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关于列车—轨道系统振动计算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已有列车-轨道系统振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在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同时还列出了部分计算结果,这些结果分别与实测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2.
动力车车体表面压力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对我国首列200km/h动力集中型电动旅客列车组动力车表面压力分布测试情况,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用面元法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流动非分离区,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荷载与沉降的GM(1,1)模型,结合某根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对该桩的荷载与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在只有部分实测结果的情况下,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预测出完整的荷载沉降曲线,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造成200km/h动力集中型电动旅客列车组的控制车和动力车表面压力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对控制车表面压力分布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用面元法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与流动非分离区,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GM(1,1)模型。结合某工程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利用该模型对该桩的荷载与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在只有部分实测结果的情况下,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
崔爱华 《科技交流》2010,(3):105-107
本文介绍了既有混凝土梁桥常见病害,分析了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通过工程实例,提出了加固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工艺,并对现场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提出维修加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动物体内红血球补充模型,获得了保证模型的正平衡点全局吸引的一族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异于已知定理,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板桥模型动态特性试验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钢筋混凝土板桥模型动态试验与分析,研究了结构的动态损伤特性,实测了模型结构在不同程度损伤时的动态特性,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及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弹性模量,动刚度以及与静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所得结果为实现法判定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提速客车转向架橡胶球铰的结构特点,结合橡胶的本构模型及相关系数,利用ABAQUS软件对其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偏转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能指导橡胶球铰及同类产品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由喷油过程曲线预算直喷式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文中介绍了建立一种无因次的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对计算和试验结果作了评价。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良好吻合,这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减少许多试验,因而可以节省大量试验费用。该计算方法新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软土变形参数的实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圳某软基处理项目的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分析推算了淤泥的压缩指标,并与室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该地区的淤泥,用常规室内试验得到的压缩变形参数与软土的实际变形特性是相近的,可以满足一般的设计要求。文中还分析了残积土的变形特性,发现用室内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沉降量明显偏大,而用标贯实验结果估算的变形参数计算沉降量与实测结果一致,因此残积土的沉降量宜采用原位试验结果推算的压缩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12.
对140km/h单层内燃动车组动力车车体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应用薄壁杆件自由扭转理论对车体中常见的梁和薄壳组合型式进行了分析。利用I-DEAS软件对车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道碴动三轴试验结果,针对现有的道床累积变形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道床累积变形模型,并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参数,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处理,对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不同荷载作用顺序下的道床累积变形结果,研究了荷载作用顺序对累积变形的影响,为新建线路或清筛大修后的捣固程序及运营编组原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2V240ZJ柴油机整铸机体应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二七机车厂研制的12V240ZJ6B型柴油机机体做了全面的应力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机体的薄弱部位,同时与其它机型的应力测试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钳夹车钳形梁及车耳结构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葆栓 《铁道车辆》1998,36(4):23-26
根据钳夹车运用经验,建立了380t钳夹车钳形梁结构分析模型,对钳形梁的边界约束条件和载荷工况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给出了钳形梁及车耳的结构强度和应力分布,并与车耳模型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分析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橡胶球关节的简化计算结果,分析了六连杆系统组合刚度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明确了六连杆传动系统刚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桩基础桥梁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以加权残差公式为基础,采用积分方程方法推导与桩基础对应的层状场地动力刚度矩阿公式,并用解析解验证了数值分析的计算结果。然后用子结构法联合积分方程方法和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最后以芜湖长江大桥主跨斜拉桥长塔墩的地震响应为例,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Penzien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多个分类器能利用被识别对象的互补信息,从而提高系统的综合识别能力。然而,各分类器的分类结果中存在不确定性信息,不确定性值的大小反映了分类结果的优劣,这个值可以通过距离的方式来计算。本文从几何角度出发,提出了分类器结果的不确定性测量方法,在利用D-S方法合成多个分类器的输出时,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也融入计算之中。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适应活动轮廓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活动轮廓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图像势能”和松驰法,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活动轮廓的图像分割法,该方法克服了活动轮廓的一些缺陷,能准确、可能地检测物体曲率高的边缘部份,且分割结果与活动轮廓的初始位置无关,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SS8机车一系垂向减振器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提速机车广泛应用的SS8型一系列减振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开发出该减振器的计算机仿真软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算例仿真,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