泵,曾经2次发生新安装排水泵运行中泵壳破裂的故障,通过分析原因,选择一体卧式潜水泵排水单元替代原长传动轴驱动的分离式水泵排水单元,使运行中发生泵壳破裂的故障得以消除,实现当浮船坞出现中拱中垂、扭曲变形、潮涌振动等复杂多变状况时,浮船坞调载系统皆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出现的能耗高、体积大、噪声高等缺点,研发设计一种新型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新型工艺采用1台中压供料泵与三合一循环泵串联升压的膜进水流程,三合一循环泵可实现高压泵、能量回收和增压泵三重功能。该泵可有效回收利用反渗透过程中的余压能量,使系统能耗大幅度减低;设备采用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可适应船舶狭小的空间要求;整个系统泵机较少,且循环泵为容积泵,其工作往复频率低,故系统噪声相对传统海水淡化系统的噪声较低。该工艺可充分满足船舶海水淡化设备小型化、节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福天 《机电设备》1994,(3):8-10,14
1.我国螺杆泵配置安全阀的现状 各类螺杆泵(包括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三螺杆泵和五螺杆泵)属于容积式泵的范畴。这类泵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它的排出压力在其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取决于泵的背压。正是这一特性,长期以来使人们认为,泵在排出阀门未打开的情况下启动或在排出管路堵塞时运行,会使排出压力急剧升高,并导致破坏,因此必须配带全回流安全阀。这样,当排出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液流通过开启的安全阀溢回泵的进口端,从而避免了排出压力的进一步升高。这一观点根  相似文献   

17.
一般VLCC船(巨型原油运输船)在卸貨港停留的时间并不比一般小得多的油船停留的时间长多少,因此,貨油装卸系统,尤其是扫舱系统必须相当有效。以往清理貨油都是用大型正排量泵;不过,配置某些能使主貨油泵连续使用的真空汽提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大型往复泵仍然需要,特別是要求有一种辅助卸油手段的場合更是如此。尽管Hudson工程公司已为泵装置提供了一种名为Primavac的真空系统,然而许多貨  相似文献   

18.
1.前言油轮的抽吸系统与营运的经济性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以油轮的巨型化和陆用设备的引入为背景,使貨油泵显著地趋向大型化,其容量与油轮的大型化成此例地增大。另一方面,尽管船巨型化了,但因安装貨油泵的泵室需要佈置在靠近船尾处,因此在结构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若要成比例地扩大泵室的占地空间,仍是困难的,所以要求泵必须相对小型化。使泵小型化,只用提高转速的方法也能达到,佈置上的问題也能解决,但是,这样会使泵的  相似文献   

19.
泵作为动力元件,在流体控制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泵在工作机理和结构上的不断创新,使泵的种类不断增加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较为新型的泵有隔膜泵(液压驱动式、静电驱动式)、电磁泵(传导式和感应式)、磁力泵以及压电泵(压电超声泵和压电叠堆泵)等,分别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船舶安全,需对大型船用泵组电气控制自动切换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查。本文介绍大型用泵组电气控制设备自动切换故障排查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采用Labview控制系统使得运行泵和备用泵能自动切换。用Labview软件设计开发运行泵和备用泵自动转换系统,着重分析船用泵组的自动切换和顺序重启,最后针对船用泵一个重要故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验证。结果表明,大型船用泵自动切换中电气控制故障排查系统同时系统具备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能强和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